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23,359贴子:70,996,523

三国时孙峻和诸葛恪为什么开始联合后来又决裂?当时的东吴政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国时孙峻和诸葛恪为什么开始联合后来又决裂?
当时的东吴政权,可以说是”虚君在上,贵族共和”。这种背景下,孙权一死,自然会有一位贵族代表走到前台当执政官。诸葛恪是第一个执政官,孙峻就是第二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0-31 12:43回复
    吴国,是三国中贵族化最深的一个,完全是后来东晋的翻版。当地豪族,不但拥有大量土地,还有大量依附人口,甚至自己的军队。用邓艾的话说,这帮人随便串联一下,皇帝就要翻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0-31 12:43
    回复
      艾言景王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三国志.邓艾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0-31 12:44
      回复
        用葛洪的话说,他们的权力、财富,和皇帝没有明显区别。
        车服则光可以鉴,丰屋则群鸟爰止。叱咤疾于雷霆,祸福速于鬼神,势利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出饰翟黄之卫从,入游玉根之藻棁。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抱朴子.外篇.吴失》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0-31 12:44
        回复
          大帝孙权去世了,皇位上坐着一个10岁的骚年,他可能看得住场子吗?这种背景下,贵族们自然会派出一个代表来执政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0-31 12:45
          回复
            所以,有的大佬喜欢低调,不去当这个出头鸟,明哲保身,坐看风云起;相反,有的大佬却削尖脑袋往前挤,要冲上权力的巅峰。说好听点,这叫做积极进取、人生能有几回搏;说难听点,就是野心太大、人心不足蛇吞象。敢往前冲的大佬,一般就两个结局,”大兴吾家“或”大赤吾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10-31 12:46
            回复
              孙权后期,东吴有五个重臣,分别是步骘、朱然、全琮、吕岱、诸葛恪。
              秋九月,以骠骑步骘为丞相,车骑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镇南吕岱为上大将军,威北将军诺葛恪为大将军。《三国志.吴主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0-31 12:46
              回复
                然而,孙权人称”老不死的“,步骘、朱然、全琮都死在了他前面。他驾崩时,只有吕岱这个超级不死鸟和诸葛恪这个少壮派还在。吕岱是个比较低调的,而诸葛恪正相反。所以,孙权快不行的时候,诸葛恪自然成为了众望所归的辅政大臣。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0-31 12:47
                回复
                  《吴书》曰:权寝疾,议所付托。时朝臣咸皆注意于恪,而孙峻表恪器任辅政,可付大事。权嫌恪刚很自用,峻以当今朝臣皆莫及,遂固保之,乃征恪。《三国志.诸葛恪传.裴注》
                  我们知道,孙峻也是个极具野心的大佬,但此时他哪有资格和诸葛恪比呢?大佬们一致支持诸葛恪当执政官,孙峻只是顺应这个潮流向孙权传话而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0-31 12:47
                  回复
                    最后,孙权同意了,临死时任命了5个托孤大臣,诸葛恪位居第一。
                    久之,权不豫,而太子少,乃征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权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属以后事。《三国志.诸葛恪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10-31 12:47
                    回复
                      然而,孙弘和诸葛恪一直是政敌,眼看诸葛恪要执政了,他想拼死一搏,杀了诸葛恪。结果孙峻告密,诸葛恪反杀了他。
                      翌日,权薨。弘素与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问,欲矫诏除恪。峻以告恪,恪请弘咨事,于坐中诛之,乃发丧制服。《三国志.诸葛恪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0-31 12:48
                      回复
                        表面上看,又是孙峻积极和诸葛恪合作,干翻了孙弘。实际上,孙峻依然只是顺应潮流而已。孙弘当年帮孙权打击豪门大佬,在贵族们眼里是标准的”狗腿子“。孙权一死,靠山一倒,他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中书令孙弘佞伪险诐,休素所忿,弘因是谮诉,下诏书赐休死,时年四十一。《三国志.张休传》
                        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诏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三国志.朱据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0-31 12:48
                        回复
                          诸葛恪执政初期,那是干得风生水起。既废除皇帝监视贵族的校事官,又大减税收,把豪门大户伺候得欲仙欲死,声望一日高过一日,走到外面老百姓都伸长脖子想一睹尊容。
                          恪更拜太傅。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三国志.诸葛恪传》
                          另一个托孤大臣,滕胤,也和诸葛恪联姻,把女儿嫁给了诸葛恪的儿子,达成政治同盟。
                          滕胤以恪子竦妻父辞位。《三国志.孙峻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10-31 12:48
                          回复
                            这还不算,北边的司马师还跑来送经验值。东关之战,诸葛恪一战封神,打得魏国侵略者屁**流。
                            恪遣将军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部。时天寒雪,魏诸将会饮,见赞等兵少,而解置铠甲,不持矛戟。但兜鍪刀楯,伙身缘遏,大笑之,不即严兵。兵得上,便鼓噪乱斫。魏军惊扰散走,争渡浮桥,桥坏绝,自投于水,更相蹈藉。乐安太守桓嘉等同时并没,死者数万。故叛将韩综为魏前军督,亦斩之。获车乘牛马驴骡各数千,资器山积,振旅而归。《三国志.诸葛恪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10-31 12:48
                            回复
                              乐观地看,诸葛恪照这个势头走下去,当司马懿第二完全有可能啊!然而,他再风光也不过是贵族们推到前台的执政官而已,即使一辈子不退休,死了之后儿子也无法继续执政啊!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必须把权力集中,打击异己,驯服各大贵族。于是,诸葛恪准备借着东关之战的春风,玩把大的,北伐合肥新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10-31 12: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