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中医旨在传承吧 关注:57贴子:4,349

(转录)中医对“喘”的病理认识和治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河北唐山专区医院 张占元(中级医刊:1956年第12号)


1楼2019-07-06 11:40回复
    中医对喘的看法是根据共发病原因,综合临床症状来分别对待的,从经验上把喘息分成“虚喘”和“实喘”两个慨念,进而分为“风寒”、“火邪”、“阴虚”和“阳虚”,在此基础上随症治之。


    2楼2019-07-06 11:41
    回复
      一,实喘:
      明张介宾谓:“实喘有邪,邪气实也。”又谓:“实喘之症以邪在肺也,肺之实邪非风寒即火邪耳。“
      很明显地指出实喘的原因是风寒和火邪。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医所谓的”邪“是泛指一切使机体致病的因素,”肺“是指整个呼吸系统而言。又谓:“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胸胀气粗,声高息湧澎[澎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
      以上症状都是呼吸道感染后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也不外乎是呼吸道受病原作用后引起的呼吸困难和喘促,所以中医从病理上认定:“体壮新感多属于实”。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9-07-06 11:42
      回复
        所谓风寒,依其头痛、身痛、恶寒、无汗、发热、不出汗而喘;或有汗、鼻鸣、干呕等症状来看,大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即所谓“表症”。
        所谓火邪,其症状则为:喘而高热、烦渴、不恶寒,但恶热、神昏谵语,大便困难等,都是些上呼吸道感染的极期,病变已蔓延到内脏,严重的,能影响机体的生活机能。中医把这种现象叫做“寒邪由表入里”或者说是“风寒化燥”。
        综合实喘的两个不同原因(风寒火邪)和表现在前后两种不同症状,我们可看出是指病程进展的两个不同阶段而言,所以不能把“风寒和火邪”孤立起来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9-07-06 11:43
        回复
          二,虚喘
          景岳说:“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说明虚喘的原因是由于机体机能衰弱自身不能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的结果。又说:“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
          景岳这一段描述了虚喘的症状,很具体的说明了机体生理机能衰减而形成呼吸浅表的现象。若以声低息短和前段的声高息湧等相对比不难看出这两段廻乎不同的症状是代表着两种或几种内因和外因不同的疾病。所以中医认为体弱久嗽多属于虚,和前一段的体壮新感多属于实来对比,他是代表着急性和慢性的不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9-07-07 09:35
          回复
            在虚喘里又进而分为阴虚和阳虚。
            所谓阳虚,如内经平人气象论曰:“颈脉动喘痰咳曰水。”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调逆论曰:“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客之也。”水热穴论曰:“故水病不得卧者,上为喘呼,下为跗肿大腹”。张景岳谓:“水为病喘者,肾邪于肺也”。因为阳虚湿滞不能化水,这是阳虚做喘的根源,所以景岳说:“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浅释这个意思就是机体生活机能降低所产生的热能不够和脏器代偿功能不足而使机体内潴留无用的液体而形成的呼吸促迫。依其颈动脉、心下暴鼓、卧则喘、跗肿大腹等症状来看,都是些心脏疾患和肾脏疾患的体征和症状。心脏病患者肺中郁血而形成呼吸浅表和下肢浮肿;肾脏病的代偿功能不足,不能把体内的酸性物质由小便及时排出而形成的面部浮肿和呼吸加快,中医统称之为阴虚。
            所谓阴虚,景岳谓:“其有元阳下亏生气不布,致脾困于中,肺困于上而为喘促。”金匱虚劳篇谓:“男子面薄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景岳又谓:“阴精不能化气则病燥。”依其元阳下亏、病燥、亡血,面色白等症状来看,都是贫血病状。尤其金鉴杂病心法所描述的大骨枯槁、大肉下陷、枯白颧红、喘满动形、骨蒸劳热、咳嗽盗汗等阴虚症状,都是些结核和贫血的体征和症状。贫血患者由于血液携带氧功能不足而形成的呼吸浅表;肺结核由于肺组织的破坏成炎性渗出物的塞致使气体交换面积减少而形成的喘息,中医统称为阴虚。
            从病理上奠定了虚实两个慨念,其治疗原则也就分成“解表”、“清里”、“扶阳”和“养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9-07-07 09:37
            回复
              所谓解表,就是在感染的初期用发汗去痰剂治疗,初期不用抑制性凉药这叫做“表未解不可攻里”,攻里则有引邪入里之弊。
              所谓清里,就是当机体机能持续亢进炎症进行的时候,用消炎退热或泻下的药物抑制炎症的进行。


              所谓扶阳,就是兴奋机体的调节功能,以抑制水的产生;使脏器代偿功能增高以排水


              所谓养阴,就是以滋养强壮剂增加全身营养;恢复造血机能和促进肺组织恢复正常。
              总之,对实喘的治疗是解表与清里;治疗虚喘是扶阳和养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9-07-07 09:39
              回复
                (一),解表的方剂: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9-07-08 15:11
                回复
                  1,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6克,杏仁6克,桂枝5克,甘草2克。
                  主治:头痛、身痛、恶寒、不汗出而喘。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9-07-08 15:11
                  回复
                    2,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4克,桂枝4克,芍药4克,干姜4克,甘草4克,细辛3克,
                    五味子4克,半夏6克。
                    主治:气喘痰多,而有发热恶寒之表症者。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9-07-08 15:12
                    回复
                      3,大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9克,杏仁6克,甘草3克,桂枝3克,生石膏15克,
                      鲜姜、大枣各4.5克。
                      主治:同麻黄汤,适于不汗出喘而烦燥者。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9-07-09 13:50
                      回复
                        4,射干麻黄汤(金匮):
                        射干5克,麻黄6克,生姜6克,五味子6克,细辛4克,
                        紫苑4克,冬花4克,半夏9克。
                        主治:喘哮咳逆,喉中如水鸡声,适宜于湿性气管炎、百日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9-07-09 13:54
                        回复
                          5,定喘汤(王肯堂):
                          白果30枚,麻黄10克,半夏10克,冬花10克,桑皮6克,
                          苏子6克,杏仁5克,黄芩5克,甘草3克。
                          主治:支气管炎、感寒气逆、气喘咳嗽。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9-07-11 10:35
                          回复
                            6,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黄6克,杏仁6克,生石膏15克,甘草3克。
                            主治:喘息自汗或无汗,咽干口燥,用于大叶性肺炎和百日咳初期,皆有平喘镇咳之效。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9-07-12 11:45
                            回复
                              (二),清里的方剂: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9-07-12 1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