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吧 关注:1,378,238贴子:34,242,889
  • 5回复贴,共1

峨眉古风韵(镇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峨眉古风韵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白猿通背情,风韵万古流。





  (楼主亲镇古风阁!)


1楼2019-06-13 09:33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6-25 02:06
    收起回复
      友情分享:中华峨眉武术——
        峨眉武术,顾名思义,是以峨眉山为基点而创造和衍生的武术。
        据《中国武术史》和《峨眉山志》记载,峨眉武术的祖师爷名叫司徒玄空,他既是峨眉武术的创始人,也是有史料记载以来“中华武术第一人”。春秋战国时期,不少文人武士隐居峨眉山。有位名叫司徒玄空的隐士耕食于峨眉山中,在与峨眉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学徒甚多。因为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徒众尊称为“白猿祖师”或“白猿道人”,号动灵子。
        史学研究表明:宋代以前,以峨眉山为代表的西南地区宗教活动以道教为主,早期主要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以修炼铅汞外丹和符篆为主。其实铅汞制品多是有毒的,因颜色看起来大异寻常,先人以为是仙丹,着实毒死了不少的人。不过古时有些道人很乐观,执着地认为死了就是升仙了,肉体腐败之余灵魂已在天界享福。
        北宋前后主张通过呼吸吐纳运动脏腑胸隔增大肺活量的内丹流派逐渐兴起,这与符合现代科学规律的健身气功已经日益接轨。南宋时期主张修炼武学内丹积极出世为民请命的全真龙门派系便是当时持这类新观念的佼佼者,并因为与元朝统治阶层的友好关系而在随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兼并了包括峨眉道派在内的各大教系。古老的峨眉通臂拳因而受龙门道内丹功法的影响逐渐分流为以修炼丹田经络内功为主的通背拳系列(经脉学说认为背部督脉等诸阳经主要担负御侮防身功效,故内家武学领域亦称疏通诸阳经脉增进武术功力的大周天功法为通背法门或通背之道,现代内家武学的源流)和之前以修炼胳膊腿脚筋骨为主的通臂拳系列。后来,通臂拳技击思想被少林系列武术吸纳,极大地丰富了少林武术;通背拳武学理念因《峨眉道人拳歌》的广泛宣传,逐渐衍生或充实了近现代各内家拳流派。
        至明朝初年,全真龙门派六代弟子张三丰更是盛名远播,深受明成祖追捧数十年不应,武当山道观群因而兴起。道家武术史记载,张三丰隐逸期间与川中峨眉武林同道多有交流,并向峨眉道人学习了通臂拳、火龙拳等,尔后回武当山创编了内家拳。在武当内家拳"六路十段锦"的歌诀里,第一句便是"佑神通臂最为高",明确指出了它与峨眉通臂拳的密切关系。清乾隆年间,善擒拿术的江西武术大师杜观印,来四川传授过"杜门拳"。光绪年间,广西杜林有姓周号大侠者到峨眉山与武僧共创"字门拳"。
        鼎盛于明清,更加强调内外兼修
        到了明代和清代,峨眉派武术开始进人鼎盛时期。明史有记载的兵部主事唐顺之论著《峨眉道人拳歌》是早期描述通背拳的珍贵资料,文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峨眉道门通背拳从源流、拳势、手法、身法、步法、招势、劲势、击法、防守、节奏、呼吸、意境、神韵、气势等方方面面的特点,也是记录内家武学十分重要的文献,其中“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明确指出道人的武功出自战国时白猿道长观峨眉山灵猴所创的通臂拳。文中经典妙语“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绝句精准地描述了峨眉武技中因受龙门派内丹学说的影响而从通臂拳中分流出来的通背拳松柔空随收放自如的技击思想和螺旋缠绕、浑圆整劲、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练功方法,内家源流通背拳也因而有了通背缠拳之说。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峨眉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少林派和武当派相比较,峨眉武术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特别强调内外兼修。其实,这三大派的武术各有造诣,都讲究内修外练,体用兼备,只是程度不同。少林武术由僧人所创,大开大合,硬攻直上,抢先进攻,以腿法著称,善于先发制人,习惯上称为外家拳;武当武术系道士所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动静结合,借力打力,属于内家拳;而峨眉武术则秉承全真龙门派“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大同思想,注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从“峨眉十二桩功”、“峨眉通背缠拳总决”和“天罡指穴法”都可以看出,峨眉武术既重视内气的修练,又讲究形体的结合,似快而慢,似柔而刚,刚柔相济,长短并用。
        清朝时期,曾在峨眉山居住多年的何崇政(石达开的“记室”——秘书)撰写了《峨眉拳谱》一书(亦称《拳乘》),概述了峨眉武术“五花八叶”的大体分布。


      3楼2019-07-22 20:39
      回复
        峨眉缠闭门功夫法门:
        莫叹难,莫叹难,
        劝尔从里往外练,不在外边在内边;
        内里通,一身轻,玄妙天机自然生。
        缠门练步诀:
        起步不过寸,落地自无声。
        千斤应地潮,泛起随步撑。
        峨眉缠闭功夫秘诀:
        站势浑圆,攻防互参。
        顶随相用,闭闪相连。
        心意气合,诱为至关。
        有勇有谋,变化无端。
        缠闭法门:
        起脚划弧进,落步紧拧身。
        力由大地借,劲自腰腿喷。
        轻柔似作茧,哼哈力随声。
        心意气身手,浑圆一团神。
        缠丝拳诀:
        打拳容易走步难,旋身侧进弧步窜。
        心虚神活审机势,意到步到任封展。
        螺旋缠丝牵不尽,运手从腰肩臂转。
        如蚕吐丝绷茧厚,风云曼舞势浑然。
        峨眉通背缠拳技击八法:
        十字缠打是手法,贴身弹抖是靠法。
        空中牵缘是化法,螺旋侧身是进法。
        崩钻箭捶是阳法,沾粘顺随是阴法。
        柔缓凝重是练法,引进落空是用法。
        (转自全球连锁“缠丝拳会馆”吧) 


        7楼2021-06-20 16: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