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吧 关注:165,832贴子:372,097

寻找山海经南山经的各座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山经第一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IP属地:安徽1楼2019-12-18 16:32回复
    译文:南方首列山系叫做鹊山山系。鹊山山系的头山是招摇山,屹立在西海岸边,生长着许多桂树,又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却开着青色的花朵,名称是祝余,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饥饿。山中又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构树却呈现黑色的纹理,并且光华照耀四方,名称是迷谷,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迷失方向。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但长着一双白色的耳朵,既能匍伏爬行,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名称是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使人走得飞快。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往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叫做育沛的东西,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生蛊胀病。


    IP属地:安徽2楼2019-12-18 16:33
    回复
      目前比较公认的招摇山是桂林兴安县猫儿山
      比如,确定是不是招摇山要满足以下几个特征:
      1,丽麂之水发源于招摇山,
      2,并且最终流入西海,
      3,鹊山是群山系,
      4,招摇山作为鹊山的首,肯定是鹊山系中最高的一座
      猫儿山的产物满足上文
      由于古人的测量技术有限,所以西海离招摇山不远。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广西兴安县的苗儿山满足以上的特征。
      丽麂之水是我们现在的漓江,漓江从猫儿山发源,流到桂林市,方向是西南方向,基本上符合原文的“西流”。最后丽麂之水注入西海,但是漓江在经过桂林市后便改向南流。所以古人所说的西海必定在桂林市附近。但是桂林市并没有西海啊?山海经记错了吗?其实没有,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给了我们答案。据考古发现,桂林市内的墓葬年代较晚(几乎均为六朝以后),这便说明在山海经成书时,桂林这个地方没有住人,而没有住人的最大原因便是这里的自然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很有可能桂林在以前是一个大湖(古人所说的海一般都指大湖,比如北海——贝加尔湖,青海——青海湖等)。后来由于历史变迁,西海消失,人类才得以居住在桂林。
      苗儿山附近有海洋山、越城岭和都旁岭等山,可以组成文中所说的鹊山系,而且苗儿山海拔2141米是华南第一高峰,因此也符合招摇山属于鹊山系是鹊山之首的说法。


      IP属地:安徽3楼2019-12-18 16:39
      收起回复
        再说说招摇山中的物产,据文中描述主要有以下几种东西:“多桂”,“多金、玉”,有“祝余”、“迷毂”、“狌狌”、“育沛”。
        桂树,金玉,古今意思相同,现在确实是苗儿山比较多的物产。但是“祝余”、“迷毂”、“狌狌”、“育沛”,由于字意差距大,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们一个个来探讨探讨。
        “祝余”: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食之不饥
        在山海经中给出了三个比较明显的信息那便是:祝余是草,样子像韭菜,青色的花朵,可以吃
        据调查祝余可能就是如今的玉竹,和韭菜同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此长的比较相似,
        《本草正义》中记载玉竹“而胃火炽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饥者,尤有捷效”。因此也符合山海经食之不饥的特点。而且玉竹也正好是广西拥有的物种。


        IP属地:安徽4楼2019-12-18 16:41
        收起回复
          “迷毂”:其状如榖[gǔ构树的意思]而黑理,其华四照。佩之不迷
          我们如今认为迷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构树。
          第一:样子像构树有黑色纹理,构树满足这些特征。
          第二:,其华四照可能是说果实呈放射状。而构树的果实确实呈放射状
          第三:构树的果实叫楮实子,是一味可以明目的草药,所以文章所说的配之不迷,可能是说可以让人的眼神变好,眼神好了自然不会迷路。


          IP属地:安徽5楼2019-12-18 16:43
          收起回复
            狌狌: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食之善走
            现在大多数观点认为四川短尾猴比较符合狌狌的特点。长的像猿猴但是耳朵是白色的,正好四川短尾猴颜面初生时肉色,幼年时白色,成年时鲜红。所以古人很可能将幼年时的四川短尾猴当作另一个物种,叫做狌狌。伏行人走,这个特点也符合。至于食之善走,我估计与我国吃啥补啥的观念有关,由于四川短尾猴是我国猕猴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类,所以跑的也是最快的。古人认为它跑的快,吃了它,自己也会跑的快,也便可以理解了。
            育沛,佩之无瘕疾
            瘕疾是一个词语,解释是腹中结块的病。育沛:别名虎珀、虎魄、江珠、琥魄、兽魄、顿牟、血琥珀、血珀、红琥珀、光珀、 蜜蜡。汉族民间传说将其佩在身上可以免受虫胀病之苦。可入中医药。


