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映椒房吧 关注:9,990贴子:488,367
  • 23回复贴,共1

【过分】蛮横强势又善妒的女中尧舜,否定儿子无视孙子贪财恋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受


IP属地:河南1楼2019-06-16 17:28回复
    宋朝有一位皇后,出身将门,性格严肃强势,从皇后到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否定儿子挟制孙子,却被历代文人褒扬为女中尧舜。还有论者认为其当政期间,对外萎缩,对内革除新法引发党争,实为丧权误国之人。
    这个褒贬两极分化的皇后就是宋英宗宣仁圣烈皇后、宋神宗的母亲、宋哲宗的祖母高滔滔。
    1,不识字强盗出身的老祖宗
    高滔滔的曾祖父高琼【935-1006】,字宝臣,祖上世居燕地,其祖父高霸和父亲高乾在契丹做官,做为使者出使南唐,高霸被南唐暗杀,高乾被南唐安置在亳州娶妻生子。
    高琼少时以无赖凶猛知名,不事生产沦为强盗,被官府抓住后,本来要处死的,刚好遇到大雨,高琼趁着看守松懈,就弄断枷锁逃跑,后来跟着王审琦混。
    宋国建立后,晋王赵光义尹京,听说高琼特别勇猛,就招到账下,晋王殿下一贯喜欢招纳凶猛无赖的勇士做近侍,高琼因此成了晋王的潜邸旧人,从此飞黄腾达。
    晋王继位后,高琼做为潜邸亲信,自然备受重用,特别是在高粱河之战中,太宗赵炅仓惶逃命,六班扈从没有一个跟上的,唯有高琼最先率领其部追上皇帝护卫,赵炅很高兴,特别提拔高琼,后升至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真宗继位后,高琼又升至殿前都指挥使,并在澶渊之盟时实力主战,力撑寇准,才使真宗下定亲征的决心。
    高琼有十四子十二女,其中长子高继勋也颇知兵。高继勋第三子高遵甫,娶妻曹彬女孙,系仁宗继后曹氏姐妹。
    高遵甫就是高滔滔【1032-1093】之父,高滔滔生母曹氏早亡,高遵甫又娶继室李氏,抚养高滔滔颇有慈母之心,因此,高滔滔对继母的回报也很丰厚。


    IP属地:河南2楼2019-06-16 17:29
    回复
      2,天子娶媳、皇后嫁女
      当时宋仁宗赵祯无子,后宫的众位妃子们都为之想办法,很多后妃都收养女给皇帝预备,曹皇后先是献给皇帝一个养女叫范观音,很受仁宗宠爱,但是在宫斗中迅速被张贵妃搞倒出局。
      曹皇后又把外甥女高滔滔接到宫中教养,存的心思就是等再大点就献给仁宗皇帝。仁宗养子宗室子赵宗实也养在宫中,和高滔滔时常见面,两个小朋友就互相看对眼,成了青梅竹马。
      大概在庆历六七年前后,曹皇后想把外甥女高滔滔进献给仁宗皇帝享受,高滔滔的性格严肃刻板,没有小姑娘的柔顺,并不是仁宗喜欢的类型,仁宗就拒绝了,说看滔滔和宗实不错,给他俩赐婚吧!
      庆历七年【1047】三月,高滔滔嫁给了濮王府的十三团练使赵宗实,封京兆郡君,随即在次年【1048】四月就生下长子赵仲鍼。
      嘉祐七年【1062】八月初四,赵宗实被仁宗立为皇子,高滔滔也成了姨妈曹皇后的儿媳妇,初九,赵宗实赐名赵曙,次年【1063】三月二十九,仁宗驾崩,四月初一,赵曙继位,是为英宗。四月二十九,京兆郡君高滔滔被立为皇后。


