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禅者》是陈老师多年前写过的一篇博文,内容很多,有丰富的感情,不过这个“感情”不是一般的“人情”,是“道情”,是龙牙禅师说的“人情浓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岂知?”的那个“道情”。读这篇博文,必须去掉凡夫的“人情”,以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喜舍,来理解博文。
禅者生重病,我(陈全林老师)去看他,他是如何说的?禅者说“病里做得了主,才是真的禅者,一般人一生病,心意就散乱了,修禅的人任何时候不能散乱,把生病当做死亡,时刻感到自己会死去,那么意念就能念念在佛、念在觉。生病就成了我的观察和考验。” 这无疑是实修的方法,观察自己的在生病中的每个念头,使它不会散乱,久能生“定”,“定”中生“慧”,“慧”是什么?此时正是对死亡的认知、体会、察觉。一般人把“观骷髅”当成“观死亡”,其实是有区别的,“观骷髅”只是“白骨观”的一部分,并没有涉及死亡的全部。“观死亡”,就是彻底观察后,对死亡的真相有了透彻的理解。死亡能观察得好、透彻,人不会惧怕死亡,反而能安心对待死亡。
禅者生重病,我(陈全林老师)去看他,他是如何说的?禅者说“病里做得了主,才是真的禅者,一般人一生病,心意就散乱了,修禅的人任何时候不能散乱,把生病当做死亡,时刻感到自己会死去,那么意念就能念念在佛、念在觉。生病就成了我的观察和考验。” 这无疑是实修的方法,观察自己的在生病中的每个念头,使它不会散乱,久能生“定”,“定”中生“慧”,“慧”是什么?此时正是对死亡的认知、体会、察觉。一般人把“观骷髅”当成“观死亡”,其实是有区别的,“观骷髅”只是“白骨观”的一部分,并没有涉及死亡的全部。“观死亡”,就是彻底观察后,对死亡的真相有了透彻的理解。死亡能观察得好、透彻,人不会惧怕死亡,反而能安心对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