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系吧 关注:5,409贴子:609,821
  • 1回复贴,共1

【这才是战争】长平尾声——范雎之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 王正兴 这才是战争 2017-08-30
这是最后一篇拆散了发的文章了,因为连续每天发布能够尽快获得原创、留言等功能,所以以前把一些较长的文章拆的很散。昨天刚抱怨微信不给我原创,话声未落,邀请就来了。但是长平还没发完,所以今天发出,以后就是整篇整篇了;如果确实太长,再区分上中下篇,以免影响大家阅读效果。从今天起,有留言功能了,有什么意见、建议,不吝提出;如有错误,更请指出。
第六节 长平尾声
  此时的白起年事已高,多年戎马生涯,落下一身伤病,身体一直不好,这时又旧伤复发,既然已大获全胜,剩下的事让小儿辈去做就行了,老头安排司马靳去北略太原,王龁直取邯郸,就回咸阳家中等好消息了。一切都在计划中,捷报频传,司马靳拿下太原,韩国上党地尽归秦国所有;王龁也攻下赵国的皮牢、武安等地,兵锋直指邯郸,似乎灭赵只是时间问题了。老头欣慰地想到,这次算是把司马靳和王龁历练出来了。
  然天有不测风云,苏代拿了赵、韩两国的银子也来秦国做说客了。一番言辞之下,果然打动了应侯范雎的心,可见人这种动物最是自私,以其所好而说之,无往而不利。范雎从自己的利益着想自然不愿意赵国因白起而亡,从此自己岂不是要居于白起之下?其实地位不地位还是次要的,白起是范雎的政敌穰侯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魏冉对白起有知遇之恩,而范雎正是靠扳倒穰侯魏冉从此在秦国发迹起家的。白起、范雎此二人向来不是一个系统的,如果白起因功位自己之上,将来必是后患。在政治家眼里这才是根本利益之所在,政敌比任何敌人都可怕,是首先要铲除的对象。所以苏代一番言辞能打动范雎的心是毫不奇怪的。
  因此范雎跑秦昭王面前游说:秦军已长期在外征战,不光将士疲劳,国内亦疲劳,还不如答应赵韩两国割地求和,以修生养息。
  闻知此事后,白起这种军人的本色就露出来了,肯定是不满溢于言表,范雎得知后恨意更深。
  正好赵国毁约不肯按照求和时议定的条件割让城池,秦军再次攻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白起病愈后秦昭王又想让白起出征,没想到却被白起以此时赵国不易攻取,长平战后才是最佳时机,现在战机已失而拒绝了。秦王亲自去请,不成;派应侯范雎再去请,白起索性称病了;可以想象范雎回去复命时肯定是煽风点火上眼药、加油添醋打报告。
  俗话说,人越老嘴巴上毛病越多,老白起闻知秦军在邯郸城下军不利,又说起了怪话:“我早说了不行,不听我的。”把秦昭王那个气啊,***,反了反了;范雎又趁机播弄是非,秦王一气之下索性免了白起职务贬为士伍赶出咸阳去阴密。才出咸阳十里,秦王又对群臣说:“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我看啊,这句话肯定是范雎小报告里的原话,此乃火上浇油之计,于是同伍子胥故事,赐剑,自裁。
  秦昭王五十年11月,白起引剑自刭于咸阳西十里杜邮,一代军神就此灰飞烟灭。
  同年,范雎所举荐的郑安平在邯郸投降赵国,按秦法,范雎当连坐收三族,这次秦昭王包庇了他。五十二年,范雎的恩人,他所推荐的秦河东守王稽又与诸侯通,坐法诛。司马迁说,这次秦昭王还是没有怪罪范雎,但范雎心不自安,蔡泽闻之后入秦游说范雎,于是范雎向秦王举荐了蔡泽,自己隐退,后病死。
  我看啊,太史公的《范雎蔡泽列传》中关于他们两人的事估计又是采信了战国时纵横家的谎言,这些纵横家就是喜欢虚构故事来抬高他们的身份,鼓吹他们老祖宗的事迹。郑安平和王稽都是因为范雎的举荐而被任用,范雎两次受他们之累而有连坐之罪,这两人还都是对范雎有恩之人;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个不知根知底的蔡泽,范雎哪来这么大的胆子再次举荐,就算他敢举荐,秦王会象以前那样信任吗?
  根据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上面明确记载了:“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张禄是范雎在秦国用的名字,按照史官记史,言简意赅、一事不二书的风格,可以认为“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就是指同一件事,张禄即范雎死于王稽连坐之罪。
呜呼,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武安君九泉下若有灵,可瞑目矣。
【完】


IP属地:福建1楼2019-10-06 22:45回复
    哈哈😄白起?笑点很低有木有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0-08 23: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