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哈耶克与密尔自由观的比较与批判
作为一个19世纪的思想家,密尔从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个人自由的障碍,希望把政治权利扩大到社会的所有人,强调了思想与言论自由、个性自由,在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生活之间画出了一条界限,希望能通过合理的社会制度来保证个人自由,使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之间达到和谐。
同时,他还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自由的干涉。
而哈耶克的自由观则是一种否定概念,即自由是强制不存在,他所认为的强制仅仅是指主体受到其他人的主观意图的强制,而物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则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他坚决反对社会建构,将社会秩序分为自发的和建构的两种,认为后者是对人的强制,即对人的自由的极大侵犯。
虽然同为资本主义哲学理论的旗手,密尔与哈耶克却也有着许多的不同,例如密尔认为人没有选择不自由的自由,例如密尔认为先进的教育有助于公民的自由,因此政府实行义务教育是可以的,但是在哈耶克看来,人有自甘堕落的自由,强制人接受义务教育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极大的不自由。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哈耶克的分法,密尔属于建构派,也就是他极力反对的东西。
二者的差别也体现在他们由自由引出的社会公正平等的看法上,在哈耶克看来,人应当为自己的自由负责,也就是说,在社会的竞争中,无论得到了怎样的结果,那也只是竞争的必然结果而已。而密尔则较为希望能够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自由的条件,虽然他只不过是试图弥合不可能弥合的矛盾。
当然,毫无疑问地,二者都坚决支持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这也就是自由主义的真正内涵,即资本的自由,剥削和奴役的自由。
哈耶克说,道德,法律,货币,市场,都是天然自发形成的,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是自由的,不强制的。然而只要举出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看出这个自发是多么的荒谬。例如,迪士尼公司为了一直保有米老鼠形象的版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斥巨资游说国会议员,多次成功修改美国版权法律,从而让这样一个卡通形象的版权能一直为他们所有,而按照一开始的法律,早在几十年前,这个权利就应该开放给大众了,这里体现了怎样的自发呢?大众再也没有用这个形象进行创作的自由了。在哈耶克口中,这样的法律却成了自发形成的东西。
道德、法律、货币、市场,有哪一样不是过去的人们的创造呢?有哪一样不是过去的人们所提出,所设计的呢?于是他的定义就变得模糊起来了,按照他强制的说法,这也是过去人对现在的强制啊,多么大的不自由!
可是到了他这里却成了自发的而不是设计的了,他以自己的位置为界,这边的叫自发的,自由的,那边的叫建构的,强制的。哈耶克之心路人皆知矣。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共产主义运动和过去所有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到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
哈耶克的“个人自由”理论,说到底就是要维护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自由的条件的世界,要维护一个极度不平等的世界,要维护一个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世界,这就是“自由主义”,这就是通往奴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