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吧 关注:916贴子:7,363
  • 14回复贴,共1

小孩子要个屁的深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孩子就该活泼开朗充满幻想和阳光,就该用大把的时间去玩闹甚至是去犯错!一个不会玩耍的孩子长大了是没有任何创造能力的,一个从小老实本分充满理想抱负的小孩因为没有创新能力,他的智商堪忧,学问不是复制粘贴从死人的遗留中挖出来的,而是从社会生活中发现的!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12-17 13:53回复
    小孩就该会玩,少年就该会思考,中年就该会奋斗,而这三点,读经提供不了,儒教更加提供不了


    4楼2020-03-12 10:00
    收起回复
      所有的教育学家都有一个极其现实的数据,那就是西方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快乐自由甚至散漫的童年,他们在童年时代玩得够快乐,所以他们才能心理健康的面对成年后的压力。
      有的中国学者对古代考上状元榜眼的儒生进行过现实的统计,发现所有的状元榜眼探花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年中年,每一个状元都一个天真烂漫傻玩傻疯的童年,他们读书的时间并不长,而是合理规划读书世间善于归纳总结和思考,那些苦读经书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七十年的苦情读书人,都是无一例外的落榜再落榜,一辈子的落榜。


      7楼2020-03-12 13:32
      收起回复
        再来说说心理健康,你怎么评价心理健康?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读了哪些大学考试多少多少分就心理健康了!
        我的孩子读了哪些中西方经典就心理健康了!
        这样你会被所有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打脸!
        所有人都会告诉你!
        童年快乐与否才是心理健康的关键!
        一个童年不快乐的人最大的可能是一辈子都不会真正的快乐!
        一个童年不快乐的人成为抑郁症厌食症甚至向往自残自杀的可能性不是正常人的数倍,而是数千倍!
        你们会问那童年努力的人难道就不能成才吗?
        这个社会会告诉你,
        除了童年努力于体育方面未来有成为体育明星可能的
        其他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那些童年成绩优秀成年后泯灭于众人的太多太多了
        而童年快乐成绩一开始显得一般,但是中后期往往会爆发恐怖潜力


        8楼2020-03-12 13:40
        收起回复
          传统阴暗糟粕文化,正在将你的孩子从天使变成魔鬼、天才变成蠢材

          文教在线小号
          2小时前
          文章来源:文教在线
          原创作者:子正先生
          不要用文化拔苗助长,它可能彻底毁了你的孩子。
          “如果你想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未来,请你远离阴暗糟粕文化。”这是成都刘女士的悔恨感受。
          数年前,在成都西御街某文化活动现场,刘女士向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她告诉大家,她不足五岁的女儿能将《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倒背如流。为了验证其所言非虚,她让女儿现场将《弟子规》倒着向前背了几章,背诵完毕后,灵气十足的小姑娘,向大家毕恭毕敬的鞠躬作揖后,倒退几步,然后转身站在母亲背后,活动现场随即报之热烈的掌声。
          之后数年,刘女士又将女儿送到多个培训机构进行文化训练、魔鬼训练和野外生存训练等。不过让人纳闷的是,刘女士原本聪慧的女儿在参加了无数的培训后,不仅没成为大众心目中的“才女”,反而出现了智力倒退,理解能力偏低,性格自卑等现象。更让刘女士吃惊是,不知什么时候,女儿竟然开始变得极其叛逆、自卑、懦弱和胆小,而且很难与周围人相处。

          学者陈先生表示,像刘女士女儿出现的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有很多,但愚昧、糟粕的文化也有不少。
          这位母亲让女儿参加培训本来没有错,错在将《弟子规》或其它糟粕文化灌输给女儿。封建糟粕文化本来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存在,最大的危害是摧残人的独立意识,甚至是赤裸裸的对人性进行扭曲、对人格进行奴化。在现代社会宣扬这种封建余毒,无疑是在反人性、反文明和反社会,而且严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行业人士自揭黑幕——都是跟影视宫廷剧里学的文化。

          成都的张先生曾从事美容美发行业多年,后来转行和朋友开了一家少儿国学培训学校。
          在招生之前,张先生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对传统文化仅一知半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来自古装剧、宫廷剧里面的情节,将传统文化狭隘的理解为就是磕头下跪的孝道和顺从。于是,张先生从网上找到很多关于孝道的故事,并学习古代宫廷如何训练和管理太监及妃子方法等。同时,他们参照古装影视剧服饰定制了服装,将学校装修成古装剧里的风格,然后看古装电影,穿上定制的古代服装,对着电视剧里面的演员模仿练习古人日常行为及礼仪。三个月后,他们的行为举止完全像普通人眼中的文化老师。
          在招生期间和接待家长咨询时,张先生要求学校所有老师统一穿着古代服饰出现在招生现场,整体的形象感和老师们近似专业演员的表演能力完全征服了家长,他们毫不怀疑的将孩子送到张先生的学校。
          由于学校根本就招不到懂文化的老师,张先生便让几个来自美容美发、餐饮行业的员工自学了《弟子规》、《三字经》等。当家长将孩子送到张先生的机构后,他们迎合社会庸俗意识,重点向孩子传授《弟子规》,其次是《三字经》并强制灌输大量扼杀人性的糟粕文化。同时,为了更好的向家长展示学校的教育“成果”,他们采用强制训练方式,对孩子进行磕头、下跪、作揖、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等训练,摧毁孩子的个人意志,让孩子逆来顺受,强迫孩子形成奴性化的行为模式。
          许多无知的家长对孩子这种变化毫不在意,反而觉得孩子进入这家学校后变得听话了,竟然十分感谢张先生。
          利用文化附庸风雅、或投机取巧,是对传统文化的侮辱。

          这些培训机构之所以敢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一些家长的愚昧无知所致。
          学者陈先生表示:文化需要耳濡目染,形成社会常态风气或家庭常态风气,才能实现潜移默化和习惯性传承。这些热衷于将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学习传统文化的家长,要么是无知愚昧,要么是急功近利或盲目跟风。
          在这些家长中,许多无知的家长对那些阴暗糟粕文化有特殊的偏爱,但他们认识不到这种文化对孩子的潜在危害,反而希望孩子多学习这些文化“智慧”,在社会上才能弱肉强食、所向披靡。但这些家长却不知道,他们的这些不良动机,要么将孩子从天使变成魔鬼,要么将孩子从天才变成蠢材,最后彻底毁掉了孩子。
          也有一些家长明知道在培训机构不可能真正改变孩子,但由于虚荣心作祟,他们希望孩子学习一些表演式文化,比如背诵一些经典,学习一些礼仪,然后让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进行“才艺”展示,以获得他人的赞誉,满足自己狭隘的虚荣心。
          传统文化不是知识,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不可能像掌握知识那样让孩子掌握或自觉接受。
          不要迷信文化,真正的文化是尊道贵德,敬畏天地。
          陈先生表示: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应先从家长开始。传统文化不是让人变成一个不管是非,不分善恶,只知一味无原则包容他人的蠢材,或只知满嘴仁义道德,只会诵读经典,却不敢仗义执言的昏庸懦夫。
          学习传统文化,是为了学习古人的智慧、明白天道法则、不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心有敬畏。否则,去学习那些花架子文化或糟粕文化,不是愚昧无知就是欺世盗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5-20 13:19
          回复
            楼主就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7-31 10: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