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武术吧 关注:124贴子:663
  • 3回复贴,共1

峨眉缠闭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峨眉缠闭枪诀
周天潜运腾蛇启,颠提闪展空带环。
海底捞沙边缠顺,和身格挡近及远。
翻花舞袖回身撩,叠缠穿袖间高拦。
蜻蜓点水独立刺,白猿拖刀败步还。
跳转双头崩架腿,回马穿梭拦拿全。
圈手环崩虚步起,抽拉盖冒摆头旋。
翻云覆雨绕边横,拐步提拦飞脚钻。
旋腰缠闭横步扫,翻身腾跃落金钱。
翻花滴水并劈把,跳转劈击上步点。
舞花回撩紧拿闭,闪展滴水摆头穿。
鹞子翻身腾空劈,青龙献爪一指剑。
白牛转角巧摆头,翻花舞袖疾步缠。
托婴观阵鸭步行,先拿后拦滴水点。
回龙卷云翻身劈,海底捞沙活步圈。
独立认针提脚势,飞腿翻头两难兼。
旋身拿闭弓步刺,舞花缠挂插步钻。
右旋扫堂连退撩,翻身镇压疾如箭。
金丝缠袖拐步绕,哪吒摇圈飞梭穿。
秦王挥旗满堂红,开天辟地高空卷。
翻云覆雨绕边横,舞花缠挂插步串。
回把摇橹通背抖,金顶云动半腰缠。
短剑临身摇圈跳,钻天入地蜈蚣窜。
翻花舞袖回身扫,拦拿中平万法全。
收枪亮掌神意足,盘头导气尽归田。


1楼2020-03-05 00:45回复
      峨眉缠闭门行步诀: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注释:峨眉通背缠闭门内功行步诀为行走时养成习惯自觉练功的一种方法。要求行走时保持长臂猿、大猩猩或直立狗熊走路含胸、拔背、肩撑、肘横、虚腋、圆裆、收臀的模样,即背后以命门为中心领起督脉约向后顶起撑圆,并如“米”字形向四正四奇八个方向分张开(上方从命门起沿督脉向上经大椎、玉枕、百汇向天上领起冲出与星星彩云相连,是为“天应星”;下方从命门起沿督脉下段经尾闾向前勾起至会阴,分开汇合两腿诸经络下沉涌泉直至与地下深处相连,是为“地应潮”;从命门上下延伸通联整个背部督脉并向两侧带脉方向横劲撑开前裹蓄积整体劲力不懈,是为左右向;“米”字的斜向四点即指以整个背部整体力为大本营,劲力沿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斜向经四肢伸展撑开混元一体)。
      在保持上述混元整劲的情况下缓步向前行走,步履似轻柔亦似凝重。唯两手手指张开如各扣抓一气球状,即诗中言空手却各抓拿了一把锄头之意;行走时开胯圆裆如骑在牛背上一般;双脚开立即如一座桥,领着整个人向前行走于齐胫、齐膝、齐腰甚至齐胸深的水池中,要有水不流动而整个人体桩架荡着水的阻力前行之效。
      内家拳明家曰:“行拳即如空气中游泳”,即此之意,会心人细细品玩之。
    诀曰:
      起步不过寸,落地自无声。
      千斤应地潮,泛起随步撑。


    2楼2020-03-26 23:42
    回复
      吴殳论峨眉枪术:
        明代武术家吴殳(1611~1695)﹐又名乔﹐号仓尘子﹐明遗民﹐江苏娄江县人(一说太仓县人)﹐少年时酷爱武术﹐勤学苦练﹐曾从石敬严学枪法﹐从渔阳老人学剑法﹐从郑华子学马家枪法﹐从朱熊占学峨嵋枪法等﹐对各种兵器多有心得。明亡後﹐吴殳不求仕进﹐专攻武术﹐年五十还向别人学实战剑法﹐并著书阐述已经失传的剑法。
        吴殳十分注重枪技实战,他说:“游场(校场对练)要能脱化,即将对手劲力引至落空而巧妙制敌,不能牛斗(比蛮力)”。峨嵋枪的用法,以现今的眼光来看,峨嵋枪的战术应是典范型的内家枪法。吴殳既然精通各家枪法,又如此推崇峨嵋内家枪法,视峨嵋内家枪法为天下第一,又对峨嵋内家枪法研究如此深入,我们当然可以肯定,吴殳游场实战所使用的枪法,也必然是属于峨嵋枪法之同型枪法,或许吴殳的技巧要比峨嵋枪法有过之而无不及。
        吴殳概述峨嵋枪的用法为:“和暴制刚”、“如行云流水,雷射风飘,恍惚变幻,乍潜乍现,或有或无,与神消息求之,莫得其端,视之不见其迹”。“和暴制刚,即敬岩所谓脱化也,不脱化,游场多败,胜亦牛斗耳。”


      3楼2021-01-08 07:46
      回复
          相关文献记载,重庆地处川东,古称巴州、江州、渝州,历史上曾是古代巴国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巴人勇猛善战,战国时期角力搏击就在川东一带盛行。秦汉时期巴人舞蹈进入宫廷,这是武术套路的雏形。在实践中,古代巴人还创造出了修炼内功的“导引行气术”。重庆的武术融合了古代巴人的特点,刚烈、勇猛、剽悍、朴实,俗称巴渝武术。自古巴重武蜀崇文,巴蜀一家,故巴渝武术属于峨眉武术系列。
          据巴渝武术名家赵子虬先生传人介绍,以川东合州巴子城为代表的巴渝地区历史悠久的民间拳法有巴子拳、火龙拳、点易拳、缠丝拳、铁佛门金刚拳、通臂(背)拳、黄林拳等,其风格各异的五行子午棍、巴子刀、白猿剑、峨眉枪、巴子棍、无极刀、巴子枪等长短器械流传甚广,深刻影响中华武术的发展,其中巴子棍尤其富有特色。巴子棍是从古代巴人上山砍柴时挑柴禾的担子演化出来的。这种担子两头是尖的,插入柴禾捆,担在肩上便于行走。后演化成兵器,两头接上枪头的叫双头巴子枪,两头安装刀锋的叫巴子刀,两头无铁尖头的巴子棍俗称杄担,很多农家用以劳作健身,闲时舞动起来挑架挡砸、拦拿击刺,川东练家子也叫三拦棍。现今和平时期习练以健身为主,两头已经除尖磨平以求演练安全,是非常具有巴人生活、劳动特点的武术器械。
          古代巴人不仅深谙武功,而且一直传承至今长盛不衰。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川省文体委、武术协会挖掘整理到的川东武术拳法就有50多种,其中三源门、水洪门、子午门、缠(蚕)闭门、八卦门、满手门、拦手门、鸿志门、六合门、苏家教、燕青门、自然门、象形门,以及僧门、岳门、字门、会门、余门、唐门、罗门等门派,在巴渝地区传承了数以千计的各种功法拳技。这些承前启后的内外功夫,不仅是优秀的民间群众性体育健身项目,更是战乱时期强种强族、匡扶正义、卫国杀敌的制胜绝技。2009年,盛传于重庆、成都、荣昌、南充、大足、泸州、江津、内江、万县、宜宾、涪陵、乐山等地的“缠丝拳”成为重庆市第一个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4楼2021-08-14 2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