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昌龙学校吧 关注:102贴子:241
  • 6回复贴,共1

武术正式进入中考考核项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教育部宣布:武术正式进入2020年全国中考考核项目。
  近日国家中考改革:体育课成为第四大主科,并将武术项目作为第一类考核项目。从现在起,八年级(初二)学生,以及更小年级的学生,均是2020年中考体育改革的直接影响人群,请家长学生重视起来哦!
  2020届改革之后统一考试将包含四大类共计21个项目:
  第一类项目
  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武术、4分钟短绳;
  第二类项目
  50米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跳绳、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游泳(25米);
  第三类项目
  垫上运动、单杠、双杠、横箱分腿腾越、游泳;
  第四类项目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
  此次中考体育项目的改革无论对于普通学生还是体育特长生来说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除了书本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分给体育运动,劳逸结合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对于体育考核项目,也有了更多自主的选择,将兴趣与特长相结合更有利于成绩的提高。同时,学校与老师要肩负起更重的责任,对于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学生日常锻炼、人身安全以及考核标准的实施,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的共同努力。
  如今,国家对于中学生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武术项目已经上升为和跑步项目同等重要的位置。
  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强化体质,更是一门求生技能,若家长可以让孩子从小学习武术,不仅对于身体健康和体型塑造有好处,到了考核阶段可以比同龄人更具有优势哦。
  (一)考试部分改革解析
  对学生来说,选择项目更多,得分更有利。对于武术特长生来说,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将更轻松。对于学校来说,要找场地训练,找适合的师资培训,将是一个挑战。对于家长来说,武术有利于身体功能的训练,对孩子健康更有利,备战中考时不会因为身体状况缺课,且武术不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是一个好的趋势。
  (二)考核评定解析
  总分不变,校内日常考核15分,校外统一考试15分。
  国家对于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武术项目上升到和跑步同样重要的位置。武术不仅可以锻炼体能,还是一门求生技能,孩子从小学习武术,对体型的塑造,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生存技能都有良好的帮助,但切记训练时不要太过,也不要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独自练习!


1楼2019-07-16 18:43回复
               金庸过世之后为峨眉武术正名
      记者在近年的调研考察中,通过对大量峨眉武术典籍资料的翻阅和对峨眉武术传人的走访,发现《倚天屠龙记》中的说法完全是金大侠的"想当然",并没有任何依据。而《武林》所载一文《峨眉拳》也始终没有被峨眉派传人承认。目前得到峨眉系列武林界公认的是,峨眉武术有记载于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宋末元初;峨眉武术早期代表性人物有战国武师司徒玄空,而不是郭襄女侠;开创峨眉派系统武学的应为南宋峨眉山白云禅师和白眉道人,他们都是男人而不是尼姑。
      在"峨眉武术文化论坛"上,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乐山文化名人魏奕雄先生提出的“峨眉武术起于战国之前,成于南宋"论述得到了与会武术名人、峨眉派传人们的一致认同。魏先生对峨眉武术探究多年,经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考证,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魏先生告诉记者,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道号动灵子,耕食于峨眉山中。他模拟猿猴动作,在狩猎术基础上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据说学徒甚众。因为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徒众们称之为"白猿祖师",峨眉武术由此迅速发展。
      宋朝以后,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成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僧人甚多,其中习武者不少。南宋建炎年间,峨眉山白云禅师将阴阳虚实和人体盛衰之机理,与武术中的动静功法相糅杂,相融合,创编出"峨眉气桩功",因其类共有十二节,后人称之为"峨眉十二桩功"。同一时期的德源长老观摩猿猴腾跃情趣结合通臂拳动作,编出一套猿拳,由于德源和尚眉毛纯白,人称白眉道人,所以武术界又将猿拳称作"白眉拳"。白眉道人所著的《峨眉拳术》一书,从理论上对峨眉派武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应该说,这本书就是峨眉派武术发展成熟并自成体系的标志。
      北宋前后主张通过呼吸运动脏腑胸隔增大肺活量的内丹流派逐渐兴起,这和符合现代科学规律的健身气功已经日益接轨。南宋时期主张修炼武学内丹积极出世为民请命的全真龙门派系便是当时持这类新观念的佼佼者,并因为与元朝统治阶层的友好关系而在随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兼容了包括峨眉道派在内的各大教系。同是秉承中华文明黄彭老庄、葛洪抱朴传统尊生重命修心哲学的道门武技在交相熔融中不断升华,古老的峨眉通臂拳因而受全真龙门道内丹功法的影响逐渐分流为以修炼丹田经络内功为主的通背拳系列(经脉学说认为背部督脉等诸阳经主要担负御侮防身功效,故内家武学领域亦称疏通诸阳经脉增进武术功力的大周天功法为通背法门或通背之道,现代内家武学的源流)和之前以修炼胳膊腿脚筋骨为主的通臂拳系列。后来,通臂拳技击思想被少林系列武术吸纳,极大地丰富了少林武术;通背拳武学理念因《峨眉道人拳歌》的广泛宣传,逐渐充实或衍生了近现代各内家拳流派。
      至明朝初年,全真龙门派六代弟子张三丰更是盛名远播,深受明成祖追捧数十年不应,武当山道观群因而兴起。道家武术史记载,张三丰隐逸期间与川中峨眉武林同道多有交流,并向峨眉道人学习了通臂拳、火龙拳等,尔后回武当山创编了内家拳。在武当内家拳"六路十段锦"的歌诀里,第一句便是"佑神通臂最为高",明确指出了它与峨眉通臂拳的密切关系。其实张三丰所学已经不是最初的通臂拳,而是融汇过的通背拳,否则他后来创编的就不一定是内家拳了。峨眉通背拳,明朝唐荆川和戚继光以前一直在道门内部传袭。《峨眉道人拳歌》、《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的广泛宣传才促进了其内家技击理念的迅速扩散。在戚继光军事论著《纪效新书》中详细记载了唐荆川公向戚继光传授峨眉枪棒技击的过程,如拦拿圈缠仅需尺余等即是川中武学的典型特点。并在随后的“戚家军”训练中大量融入峨眉道人所传的通背缠拳而成三十二式。戚家军军官士兵转业退伍后,三十二式戚家长拳被带到中原及北方各地,极大地促进了峨眉内家武学的传播,是为中华武术的“南拳北上”说。
      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通背缠拳的纯阳架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形意拳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演变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臂、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又经李春茂、博公道长、董秉乾、蒋发等教导或影响陈王廷而衍生出陈氏太极拳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转自百度 “缠丝拳会馆”吧)


