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冬景吧 关注:1,925贴子:8,503
  • 2回复贴,共1

玩完游戏的一些感觉,杂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首先简要的谈谈我对这游戏的感觉。
第一,立绘,CV,音乐的表现都十分到位,特别是音乐,对于环境的渲染恰到好处,该煽情煽情,该轻松轻松。关于男主的CV我一听就感觉到了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浓浓的80年代的风格,但是同时有感觉到有丝丝违和。自然的,我所见的电视上的这样的声音年龄都高于男主,这种正是入为主的感觉所致,不过倒是不影响我的游戏体验。
现在讲讲关于最为重要的人物与情节的看法
本作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平凡的奇遇,由于是AVG类,没有玩家的干涉。可以完整的体现人物的性格。通过人物的各个思考,动作,语言,感受到人物的面貌,这种面貌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在日常中体现的,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征下展现的,在这一点,剧中的人物还是较为真实的还原了我认为的“时代特征”。我在Steam上看到,有人认为男主在一些行为上太直。没错,以我们的角度来说确实太直。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是否合乎逻辑与还原?在剧中有提到关于男主的成长经历。不多,但是足以管中窥豹。男主在剧中对于世界的看法在上帝视角下一览无遗,对于当时日本的看法确实体现了一种真实。男主与江老板的互动,实际上就是以一个典型的80年代中国青年(人)对当时的日本社会的缩影的一种窥视。在观剧的同时,我在观看时也会拿自己与男主比较。男主看不起那些在卡巴莱的陪酒女,这与我小时候的看法如出一辙,(但是后来我逐渐悟到:除了少数的人,谁不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做这样的选择呢?)不过他随即被江老板给“教育'了一番。而男主认为这种遍地金砖的繁荣下,女主以及其他的似乎就是应该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似乎人世间的烦恼在这样繁华的国度是没有的。这也是当时中国社会对于外国(其实应该是发达国家)的一种刻板观念的反应,即“外国没有穷人”之流(实际上富裕与贫困就如同硬币的两面般,谁能说纽约,上海,东京这样的大城市中没有穷人?掀开都市繁荣的地皮下,可以看到支撑起都市繁荣的劳动者的困顿)。总的来说如同真的把那个时代的人拿在一起对话,剧中也同样展现了像江老板这样的人物,我看来,他是男主一种未来的可能。毕竟两人曾经如此相似,他的形象让我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伏脱冷,(但是老板形象比伏脱冷更正面一些)。或许他更像是苏格拉底篾言中追求最美的麦子中却得而复失的人,而佐仓小姐则像是一个正常的日本女孩,她对男女主角的照顾的原因或者是她自己性格所致,亦或是怜悯,或许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母亲与父亲的相遇的过去罢。至于樱井的形象,一个柔弱而坚强女性。但是没有理想化,游戏进程中亦能看到她的不少反面的情绪以及任性的一面。正是这样坚强而柔弱,正是她魅力的来源。而绘美则是在这略显沉重的故事里的精灵,也只有她,是栞奈一家能够面向前方的动力。
现在说说我个人认为的不足
首先在于少许的情节处理上我并不满意,就比如第一次见面时,男主的表现,一般来说初来咋到就直接赶人,难道是怕工作被抢了吗?以及送被子就突然退了,来都来了,跟何况既然天气凉,就不能先送被子吗?以及看女主穿着寒酸的运动服来找这种工作,这样的人不是追逐野心的秃鹫,就是迫于生活的可怜人。这样的道理不难看出吧?
其次我们来看看其他我认为的不足:虽然背景是1988年的日本,离日本经济泡沫还有1年,但是游戏的剧情到这里就已经留白了,而剧情上对于时代背景做的铺垫也未收回,或许背景就真的只是一个背景,但是这样就放弃了游戏可拓展的部分,放弃了作为现实主义作品,如果能够在一个现实的时代背景下体现人物的闪光点,可以更加的拔高人物以及主题的高度。实际上故事的结尾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在我看来,还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发掘,还有时代的洪流没有讲述完全,结局给我的感觉不是结局,而是某一章的结束,就我自己感觉,游戏还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无论是最后采用《西厢记》式的,男女主角突破重重障碍的大团圆结局,还是在终焉之时,迫于现实无奈的分道扬镳,最后只在众人心灵留下一角奇妙而历久弥新的感动与追忆。都是可能的,前者喜闻乐见,后者则真实(我喜欢前者)。作品再此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如果有后续的话,无论哪种结局,希望制作组做足铺垫,多加斟酌,如果后续烂尾,恐怕寒了人心。
最后祝制作组身体健康


IP属地:贵州1楼2020-03-11 23:50回复
    嘛...想想当时中国水平...女主的衣着真的不算寒酸...(再说了一钢铁直男你咋能盼望他认的衣服价格呢


    IP属地:山东2楼2020-03-16 00: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