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品力学语文吧 关注:143贴子:263
  • 2回复贴,共1

请问老师33练的几个问题在《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中1.答案说C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请问老师33练的几个问题
在《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中
1.答案说C项的“直白”错误,可是改为“含蓄蕴藉”又怎么看出是“心灵的袒露与情感的自然流淌”呢?这不是矛盾吗?
请问D项如何理解?文中“我”不是作者本人,而是用其他的视角(类似于一个灵魂?)来看待“你”,这里的“你”一定是指作者本人吗?“你”也可以是那些孤独、彷徨的人,那为什么就是作者自己呢?
2.第六题,回答“歌唱”在文中的作用,答案的第二点是对“歌唱”对人的作用,这个已经不是“在文中”吧?那这个是不是文不对题呢?可不可以把第二第三点合并在一起作答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03 15:30回复
    1.C项,语言和内容不是一回事,楼主把这两方面搞混了,语言的含蓄并不会影响情感的抒发。
    D项,我认为这本书(不止本文)是作者写给自己的一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关于过往的艰辛甚至是苦难,那这里的“你”应该就是指作者自己。

    2.我认为“歌唱”在文中从内容上看就是对人起到鼓舞作用。第二第三点的角度不同,一个是结构上,一个是主旨上,我觉得最好是分开答。

    以上是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2楼2020-03-03 21:49
    回复
      @费瑞格朗斯
      谢谢同学!你的解答很清晰,回复晚了是因为对李娟这本书很好奇,这几天看了电子版,确实如你所言,作者在这本书里记载了自己经历的种种,有欢乐,但更多是泪水与苦难。书中有孩子清澈美好的幻想,却并没有冲淡描绘生活重负的悲苦,甚至在鲜明对比后更加催人泪下。故乡生活贫苦却浪漫,大棕熊,森林,星光,大雪,都是典型的意象。面对城市的冲击,作者多是迷惘、心酸、彷徨、失落,她写一位底层工作者,“像是一个世代修行的人,纯洁地朝着深夜里不明所以的烛光豆焰摸索而去。”落笔千钧重。但是很多人却能从她的文字中获得力量与温暖,这要惊叹于作者强大的自我治疗力。她不会囿于个人,而是勇敢挣脱,转换身份,成为呼告者,对和她命运相似的人大声疾呼,给予他人平等、同情与关爱。“当我感到黑暗,便走上前直接推开窗子,投入阳光或星光。”这时回看文章我才理解,“你”就是“我”,“我”陪着“你”,走过人生。《大雪》中一句歌词“去时赠一身皑皑,离愁别绪轻叫卖”,颇有相似之处。我不禁感慨北方的文字是不是都如此,冰雪之下跳动着火焰,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最后,再次感谢你的帮助!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09 0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