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吧 关注:513,527贴子:12,273,350
  • 1回复贴,共1

谈谈佛教戒色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谈谈佛教戒色规
人的命从欲中来,也就是男女交合才得有命,当然佛教中提到的从肋生,是指佛菩萨的生不从欲中来,而是清静端庄中出生,不为人的性欲所困,而一般的男女很少不为欲所困。这世间多少痛苦与不满从欲而起,欲的载体就是这架肉身。而人为了这架肉身,从社会中从自然中获物养活命。本来一个男配一个女的就可,奈何人的欲不知足,古时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随着社会的变迁,今人尚色欲满足有了变化,但本质不变。历朝历代的建立以及对权力部门的供养维护是建立在几多肮脏与罪恶,几多血腥与残暴,几多专制与几多泯灭人性上,佛教之所以让人认为是带有深深的慈悲性的,虽知但不语不析。是因为佛教有一种智,佛法包纳一切种智,也就是智慧悟性,这是超越世俗的,也就不分析世俗,不融入世俗,这就是出家,在佛教的教规中有“止”,“静”,“默”“禅”,这是悟的需要表现形式。真正悟的人不知是悟,只让人感觉到这些表现形式而已,这也是让世人不能理解为何和尚尼姑们不作为于世俗,因为已离世俗之故。
这世上基本没有幸福安宁快乐知足的皇帝,却有真正安于佛门中的人,何况极乐世界的真实存在,比皇帝不知高妙多少。传统佛教修持法门修行人自寻找得,而社会到今日佛教几乎成了教育考试部门,而忘了佛教是普度众生的,不用考也不用试,是面对所有众生的,是慈悲所有众生的。
现世社会人口流动性很强,各种组合性很强,工作上的,学习上的等等,以及人与人之间靠着各类通迅工具交流沟通非常便利,这样必将导致男女之间的结合变得非常容易。而忘了随意结合是容易出事的,真如汉字有女字旁的贬义词如“奴、 奸、 妓、妒、婊、婢、 娼、嫖、婪”,又有这些词包含的某些成语“奴颜媚骨,奴颜婢膝,认奴作郎,作奸犯科、老奸巨猾、狼狈为奸、姑息养奸、偷奸取巧、朋比为奸、表里为奸、妒能害贤、表里不一,男盗女娼、逼良为娼、狂嫖滥赌、贪婪无厌等。可见随意释放淫欲,败坏个人内在品德,给社会带来祸害,这也是中国正统教派规定戒色欲的原因。那么既然有正性教派,必然有邪性对立面存在,这只能用“果报不可思议“”天理昭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来有天眼,有法眼。”但是随着人性的觉醒与成长,社会的透明性在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监督性在提高,男女结合更多建立满足人本能的需要上,大多能好聚好散,本来通过性结合能平复感情与爱的需要,然而现代人的男女结合却还是停留在本能需要上。从这个方面讲古人所讲的慎独对今人还是非常有用的,从佛法提示也不过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国人说姻缘天注定,男女之间自有一种姻缘,真如道与法一样,是无法抹去与放弃的,这世间有过多少真爱真情抚慰与感动人心。可见真爱真情结合的可贵与美好。爱与情是需要成长与补充的,随着生命轮回的变迁,天注定的男女爱情结合也会日臻成熟完善。可这世间又有多少男女在错爱中痛彻心扉,有多少男女在错误情的付出中痛得死去活来,世人凭着假相,凭着表相,凭着颠倒错乱的思与想,再加上个人人性的不完全与不完善,有多少自私自恋掺杂在其间,这就是错误爱情的由来。而佛法能使人放弃执著,轻待肉身,明心见性,转为追求人生有真正的意义。三生三世中真爱情总会出现,自我佛法修持中,当爱情真出现时,不仅个人能充分体味爱情的美好美妙以及爱的不可分割感,也可温暖与照亮周围人。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爱情,有些人仅仅需要温暖与光亮而已,他们的轮回转世不为男女爱情而生,对于这些人来说,色不用戒,只是自然状态而已。对于佛门高僧来说,佛法超越人的所有感官所需要,在佛门中已受光与暖,安然自得,慈悲为怀,为人世间留一方净土。


IP属地:浙江1楼2019-07-12 23:24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4-14 16: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