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菌吧 关注:3,602贴子:20,798
  • 7回复贴,共1

对“润康源EM菌”的微生物学指标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早以前就答应过@EM益生菌专家 对其所属厂商的EM进行相关测试,这个事情拖了很久,不过答应人家的事情终究要做嘛,所以这不,这回终于做了。
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实我是不想做这类事情的,因为这令本吧主有这样一些顾虑:
一方面,从菌剂的本质特征来说,微生物学指标也就是各类菌体的数量对使用者来说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已,只能够说明这个菌剂是否合格,而没法说明它是否优秀;而如果要从实验室层面来说明这个菌剂是否优秀的话,那么便需要对组成这个菌剂的每一个菌株进行大量的生化试验、代谢组学分析,以明确它们这些菌能干什么、性能如何,当然这些分析花费的代价也是非常昂贵的。进一步地说,以这么一个数字来作为参考来判断一个菌剂好不好以及预期使用效果等是个误区,也是个不好的风气。本吧主当然不希望这个不好的风气成为使用者的思维定势。
另一方面,一旦给一个人做了分析,那么就难免有其他人会要求寄送样品来进行分析,这将是十分恐怖的事情:试想这一两个寄送来的样品我都能一拖再拖拖好几个月,那么若是以后有一堆样品要寄送过来岂不是很崩溃。。。退一步说,本吧主身边虽然有个小实验室,但是那是出于本职工作需要而设计的理化实验室,在这当中开展微生物学方面的分析可谓是碍手碍脚,没那么高效;再者就是我这边的实验室也没有计量认证资质(CMA),是不可以开展有偿检测服务的,同时得到的结果也只能参考而不具备法律效力。
总而言之就是,怕给大家带来“菌体数量多就是好”的思维定势、怕把我这儿当检测机构来用。还请各位能够理解。


IP属地:上海1楼2020-02-04 22:56回复
    言归正题。这回呢,我们对这个菌剂(图1所示)进行了乳酸菌总数、乳杆菌数、酵母菌数、芽孢数这些指标的测定。采用的方法分别是MRS平板法、LBS平板法、PDA平板法、巴氏杀菌-PCA平板法。其中,测定乳酸菌总数所用的MRS平板法和测定酵母菌数所用的PDA平板法为国标指定的测定方法。同时呢,实验操作在净化工作台中进行,所用试剂和培养基及操作环境等符合GB 478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和GB4789.28-201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 。

    图1


    IP属地:上海2楼2020-02-04 22:58
    收起回复
      然后在展示与评价结果之前,我们说一下为什么选取这么几个指标进行测定。首先咱们知道乳酸菌和酵母菌应当是EM当中的主要菌群,主要菌群需要达到一定数量而得以发挥作用,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就不多赘述了。而这个乳酸菌当中也分很多种类,而一般对我们的农业生产有较大帮助的则是乳杆菌。除了乳杆菌之外,还有明串珠菌及某些链球菌也属于乳酸菌的范畴,它们广泛分布于环境当中,换句话说,不使用菌种让物料自然发酵的话,那么起到发酵作用的菌群便是它们,但是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帮助也就是增产、防病方面的作用则不是十分强大。因此说,咱们的EM菌当中一定要有较高含量的乳杆菌,并且其占乳酸菌总数的比例较大,那么其才是有意义的。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乳杆菌之外的其他乳酸菌也有优秀的菌株可采用。再然后芽孢杆菌方面大家也很熟悉就不多说了,菌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芽孢杆菌的话,那么其在防治病害、分解污染物等方面则会有比较大的帮助。不过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所测定的芽孢数≠芽孢杆菌数,实际上的芽孢杆菌数会大于芽孢数。
      那么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IP属地:上海3楼2020-02-04 22:59
      回复
        除此之外,该次测定当中具有代表性的琼脂平板图像如图3所示:


        IP属地:上海4楼2020-02-04 23:00
        回复
          那么接下来对上述指标发表一下评价:乳酸菌总数、乳杆菌数均达到了应有的水平,同时乳杆菌数占乳酸菌数的比例也达到了20%,还具有一定数量的芽孢(杆菌),不失为一个合格的菌液。
          至于酵母菌未检出的问题,本吧主也询问了一下,其表示针对酵母菌加入了抑制剂,以便避免过度产气导致其运输不便。因此说这个可以理解,并且酵母菌也不是十分重要,所以无所谓。


          IP属地:上海5楼2020-02-04 23: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