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吧 关注:473,937贴子:728,559

《落花茅舍有闲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年前在终南太乙,一日亭下阅卷,观落花纷纷,不禁吟出“落花茅舍有闲人”。不知不觉在终南山已经度过五个春秋,这五年来,我的生活范围除了庭院就是后山,但这并未使自己觉得落寞,相反,只有此时才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交融,才真正开始走入陶渊明“固穷守道”任运宇宙的精神世界。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4-02 16:34回复
    这期间,我一直坚持写诗:
    《参禅》
    岩上秋景空,冉冉风入松。
    鱼山闻梵呗,镜水落疏钟。
    枿坐幽篁里,了经茅茨中。
    倏然尘虑渺,一片月溶溶。
    《参禅2》
    南山坐悠悠,偃息不知年。
    梵音敲冷月,竹色笼寒烟。
    寻诗每向静,会道多从禅。
    心心心歇去,但看白云闲。
    《立春日》
    嫩日初照林,岭上云气新。
    踏冻千山雪,寻幽一枝春。
    已逗花梢风,才引竹径深。
    冬尽犹余寒,刬地吹骚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4-02 16:35
    收起回复
      人处山林间,得山之峻,泉之清,石之坚,松之逸,兰之幽,风之远。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4-02 16:37
      收起回复
        从山上采来各种花,插入花瓶,置于几案,以解读书之乏。相对于正襟危坐在容器里的那些端庄雍容的盆花,我更喜欢山野之花,她们简淡质朴,少了几分矫柔造作,更多几分轻灵自在。把花儿圈在方寸之间的天地内,有悖山野审美之情趣。在这一点,我极其赞成龚自珍“复之全之”的审美观点,使之归复朴真,使之全于虚静。
        处于山野,久而久之自己仿佛就是那“轻灵自在”的化身,不喜形式的羁绊,即便无人欣赏,亦能活出一种精彩,与世俗无关,与名利无关。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4-02 16:38
        回复
          山林作为历代修道者的栖息之地,有着积极的意义。东晋宗炳撰山水画论,提出“山水质有而趣灵”、“山水以形媚道”。只有身在这山林里,才能真正体切到“不动如如万事休,澄潭彻底未曾流”的湛然常寂,体切到“物物而不物于物”的逍遥自在,只有处在这里,仿佛忘记过去未来现在的界限,如如不动,从未流迁。呜呼!莫说“山水不移人自老”。人又何尝老去,容颜虽已衰颓,却有一种无质无影无形的存在,将自己牢牢系在一根天秤上。争似识真源,一得即永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4-02 16:40
          收起回复
            再来两首山居诗:
            《早行》
            空林雨歇烟乍暖,野径无人露气新。
            半瓢饮涧怜枯叶,一剪松风引白云。
            山僧常向高斋定,不知岭外秋已深。
            《山居吟》
            秋声耿耿叩禅关,草履只隐翠微间。
            疏篱夹烟竹生暗,柴门带雨松愈寒。
            宝炉香暖眉山静,木鱼声冷世味闲。
            一从认得曹溪路,幽居此地年复年。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4-02 16:47
            收起回复
              从去年开始写新诗,不少人读不懂,其中已经揉入了佛教思想:
              《我的身体里躺着一张梯》
              语言要空——
              空诸草木山川在眼中投射的影子
              像剥石头,剥到最后一层黑
              穿透虚无与存在的那星点子黑
              轻轻放进一只飞鸟的嘴里
              是的,它要叫了
              叫出一地永恒的泊舟
              我以干枯的耳目掌舵,从褐色的
              黎明边缘攀爬,那圣洁亲聆——
              像月光倒出的绣线
              我的身体里躺着一张梯
              从生通向死,插入灵魂的——
              两半心,在时间的手掌复活
              一半盛光,一半盛雪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4-02 16:51
              收起回复
                山居的心境,挺好!~~~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4-02 17:02
                回复
                  很赞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4-02 17:51
                  回复
                    楼主好久不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4-02 17:53
                    收起回复
                      羡君栖隐终南山,桃源也有冬日寒。
                      知尔真心寄天地,我辈蓬蒿不曾言。
                      寻仙路上多凡人,出尘了俗难上难。
                      不向白云春山去,苦海回头何处岸。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4-02 19:55
                      收起回复
                        居山好居山好,凡尘愁事全忘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4-03 09:21
                        回复
                          才女


                          14楼2019-04-03 11:19
                          回复
                            于诗,韵味上,初具空灵觉性,大有可雕之质。形体上,对偶多有可赞之处,远胜于不少打油诗,若能再了解掌握格言诗的“格律”,遵循其律,文字功夫再有精进,性再空灵,诗便可成艺术了。
                            于归隐而言,花花草草,诗词歌赋,尚能动心,还未得山居之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4-03 11:30
                            收起回复
                              我曾经住山,也常写诗,附一首多年前过年居山之作
                              云山悟闲
                              城里红光欲染天,
                              山中岁月似无年。
                              烟花炮竹由他闹,
                              竹径云居任我闲。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4-03 11: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