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00,196贴子:9,567,028

关于病与治的一点粗浅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剑攻书两不成,
年来踪迹愈如萍;
而今隐水无鱼钓,
収拾纶竿海上行。
这两年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开始逐渐冷静下来看看中医与疾病,当年毛头小子时无病不可治的盛气已然不在,更多的则是敬畏或无奈。
以下都是胡言乱语,不需要赞同或反对,甚至不需要观众。权当给自己做个纪念,十年后回头再看今天,做个笑柄而已。
最近很喜欢看张子和,就以子和的诗开个头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4-01 13:28回复
    当年老月接触中医,只是缘于出差租住在一位老中医家里,书房一堆的医书,没事就翻翻看看,却不怎么能看的明白。
    而后历经生死离别,才觉得不知医确实不行,遂开始学医。
    古语云:
    为人子者,不知医为不孝。
    为人父者,不知医为不慈。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4-01 13:34
    回复
      天生万物,天养万物。
      而生老病死或许才是常态,也才合乎天道吧。
      但于人而言,生命的过程却是个抗争的过程。
      医道则更像个武器,或者叫工具也成,助人与天相争。却一些疾病,让要死的人能多活几年,让苦痛的人能复得安康。
      虽然最终难逃天道生死,但可以尽可能让这个过程变长。
      在这点上,不论中医西医目的都是一致的。
      也真是具备这种抗争的精神和能力,人才能生生不息繁衍壮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4-01 13:40
      收起回复
        初读伤寒论的时候,感觉内容晦涩难懂,但读它的序言却感到强烈的共鸣。虽然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序言不是仲景所做,或为王叔和伪作,或为南北朝伪作,即便是伪作,也不能掩盖其水准的高妙: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
        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
        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4-01 13:48
        收起回复
          在这个著名的序言里,仿佛看到的和现在情况一样。
          患至祸及,而方震栗,降志曲节,钦望巫祝。
          回头看当今之人,也面临类似的情形。大小医院人满为患,老年人各种被保健品欺骗坑害屡见不鲜。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4-01 15:39
          回复
            如果单从病与治的角度讲,其实是人和天道抗争的过程。从这点来讲,大夫确实很伟大。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
            我学医的初衷,应该属于保身长全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4-01 15:49
            回复
              但是倒过来再看这个事,就会发现不论人的抗争成就有多大,医道有多发达,但最终还是逃不过天道,人总有一死。
              所以医道的成就在于,让人可以活的更久,活的质量更高,却不是逾越生死。
              换句话说,面对很多生死问题的时候,大夫很可能是无力的。
              而退一步讲,面对很多会导致死亡的恶性疾病时,大夫可能是无力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4-01 15:54
              回复
                而现实实际要比理论情况更糟糕,除了很多生死大病治愈率很低外,很多看着并不大的小毛病,也治愈率不高,比如谢顶、鼻炎、咽炎、老胃病、老慢支、类风湿等等。
                这个很现实的问题把大夫推到一个尴尬的境地,放眼天下几乎都是庸医。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实际上本来就是这样,但人太过膨胀,觉得可以做这个世界绝对的主宰,所以面对这么大的反差难以接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4-01 16:06
                收起回复
                  楼主,请教一下,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如何治疗胃下垂?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4-01 17:51
                  收起回复
                    老哥,事隔那么久我又回贴吧了,不过值得高兴的事情是我荨麻疹自己好了!最近也不怎么出了,真是太感谢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4-01 23:21
                    收起回复
                      楼主咽炎疼抽的耳朵疼,引起的右耳耳鸣怎么治疗呢,谢谢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4-06 16:08
                      收起回复
                        医道的成就在于,让人可以活的更久,活的质量更高,却不是逾越生死。
                        换句话说,面对很多生死问题的时候,大夫很可能是无力的。
                        ---------------------------------------------------
                        这是实话,现代医学虽然可以救治许多传染病,危急重症,救人性命,但还有相当多的疾病,即或能够确诊,也没有根治方法。但是,现代医学还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征服它们。无需悲观。
                        以为中医什么病都能治且能治好,那是自吹自擂的误导,千万莫上其当。


                        IP属地:辽宁14楼2019-04-06 16:34
                        收起回复
                          兄弟,别叹了,生死肯定是破不了,延寿是可能的,但须知病
                          也是与时俱进的,
                          和制度,社会产物(如电子设备,农药污染),人际关系……伴生的,共同起落,
                          即便星际航行时代,
                          仍然会有未解,难治之病,
                          这是宇宙法则,天体定律,逻辑死循环,神佛都逃不了。
                          (故有轮回,历动,转世)


                          IP属地:福建16楼2019-04-08 15: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