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纸上尘吧 关注:21贴子:1,636
  • 4回复贴,共1

【入藏小剧本第八幕:东元韬、戍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八、【东元韬,爱新觉罗戍都:探听灵童起居,将诸事告知誉王。】
金瓶掣签后,一个三岁的儿童被确定为前任大喇嘛转世,因灵童尚属年幼,大权悉在后藏班禅额尔德尼手中。东元韬想班禅为了前任大喇嘛的名誉,不会轻易说出真相。但如今已寻得转世灵童,对藏人来说,灵童便是前任大喇嘛的转世。只是如今灵童受过礼,为了使其不受尘世污染,已经被班禅保护于寺庙中,难以接近。东元韬想起翻译次旦如今侍于班禅身边,便向其打听灵童起居。得知灵童未成年之时,将由班禅喇嘛教导,熟读经书,为日后主领噶厦做准备。又道大喇嘛的转世在藏人心中极为尊贵,一旦立为灵童,则亲眷得享爵位。
东元韬心知藏地民众迷信,便欲接近灵童亲眷,制造异像。届时只要在灵童幼时常饮的井水中添加染料,再叫人传出灵童心怜昔年无辜藏民受害,令井水涌血,以血释罪。反正灵童年幼,尚未到可辩解分明的程度,藏地之人又深信于此等传说等。以灵童之名阐前任大喇嘛之愧,刺激班禅说出真相。于是以代表朝廷慰问、了解藏地传承的名义,托翻译次旦去寻灵童亲眷,以期见上一面。同时东元韬心知诸般布置,瞒不过誉王戍都,故而把接近灵童亲人之外的事都告知誉王。


1楼2020-01-15 21:09回复
    1
    【观罢金瓶掣签之礼,一个三岁孩童被确定为转世灵童,灵童尚属年幼,需由班禅教导,如今藏地尚为班禅管控。在金瓶掣签之时,誉王传达圣意,礼部官员奉上赏赐,我护卫在侧,也算开了眼界。然观礼之后,又陷入思索,全因藏廓之战的内幕。保恩虽未我说服,但也不可能半点动静都无,如今在他眼皮底下行事,要付于百倍小心。班禅既也知情,或可从他那下手。】
    【只是如今这位班禅为先任大喇嘛之徒,为了其师名誉,定不肯轻言事由。是以踌躇了一日,寻来次旦。】
    3
    【寻来次旦,是因思前想后,想到如今寻得的转世灵童被视为大喇嘛的转世,或可借转世灵童之口,阐前任大喇嘛之愧,刺激班禅说出真相。次旦如今侍于班禅身边,便叫他过来,向其打听到灵童起居。自他口中得知灵童未成年之时,将由班禅喇嘛教导,熟读经书,为日后主领噶厦做准备。他又道大喇嘛的转世在藏人心中极为尊贵,一旦立为灵童,则亲眷得享爵位。话听到此,便有了个主意。】
    【既是藏地民众迷信,不若接近灵童亲眷,制造异像。届时只要在灵童幼时常饮的井水中添加染料,再叫人传出灵童心怜昔年无辜藏民受害,令井水涌血,以血释罪。反正灵童年幼,尚未到可辩解分明的程度,藏地之人又深信于此等传说等。以灵童之名阐前任大喇嘛之愧,刺激班禅说出真相。】
    5
    【于是口称代表朝廷慰问、了解藏地传承的名义,托次旦去寻灵童亲眷,以期见上一面。次旦一面寻人,自个儿还有一桩事要办,便是向誉王报告。此番入藏,誉王同行,他是为传圣旨、代观礼,我则借护送之名以入廓方、探情况。然而说到底,他为皇子,我为郎卫,无论要行何事,皆需得其应允。无论是做戏骗过保恩,还是制造澹台金马的假死,若不告知得其允许,他日哪怕是功劳一件,也有绕过上司之嫌。】
    【是以这日前往噶厦中誉王落脚之处,向一护卫禀报求见。】
    7
    【过了一会,誉王允我入内。入内后先行官礼,方才说道】|
    王爷,臣有三件事要禀。
    想来王爷也知,臣此番得旨入藏,除了护送王爷,还有一桩事,便是探查廓尔喀境况。不料在探查过程中,查得昔日廓藏一战中,廓尔喀士兵撤退时间早于清兵抵达战场。臣疑其中有瞒报一事,若真有此事,驻藏大臣定为知情。臣即负探查之责,不敢放过一点,正全力探查,只是事关驻藏大臣,是以不敢令其知道。
    臣不敢瞒王爷,是以第一件事,便是前来请罪,请王爷恕臣瞒过驻藏大臣,暗行探查之罪。
    【少与誉王打交道,待其人性情所知,不比旁人所多。是以言辞中更为谨慎。】
    9
    【此刻誉王面无殊色,便知涵养极好,城府亦深。记得他乃令妃之子,此刻所想便是其妹果真玲珑剔透。又道】
    第二件事,便是臣遣护卫澹台金马探查之时,为驻藏大臣所察觉,怀疑于他。臣想,既已打草惊蛇,澹台金马已为驻藏大臣注目,只怕会有碍探查真相,便与澹台金马商量,让臣先发制人,将澹台金马探查一事告知驻藏大臣。即能将探查之事推于澹台金马一人之身,使臣能继续探查;又能获取驻藏大臣的信任。
    只是澹台金马既已暴露,驻藏大臣容不下他,令臣将其除掉。臣左右为难,与澹台金马商量出假死之策,特来告知。此乃第三件事。
    此三件事,臣来告知。