      IP属地:河南3楼2019-06-16 17:30
      回复
        3,一夫一妻的皇后生涯
        虽然英宗赵曙的生父濮王赵允让和嗣父仁宗赵祯都是好色之人,但赵曙在女色方面也算出淤泥而不染,并没有受耳濡目染也成为好色之人,反而在女色上很淡泊。
        赵曙的四子四女神宗皇帝、吴王颢、润王颜、益王頵、惠和、贤惠、贤德懿行、舒国四公主都是高滔滔所生,其中第二女和第三女还是双胞胎,在封建王朝里,能够坚持一夫一妻很多年,赵曙这点的确很难得,值得赞誉。
        当然,也有高滔滔强悍妒忌有关系,赵曙继位后,除了高滔滔以外没有一个妃嫔,升级为皇太后的曹皇后就提醒外甥女高滔滔该给皇帝进献女人不拉不拉,高滔滔一句话就怼回去;我嫁的是十三团练使。
        高滔滔的善嫉是皇族人都清楚的,连高滔滔的儿媳妇神宗向皇后都对大臣曾布说:宣仁实妒忌,方十六七岁,岂容有他人所生之子。大臣也说赵曙继位后没有其他妃御,皇后连生几个儿子,大臣们也不好意思用开枝散叶的理由劝皇帝纳妾。
        但是,赵曙夫妻和杨坚夫妻一样,终究没有一个完美结局,在治平三年【1066】年底,英宗赵曙再次生病,大概是为了冲喜,高滔滔不得不听从姨妈曹太后的建议,给丈夫选择了三个小闺女做小老婆。


        IP属地:河南4楼2019-06-16 17:33
        回复
          5,从皇太后到太皇太后
          治平四年【1067】正月初八,英宗赵曙驾崩,太子赵顼继位,正月初十,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高滔滔为皇太后。
          在整个神宗时代,高滔滔都安分守己在后宫做她的皇太后,她可以在后宫一手遮天,但是不能伸到前朝去,他儿子神宗可不是受制妇人的皇帝,因此,虽然她反对王安石变法,但并不能干涉儿子的政务,直到神宗病重。
          元丰八年【1085】二月,神宗赵顼病重,宰相王珪请求立太子,又奏请皇太后权同听政,神宗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同意。
          据说神宗病的已经不能说话,高滔滔对儿子说我准备改某事某事,一气儿说了二十余条,神宗都点头表示随便他妈胡搞,高滔滔又提出废除青苗法,神宗不同意,高滔滔再三问,神宗终不点头应允。
          三月初一,高滔滔垂帘于福宁殿,确立六皇子赵佣为皇太子,改名赵煦。三月初五,神宗驾崩,太子继位,初六大赦天下,初七尊高滔滔为太皇太后。三月二十二,高滔滔摆足了姿态,让群臣固请,才开始听政。
          高滔滔执政后,全盘否定儿子,把儿子搞的变法都废除,新法大臣被残酷对待,为之后更严酷的党争埋下祸根,高滔滔当政期间对新法大臣又多狠,孙子哲宗亲政后反弹的就有多厉害。


