传统文化吧 关注:91,328贴子:205,171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4-10 11:08回复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4-10 11:09
    回复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4-10 11:09
      回复
        今后我会时不时地发布论语内容,与诸君一同鉴赏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4-10 11:12
        回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4-10 11:15
          回复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4-10 11:15
            回复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4-10 11:16
              回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4-10 11:16
                回复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4-10 11:17
                  回复
                    茶楼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4-10 11:18
                    回复
                      今天就欣赏到这,最后请允许我引用北宋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4-10 11:23
                      回复
                        楼主辛苦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4-10 11:32
                        收起回复
                          他是整体,不是把他撕成一条一条的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4-10 11:35
                          收起回复
                            楼主加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4-10 11:41
                            回复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4-11 14: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