    4楼2020-03-26 23:35
    回复

      “武术进校园”,全新的学校师资需求!!武术健身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详见“缠丝拳会馆”吧,点化:要吧爸起武而要尔要久舞)


      5楼2020-06-11 21:49
      回复
        峨眉缠闭门内劲功夫——甩胳膊
          甩胳膊,老年拳师也称甩膀子,是通背缠闭门练习发力的基本法门。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对正确的掌握发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缠打功夫是否入门,全赖于斯。
          甩膀子时要求设想两只湿手沾满干沙子,然后用甩手的动作利用制动原理把沙子甩出去。这是个技术活,而不是力气活。好像农村秋季在场院上扬场一样,要利用风力把米粮和糠粺分开那样,用的是巧劲儿,不是蛮劲儿。木掀用力大了就都出去了分不开,用劲儿小了就都出不去,干不了活。一定要用适当其可的巧力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整劲发力的感觉就好像手往回拨,步子往前踩,脑门儿往前砸,整个身体扑向了目标,是把对方撞出去的而不是推出去的。形容正发力也可以按形意拳的说法:虎扑。再形象点儿说,好像在对方身上作了后半拉俯卧撑,所谓“打人如亲嘴,手到身要拥”。
          发力是弹性力量,不是简单的往前一杵。在练甩膀子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力向上向后甩,不是向前甩。前人曰:即缩即发。于师天沛曰:“出手如点豆,松活随势丢”。内家拳管这叫:猴煽风。峨眉通臂拳来自猿猴搏杀之道,故猴趣总不可丢。通背初衷终不离猴蹲纵跃间风云曼舞般云动双爪之攻防神意。整劲发力看上去两手是往回收了,但是步法往前进了,脑门儿往前顶了,也就是力量的发动来自全身整体的发动,而两手只不过是加强对称力度而已。手一主动前伸,就只是局部力量谈不到整劲儿。一去一来、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攻一防、一虚一实,阴阳互动。
          拳虽小技,大道存焉!(转自百度“峨眉缠闭门”吧)


        IP属地:重庆6楼2021-02-15 18:40
        回复
          峨眉缠闭门功夫法门:
          莫叹难,莫叹难,
          劝尔从里往外练,不在外边在内边;
          内里通,一身轻,玄妙天机自然生。
          缠门练步诀:
          起步不过寸,落地自无声。
          千斤应地潮,泛起随步撑。
          峨眉缠闭功夫秘诀:
          站势浑圆,攻防互参。
          顶随相用,闭闪相连。
          心意气合,诱为至关。
          有勇有谋,变化无端。
          缠闭法门:
          起脚划弧进,落步紧拧身。
          力由大地借,劲自腰腿喷。
          轻柔似作茧,哼哈力随声。
          心意气身手,浑圆一团神。
          缠丝拳诀:
          打拳容易走步难,旋身侧进弧步窜。
          心虚神活审机势,意到步到任封展。
          螺旋缠丝牵不尽,运手从腰肩臂转。
          如蚕吐丝绷茧厚,风云曼舞势浑然。
          峨眉通背缠拳技击八法:
          十字缠打是手法,贴身弹抖是靠法。
          空中牵缘是化法,螺旋侧身是进法。
          崩钻箭捶是阳法,沾粘顺随是阴法。
          柔缓凝重是练法,引进落空是用法。
          (转自全球连锁“缠丝拳会馆”吧) 


          7楼2021-07-08 14: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