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432,340贴子:4,200,986

中文佛经体这个文体是谁开创的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喜欢看佛经,发现看英文译本比看中文译本容易理解得多。
中文译本的那种特有的佛经体是真的怪,文法就算在中文里也都是特别不通顺的那种,比四书五经都难懂得多。四书五经虽然难懂,但是其实还是有着非常简洁通顺的文法的。而且四书五经也不探讨本体论之类的题材,都是些比较现实的题材,所以这方面也有关系。
中译佛经体的不仅不通顺,而且很多时候差不多意思的句子来回重复好几遍。而且语法是真的怪,和其它文言文的风格都不一样的。不知道是谁发明的。
而且我还研究了一下梵语的原文。虽然我看不懂梵语,但是我看了一本英文的经文注解,里面对很多佛教术语的梵语词源有非常清楚直白的解释和分析。看完觉得容易看懂得多了。但是总的来说我觉得梵语原文的佛经都没有中译的那么玄,其实原文感觉也蛮直接的。
我问这个问题之前搜了一下知乎和百度知道,结果发现这个问题真的是触了雷区了,感觉在别的地方我是不敢问这个了。因为凡是差不多的问题都被人骂。
看回答大部分人都表示佛经就是这样,不可言传只能意会。你看不懂说明你境界不够。任何试图用简单的语言解读佛经的都会被说‘不懂装懂’。还有人说看不懂那就去打坐,打坐到了境界就能顿悟了……
我个人是分析哲学派,维特根斯坦主义的簇拥。我相信就算是最艰深的哲学领域,也有办法用逻辑通顺,脉络清晰,由简入深,用完备的逻辑来证明的。我之前主要看的也都是西哲的作品。
另外说到完备的逻辑,我觉得我目前看的佛经的逻辑证明环节都很简陋,甚至大部分时候没有证明,直接抛给读者结论。我觉得作者应该是有证明的,但是没写。
我觉得这也是最后学习这些佛经的学生最后都变成追求顿悟之类的方法的原因了吧……因为教材里确实没写结论是怎么论证出来的。


1楼2019-05-11 14:30回复
    感觉西哲作品重论证过程,东哲作品重结论。西哲一个用‘所谓常识’都能理解的论题,会用几十页几百页从‘不证自明’的最简单,最肤浅的公理开始论证起,最后连成一个逻辑链到结论。
    东哲经常抛出一大堆结论给读者。
    其实单论结论而言,我觉得近代之前,同时间东西哲的结论是差不太多的,很多题材都是非常相似的。毕竟那几个题材能有的结论无非就是那么多。


    2楼2019-05-11 14:36
    回复
      不论证根本就不是哲学,比如赫西俄德的《神谱》就不算哲学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5-11 15:25
      回复
        佛经体不光论述方面文法很怪,叙述也很怪。
        非常多的重复。看的人头疼。
        举例子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绽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旃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著,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无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华,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华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盖行,次名净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师子音,次名龙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
        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颂赞曰: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5楼2019-05-11 15:28
        回复
          不过佛经重复的地方还是太多。很多地方一句话要说十遍,意思一样。
          另外里面经常混杂有很多跑题的内容。当然我说跑题指的是我觉得对于我感兴趣的内容跑题,对于作者来说没跑题。


          8楼2019-05-11 15:36
          回复
            你这个问题包含了一堆问题好吧
            这个文体显然就是为了诗歌式押韵和增加神秘感了,毕竟宗教经文这东西有硬性实用性需求,太直白了不利于营造高深感。
            哲学思辨这东西本来就是地中海那片发展起来的,你说为什么呢。。。
            按照一个说法是,哲学是人们看到世界的方式
            那么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就应该有两个方向,我们怎样看待世界,怎样看看待世界才是合理的,大部分人对第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并能把这种看法表达出来,但是对第二个问题就没那么容易了


            10楼2019-05-11 20:32
            回复
              大乘的经怕基本上不是佛陀亲口所说。建议看看上座部的三藏经典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5-11 21:54
              回复
                难道不是为了念起来带感吗,佛经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IP属地:安徽12楼2019-05-11 22:53
                回复
                  佛经还有英文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5-11 23:00
                  收起回复
                    佛经起初都是口述体。。。
                    你可以看一下同为印度文化圈或者近似文化的东西,都是用来唱、颂的。


                    14楼2019-05-11 23:04
                    回复
                      如是我闻,佛在西北垮子村。。。。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5-12 08:03
                      回复
                        反正现在的佛经应该都是玄奘大师从印度QIU回来的


                        17楼2019-05-12 22:02
                        收起回复
                          翻译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能干的出彩。很遗憾,部分佛经的译者,中文水平不够好,导致阅读和理解有困难。


                          IP属地:重庆18楼2019-05-13 12:34
                          收起回复
                            我觉得应该是你的英语比中文水平高


                            IP属地:安徽19楼2019-05-13 13:01
                            回复
                              不懂佛经,但英文原版的数学教材和一些医学教材的确是讲的深入浅出,逻辑清晰有条理,中文教材就读的一头雾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5-13 13: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