            IP属地:安徽6楼2019-12-18 16:46
            收起回复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金[木炎]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堂庭一词 我的理解是 用现代语讲 颜值担当
              古一里约415米 300里 约124.5公里
              而在桂林猫儿山 东方向127公里处有曾被《中国地理杂志》之《选美中国》板块评选为中国最美丹霞[1]。五岭地带,丹霞之美,就在越城岭腹地的崀山景区。
              而崀山当地的神话乃至方志说: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新宁,见这方山水美丽,便脱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因此,舜老爷子就造了这个“崀”字。
              而至于棪(yan)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果实似柰,红色,可以吃, 柰:就是苹果 金柰: 黄色的水果 形状像苹果
              中国土生土长的柰李就很像,
              所以我觉得崀山地区就是 南二的堂庭之山,
              至于其它几个希望有人可以帮我补充


              IP属地:安徽7楼2019-12-18 17:11
              收起回复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 约157.7公里
                这个没头绪, 我看卫星地图 在距离崀山160公里一个叫司门前镇(湖南省隆回县)的地方有一个名山叫 望云山
                海拔1493米, 望云山位于隆回县,地处隆回东北部与新化.新邵交界.望云山屹立在群峰丛中,远望如孤峰异起,晴天能出云气,雨天或有碧霞绛云,气象神秘。 山西麓有风车口,山腰有半山亭,最高处是了望台。驻此放眼远眺,周围数百里风光尽收眼底。西面雪峰山脉,变成了一道崭齐的城墙。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含霞敛景,参差代雄。若逢晴朗的夜晚,还可望见宝庆城的灯光。望云山为隆回名胜,古人多有题咏。山清水秀,山上有百年古刹,烽火台,古官道,飞泉瀑布引人入胜.


                IP属地:安徽8楼2019-12-18 17:20
                收起回复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 约153.55公里
                  这个也没头绪 不过在距离望云山90公里有个拓溪水库“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这个宪翼之水应该是在这一片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和这个描述最像的是斑驴, 不过也可能是大灵猫


                  IP属地:安徽10楼2019-12-18 17:41
                  收起回复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鱼去]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约 124.5公里
                    柢: 意为树的根 , 引申为基础,比如 谁谁的功夫有根柢
                    柢山:说明这座山像树的主根一样 且上面无草木 多水应该是山的周围多水域
                    而距离拓溪水库 直线距离约150公里左右的地方是张家界


                    IP属地:安徽11楼2019-12-18 17:51
                    回复


                      IP属地:安徽12楼2019-12-18 17:52
                      收起回复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鱼去]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这个就是穿山甲了,
                        穿山甲古称鲮鯥。洞居, 会游泳, 最重要的是它冬眠,
                        【功用主治-穿山甲的功效】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
                        治痈疽疮种,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外用止血。
                        食之无肿疾。
                        这个肿疾 古代是指生过孩子的妇女不下奶汁,而穿山甲刚好就可以治疗乳汁不通。
                        更关键的是穿山甲是 张家界地区的特产
                        所以南山经中的 柢山 就在张家界


                        IP属地:安徽13楼2019-12-18 18:08
                        回复
                          又东三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约124.5公里
                          这个也没头绪
                          亶 : 亶 dǎn 实在,诚然,信然。 亶 dàn 古同“但”,仅;只。

                          yuán
                          于是:爰书其事以告。
                          改易,更换:爰田。
                          曰,为(wéi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或货币单位。
                          姓。

                          yuán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相援引,中间一画表示瑗玉。本义:引,援引)
                          同本义。也作“援”〖pullbyhand〗
                          绵诸乞爰。——《史记》
                          曰;称为〖say;call〗
                          土爰称穑。——《书·洪范》
                          改易;更换〖change〗
                          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书·盘庚上》
                          又如:爰颁(另行颁布);爰田(变更旧日田土所有制,以公田赏赐众人。也称“辕田”);爰居(迁居)


                          IP属地:安徽14楼2019-12-18 18:14
                          收起回复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牝牡:男女性别称谓或者雌雄的意思 (安能别我是雌雄和安能辨我是牝牡 是一个意思)
                            自为牝牡 是说这个动物雌雄同体
                            这个说的是熊狸 古称灵猫
                            熊狸(学名:Arctictisbinturong),别名熊灵猫,是灵猫科动物。貌似小黑熊,长着一条与身长差不多长(70~80厘米)的粗壮尾巴。其体毛黑色蓬松,杂有浅棕黄色。耳端的簇毛长达5厘米,耳缘白色。四肢粗壮,五趾长有利爪,尾巴有异于同科其他动物的缠绕功能。头、眼周、前额和下颏部暗灰色,唇旁的长须呈白色。
                            熊狸雌性性器官长得像雄性的性器官
                            所以古人以为这动物是雌雄同体


                            IP属地:安徽15楼2019-12-18 19:03
                            回复


                              IP属地:安徽16楼2019-12-18 19: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