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王小云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成为未来科学大奖第一位女性获奖人。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未来科学大奖首位女性得主王小云
王小云,出生于山东诸城,密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研究。1983年王小云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并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数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得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奖特等奖,2019获得第四届未来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获奖理由:
奖励她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使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
王小云多年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研究。她提出了密码哈希函数的碰撞攻击理论,即模差分比特分析法,破解了包括MD5、SHA-1在内的5个国际通用哈希函数算法;将比特分析法进一步应用于带密钥的密码算法包括消息认证码、对称加密算法、认证加密算法的分析,给出系列重要算法HMAC-MD5、MD5-MAC、SIMON、Keccak-MAC等重要分析结果;在高维格理论与格密码研究领域,给出了格最短向量求解的启发式算法二重筛法以及带Gap格的反转定理等成果;设计了我国哈希函数标准SM3,在金融、交通、国家电网等重要经济领域广泛使用, 并于2018年10月正式成为ISO/IEC国际标准。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未来科学大奖首位女性得主王小云
王小云,出生于山东诸城,密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研究。1983年王小云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并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数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得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奖特等奖,2019获得第四届未来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获奖理由:
奖励她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使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
王小云多年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研究。她提出了密码哈希函数的碰撞攻击理论,即模差分比特分析法,破解了包括MD5、SHA-1在内的5个国际通用哈希函数算法;将比特分析法进一步应用于带密钥的密码算法包括消息认证码、对称加密算法、认证加密算法的分析,给出系列重要算法HMAC-MD5、MD5-MAC、SIMON、Keccak-MAC等重要分析结果;在高维格理论与格密码研究领域,给出了格最短向量求解的启发式算法二重筛法以及带Gap格的反转定理等成果;设计了我国哈希函数标准SM3,在金融、交通、国家电网等重要经济领域广泛使用, 并于2018年10月正式成为ISO/IEC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