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吧 关注:684,235贴子:42,110,186

回复:印度的几个比较经典的首陀罗/达利特低种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12-03 16:38
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12-03 16:40
    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9-12-03 16:40
      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9-12-03 16:41
        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9-12-03 16:41
          回复
            达利特人喜欢用蓝色的旗子,
            以及安培德卡尔的画像。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9-12-03 16:42
            收起回复
              恰马尔(英语:Chamar),是印度与尼泊尔印度教社会中的贱民,也是第二大贱民群体。旁遮普邦、喜马偕尔邦、北方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比哈尔邦、德里与尼泊尔、巴基斯坦也找到他们。
              他们工作是制作与买卖皮革与鞋类,因关涉死牛与杀生。所以地位低下,但是有趣的是多数此种姓也不是真正的制革人,而是在恒河平原上种地。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9-12-03 16:43
              回复
                恰马尔(英语:Chamar),是印度与尼泊尔印度教社会中的低种姓,也是第二大低种姓群体。旁遮普邦、喜马偕尔邦、北方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比哈尔邦、德里与尼泊尔、巴基斯坦也找到他们。
                他们工作是制作与买卖皮革与鞋类,因关涉死牛与杀生。所以地位低下,但是有趣的是多数此种姓也不是真正的制革人,而是在恒河平原上种地。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9-12-03 16:45
                回复
                  接上,恰马尔(英语:Chamar),皮鞋匠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9-12-03 16:46
                  回复
                    穆萨哈尔(英语:Musahar),是一个在印度比哈尔邦和北方邦,尼泊尔特莱区的低种姓。
                    穆萨哈尔传统职业是捕鼠,现在仍然不确定性其确切的起源。目前的情况下他们已不再捕鼠,他们现在主要是无地的农业劳动者。他们是印度最边缘化的群体之一,并遭受歧视。虽然信仰印度教,他们相信在一些部落神。
                    在比哈尔邦,穆萨哈尔受雇于邦石矿场。许多人也移居到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被聘为农业劳动者。在农村,穆萨哈尔主要是农业劳动者,但在一年内多达8个月没有工作,孩子经常一起工作,在田间地头工作或拾荒者,每天赚取25至30 卢比。穆萨哈尔识字率3%,但妇女识字率低于1%。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9-12-03 16:47
                    收起回复
                      接上,穆萨哈尔(英语:Musahar),捕鼠人。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9-12-03 16:48
                      回复
                        旃陀罗(梵语:चांडाल,caṇḍāla或cāṇḍālá,英语:Chandala),又译为旃荼罗,印度族群之一,在印度教种姓制度中,被认为是最低种姓,被认为是不可接触的。主要工作是处理人类及动物尸体,担任刽子手或屠夫。
                        在印度,使用印度-雅利安语支的族群,都以旃陀罗这个名称来称呼低种姓。在北印度,旃陀罗被等同于第五种种姓,是最低。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北方邦、比哈尔邦等地,仍有称为旃陀罗的族群。
                        在佛教记载中,旃荼罗(caṇḍāla)意为“恶人”,世称为煮狗者(巴利语:sopāka,梵语:śva-pāka),是不列入瓦尔那制度内的贱民之一。
                        东晋高僧法显曾经游历天竺,其游记《佛国记》中记载:“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旃荼罗只能居住村外,走在路上,贱民要佩带特殊的标记,口中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或敲击某种器物,以提示高级种姓的人及时躲避。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9-12-03 16:50
                        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9-12-03 16:51
                          收起回复
                            Bangui caste
                            班吉种姓(印地语:वाल्मीकि जाति、"班吉"原名印地语:भंगी)是印度教社会中的低种姓,他们历史上只限于三种职业:清洁厕所,扫地,和清除(有时涉及处理尸体)。他们把粪便放在头顶运走,现代印度,立法禁止使用不能冲水的厕所,但很多地方也不遵守。
                            在低种姓中他们地位最低,是印度教圣人规定的,多比(洗衣)与恰马尔(皮革匠)也比他们高,被认为是低中低。尽管大多数的班吉是虔诚的印度教徒,一些班吉已转换为其他宗教企图逃脱社会耻辱(多数是佛教)。然而,这样的尝试不太容易对他们的社会经济状况带来任何积极的重大影响(有的时候仍被视为低种姓)。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9-12-03 16:54
                            回复
                              巴迪人,是尼泊尔卡斯人中的不可接触者团体,主要从事做鼓和乐器演奏(女性则从事卖银(淫)。在梵文中巴迪是指来自中东的人。
                              估计有40000-70000个巴迪人生活在尼泊尔,有时被称为不可接触者中的不可接触者,他们几十年来注定要通过卖淫支持他们贫困的家庭。
                              他们把自己起源追溯至生活在比哈尔地区的李查维人。
                              在2005年,尼泊尔最高法院命令尼府向巴迪人提供正式公民身份,提供再培训和替代就业计划,并向贫困家庭提供补助金。尽管有立法,社会对巴迪人的歧视仍在继续。
                              巴迪现在仍然是尼泊尔西部山区最低等级的不可接触的种姓,正统的印度教的规则要求高种姓(巴洪、塔库里、切特里)不能让巴迪进入他们的住处,接受他们的水或食物,使用同样的村庄泵。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9-12-03 16: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