          IP属地:河南6楼2019-06-16 17:33
          收起回复
            6,讽刺的女中尧舜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十全十美的完人,高滔滔自然也不例外,她有杜绝家人走后门的优良品德,也有贪财蛮横的一面。
            高滔滔在刚做皇后时,就接受宦官任守忠私自从奉宸库拿的数万金珠,因此还赏赐任守忠,被大臣弹劾开骄奢之源,最后以任守忠被贬收场。任守忠是个什么货色?真正的离间两宫的小人,高滔滔不能察觉任守忠之奸接受他的供奉【还是慷赵家祖宗之慨】,可见她的政治水平不比她姨妈高多少。
            大臣按照惯例上书请求已经成年的皇弟赵颢出宫居住,高滔滔大怒,非逼神宗惩治那个上书的大臣说他离间皇家,把她的蛮横表现的淋漓尽致。
            高滔滔刚执政才过一个月,那年【1085】五月初二,就诏继母韩越国太夫人李氏“凡给赐倍常仪。”仅仅隔了一天,初四,又对继母所有赏赐并增加一倍,李氏抚养这个继女得到了超值回报。
            很多人都从高滔滔放弃立次子赵颢,而立孙子赵煦的行为,说高滔滔公心为国,对于一个向往权力的皇太后,立一个35岁的成年人合适?还是立一个不满10岁的孩童合适?是继续退居后宫做一个安分守己的皇太后?还是做一个受群臣吹捧的垂帘听政太皇太后?这很难选择么?
            何况父死子继天经地义合理合法,拥立孙子一来顺应人心,二来自己可以垂帘听政,三来还可以获得清流赞誉,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贪劝恋权是人之常情,这个无可厚非,你可以全盘否定你儿子,政治理念不同,但是对孙子,亲孙子,所作所为就太过分了。
            从高滔滔执政期间没有看到有尊重哲宗的时候,让哲宗学习仁宗,千万不能学他爹神宗;还亲自挑选人服侍哲宗,哲宗的言行举止都在她的人控制之下。
            做为祖母,孙子生病都不管不问,把孙子甩一边独自听政,还是程颐发现皇帝几天不露面了,问宰相,居然不知道,程颐就说皇帝不御殿,太后不应该甩开皇帝独自理政,何况皇帝生病,大臣竟然不知道?第二天,大臣们才开始问疾。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从高滔滔到大臣,对皇帝忽视、无视到什么地步,宋史苏颂传也记载说大臣奏事“但取决于宣仁后,哲宗有言,或无对者。”唯有苏颂,奏完高滔滔必然再向哲宗禀告一遍,高滔滔任用的大臣,就这一个知道君臣之义的,每天都只能看大臣们屁股的哲宗陛下怎么会不“上常静思不语,悒悒”。
            恶性循环就是这样,高滔滔越觉得孙子像儿子,越不让孙子亲政,等哲宗亲政,反弹的就越强烈,元祐大臣们也是一群道德婊,空谈道德而不能做事,上不能处理周旋两宫关系,下不能治理国家,只知道奉承老太后,而无视年轻的皇帝,和仁宗初期的吕夷简们相差太远。
            刘娥的政治才能远远高过高滔滔,还一直被大臣拍还政,高滔滔一庸人之才,却被奉承为女中尧舜,吕夷简那样的软骨头都敢和刘娥顶着来,元祐诸大臣自负操守一流却只会唯唯诺诺,也是蛮讽刺的。
            从高滔滔否定神宗的一切,对西夏就从积极开拓转变为妥协退让,满朝上下都是弃地休兵,连西夏使臣都来试探说你们神宗陛下入侵我们夏国也是错误的,你们该修正错误把占了我们的土地还给我们。
            元祐执政党真的弃地以求和平,只是没想到夏人得寸进尺索求无度,不给就继续打,元祐诸臣不思过错,还觉得退让的不足以感动夏人,如苏澈之言:夏人进攻我们实在是我们退让的不够,割地不够从容所致。
            如此奇葩的言论,还颇得高滔滔的赏识,严令边境不许生事,致使夏人烧杀抢掠,边将竟然不敢违诏迎战。
            摘录绍圣元符年间修的哲宗实录:始议以先帝经略西边为好大生事,遂弃城寨,罢戍守,厚礼以招来羌人。意谓可以息兵民。卑辞厚币,无所不至矣。贡使未还,疆界未画,兵已犯境矣。时奸人在朝,君道不立,致使西人犯顺,内外束手,措置乖谬,使彼得计,如入无人之境,大获而归,诚可忿惋。
            这一段读的某都愤愤然,梁乞逋算是个什么玩意啊!元祐诸臣真是他的神助攻,替他兄妹成就威名。反过来再想想吧,又觉得庆幸,还好当时遇到了梁乞逋那个逗比,如果换成李谅祚李元昊······
            7,女中尧舜是怎么被吹出来的
            高滔滔的女中尧舜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很简单,大家都是从宋史上看到的,而宋史是根据宋实录修的,实录则是高滔滔选择的那个骄横而没有智商运气却超好的孙媳妇孟相授意宋高宗重修的。
            神宗、哲宗实录都是后来加工过的,有很多不利元祐诸党的话都被删除了,有些真相只能从长编里零星看到,所以后人看到宋史记载高滔滔、孟相的评价都是很高的,但其实根本禁不起推敲。
            宋史对高滔滔实在是过誉了,想起来网上一句评价:高滔滔也想富国强民,无奈她的智商不足以承担她的理想。
            就是这样。
            【猴格后宫八卦系列之第十九话/宋宫第十七话】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长编、会要等
            有些资料来自美吧


            IP属地:河南7楼2019-06-16 17:34
            回复
              高滔滔当太后时期有干政,神宗也算孝顺她,只是没让她把手伸到新党上。再次感叹高滔滔运气好,继母对她好,姨母对她也不错,仁宗种马成全她,英宗爱她,儿子孙子至少表面上孝顺她,最后寿终正寝,一生都比较顺比较由着自己。


              IP属地:广东8楼2019-06-16 18:00
              收起回复
                论残酷对待旧党还是太仁慈了,新党才叫狠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6-17 10:05
                回复
                  能说说高滔滔生母是曹家的那个女儿么?是不是曹琮的女儿?还有这个母亲早逝,她在继母手里长大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7-11 11:29
                  收起回复
                    看到楼主写孟后的一篇文章,想知道楼主对孟后名字孟相是在哪里看到的呀?她下chun药记载是在哪里呢?谢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3-04-12 15: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