    2楼2020-01-25 21:09
    收起回复
      2025-08-17 22:27: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代爱新觉罗戍都:
      2
      【任职礼部,本就为入藏不二人选,是以闻说风声当晚,便遣亲近士卿布置入藏一事,又往皇父跟前请缨,果将观礼一职揽入怀中。启程前日,特入宫辞别母妃,告予姐妹。同行有礼部官员四人,以及侍卫十人,护卫十人。领队者姓东,素闻其人与十五弟旧有姻亲,亦曾于宫道上一瞥其人面容,后又有朝会上与二王相争之事。然则真正论到有来往,还是此次入藏。】
      【心知皇父遣其率队,并非只为护卫赏赐,还为廓尔喀求援一事。然而也未置言,一路相安,只论沿途风物。】
      4
      【抵达噶厦后,他果真向我禀告,要前往廓尔喀一趟。当时便允,让其自去完成要做之事。自己则留于格桑颇章,向班禅询佛法,又在佛前为额涅与姐妹,还有家中妻子供灯。】
      【如此听经伦佛数日,先行过金瓶掣签之礼,还有诸多仪式。来时便听闻满城居民多有的自愿为灵童诵经,仪式的这几日,更是满城燃着藏香。前日,班禅为圣观世音菩萨和吉祥天女等佛像献上新衣和哈达,便于罗汉殿内等待为灵童赐名。当时我在殿内,见殿外十人将经筒缓慢转动,又有百口以藏语颂念咒语,一时也生出朝敬之感。】
      6
      【灵童得到法名强白嘉措之后,又命人将佛像、浮雕及丰厚库银献上,班禅面东而跪,三叩九拜,口呼万岁,又向我献上哈达,仪式方结。接下来便等着侍卫处的人将事务了结,便可返京。趁此时间,在红衣喇嘛与当地官员的陪同之下,游览藏地,一则皇命在身,返京以后,御驾之前,得有话说;二则将与京师迥异的风土人情一并观之。】
      【这日正于屋内翻看以汉文写就的经书,一护卫来禀,侍卫处的东元韬求见。让其将人带来,手把经书一合,置于案上。】
      8
      【东元韬入内后,侍人尚未将茶送上,他便启口,将对昔年廓藏之战的怀疑简略道来,又向我请罪。保恩有瞒报,出乎意料之外,对着藏地的局势,多了一份审视。保恩若真瞒报,也不可能平白无故瞒报,必有所求。面上神色却未有改,只道】
      此次你入藏,身负探查重任。察觉昔年真相有异,即怀疑到保恩身上,暗行查探,也是应当。这既是效忠,也是尽责,又何罪之有。若保恩真犯下此等罪行,届时他定逃不过制裁。
      【并未对保恩疑有瞒报一事再说更多,这朝堂之上,每个人的秘密都太多了,此刻,挖出保恩的秘密,是眼前人的责任。话中虽未怪罪其,然则话中另有一层意思,若是判断有误,无中生有,便是有负皇恩,失之忠,失之察,更失之职。停顿片刻,又笑道】
      这既是第一件事,想来还有第二件,一并道来便是。
      10
      【第二、第三件事,也都与保恩瞒报之事有关。为保恩所察,本就是他二人的疏忽,要以澹台金马的假死瞒过保恩,在我看来也太过鲁莽。若藏地上下一心,将保恩那处护得固若金汤,仅凭微薄的证据,可扳不倒保恩。】
      【不能将保恩之势力一举拔除,他日假死之事事发,东元韬今日为澹台金马的假死掩护,势必要遭受保恩报复。然则他来求我恕,便是以下了以身犯险的决心,那我亦多说无益。与保恩的来往只是泛泛,却也知保恩已将根深扎此地,若此人真能撼动这棵大树,于我只有益处,而无害处。是以只答】
      东大人,这三件事,本王都已知晓,对犯下此事之人,也感愤怒。祝您能如愿,为我大清除掉一个、一片蠹官。
      【如此,又多言几句,他便满意而离。】


      3楼2020-02-01 16:24
      回复
        已贴。


        4楼2020-02-01 2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