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茶馆吧 关注:3,320贴子:190,233
  • 60回复贴,共1

华野战史中对七月败绩的总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华野战史中对七月败绩的总结


IP属地:澳大利亚1楼2019-09-25 09:55回复
    整个7月份,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反攻和内线兵团的连续作战,
    配合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进攻行动,从战略上调动和分散了敌人,打乱
    了敌人的战略部署,基本上打破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减轻了
    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破坏,也为华东野战军主力而后转入进攻创造了有
    利态势,意义和作用是十分重大的。但是, 由于七月分兵是在未经充分
    准备的情况下开始的,在具体战役战斗的组织指挥上存有较严重的轻敌
    急躁情绪,兵力使用又较分散,对雨季造成的困难估计不足,因此,只
    有7月上旬打得比较顺手,中下旬几仗都没有打好,未能达到预期的歼
    敌目的。华东野战军在总结7月份作战经验时指出:“七月份的作战不是
    败仗,也不能算胜仗,只是打了个平手仗、消耗仗。””“其重要缺点在于
    西进各兵团受雨季影响,进攻不迅速和攻坚不熟练,我们对敌第二线孤
    军守备能力之轻视。在东线抓住战机首歼十一师是对的,但由于敌被动
    西调,战局开始有利,遂过分乐观轻敌,因而对援敌积极性估计不足,
    对十一师坚固设防轻视,以致苦战未能奏效。南麻撤围后,对于进入临
    朐的第八军,又复不顾本身业经苦战的情况,轻视其构筑工事的速度,
    以致冒险进攻又未完成计划。这在战役部署和指挥上确乎表现了粗心大
    意,缺乏审慎考虑,犯了轻敌的毛病。”“此外,各兵团的协同动作差,
    步炮协同差,克服地堡和攻城技术落后,钳制部队方法太少,不能适合
    全局的要求等,这些均是主要原因之一。加上雨季的客观困难,便不得
    不造成更多减员,使七月战役计划不能完成。”“总之,正确的作战方针,
    需要辅以正确的战役和战斗的部署;而正确的战役战斗的部署,又必须
    与熟练的战斗动作联系起来,这是我军历来获得常胜的路线。七月战役
    在这些环节上发生偏差,故遭受顿挫。”但“应指出我军攻坚部队是极其
    英勇的,每一战斗均连克敌之地堡数十或百余不等。我军攻城部队每一
    次均占领城关,或曾一度突破城垣进行了胜利的逐屋争夺战。我军阻援
    部队亦尽了极大努力。另外,我军突围部队异常机动坚决,我军驰援掩
    护部队亦极其勇猛沉着。我军全军上下对于克服雨季的困难,克服缺粮
    缺乏补充品的困难,均作了最大努力。这些均证明我人民军队高贵的革
    命品质”,“证明我军不仅经得起胜利的考验,也经得起不利情况的考验。”*


    IP属地:澳大利亚2楼2019-09-25 09:57
    收起回复
      七月是战术上的失败,责任在于战场指挥员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9-25 10:37
      回复
        责任在军委,不该分兵。
        其实,林彪在46年就已经演示过了,中原军应该与华东军密切配合,让国民党军主力在中原、山东之间疲于奔命。以中国当时的运输条件,如果能让国民党军跑两个来回,估计国民党军自动垮台。


        IP属地:北京4楼2019-09-25 14:06
        收起回复
          这发表的总结与粟裕同志起草的战役总结不一致啊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9-25 14:38
          收起回复
            粟在华野叫502,罗在东野叫102,这两个2号有啥区别?粟算不算2号人物?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9-25 19:15
            收起回复
              此战役总结,应该是华野司令部的总结,是经陈毅同意的.
              换句话说.华东野战役的战役总结,一定得陈毅同意才行.


              IP属地:澳大利亚7楼2019-09-27 08:40
              回复
                回复4楼:
                不同的战场,有不同的情况,当是山东是集滚进,而东北国军可不是这样的!
                ========================================
                没什么区别,国民党军在东北是“先南后北”,企图先扫平南满,再图北满;在关内是“先东后西”,企图先扫平山东,再图中原。


                IP属地:北京8楼2019-09-28 06:52
                收起回复
                  张震后来写了<改进我们战术与指挥商榷------从打子母堡说起>


                  IP属地:澳大利亚11楼2019-09-29 13:59
                  回复
                    三野战史中对泗县战斗的总结:
                    泗县战斗由于选择作战对象不当,没有“避开桂系,突击中央系”,
                    而是向战斗力较强,擅长守备的广西军攻击:战场指挥不力,攻城兵力
                    分散,只用了参战兵力22个团中的6个团攻城,进攻时又分出一半兵力
                    打外围据点,从而使战役上的优势变为战术上的劣势;加之对气象条件
                    认识不足,准备不周,因而未能达成全歼第172师目的,影响了下一步
                    西进计划的执行。但此次战斗仍歼灭国民党军3000余人,迫使其继续抽
                    调兵力增援淮北,从而策应了其他战场作战。


                    IP属地:澳大利亚12楼2019-10-09 14:47
                    收起回复
                      选择对象,陈毅定的,粟裕也赞同,张邓曾反对。其实不算是错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出具体部属上。南临,类似,主要还是出在具体部署上。要说失利影响后果,南临更甚。不一样的是,老宋因泗县而撤职,而粟则以退为进,主动独自检讨了事。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3-01-15 02: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