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沈同人吧 关注:1,437贴子:29,152
  • 10回复贴,共1

【魔在道中/文】华阳旧事(七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魔在道中/文】华阳旧事(七金/)
说明:
背景架空,无考据,聂沈不拆不逆,主七金,还有七夜和其他沈角的CP,涉及生子,雷者慎入。


1楼2018-11-08 20:58回复
    这是一人撑起整个后宫呐😜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11-08 21:31
    回复
      开后宫啦?!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1-09 00:39
      回复
        这一屋子的后宫,真是幸福的皇帝,怕是也要劳累~~~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11-09 09:39
        回复
          我家傅美人才得了个昭仪(ಥ_ಥ)
          宗主霸气。
          中宫沈宁果然是一统后宫。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11-21 10:59
          回复
            02.
            傅玉书在家时脾气向来不怎么好,闹起来,谁的面子也不给。
            按理,似他这般的性情是最不该入宫的,但耐不住翠微宫太后的意思,上个月,领着昭仪的名份被抬入了宫,逍遥侯夫妇在家急的整夜不能入睡,唯恐他脾气上来不管不顾的触怒今上,届时就是太后出面也是活罪难逃。
            如今过得月余,宫里接连赐下恩赏,又得消息说是傅昭仪领着独一份的圣眷荣宠,就连贵妃亦被比了下去,其他如杨贤妃等人更是不能同日而语。
            侯府里迎来送往了几回,虽不好时时往宫里去,但能得着从翠微宫里送来的音讯,大抵可作安慰。又想着,再怎么样,宫里总还有太后撑持,明里暗里也能照应着些,逍遥侯夫妇这才稍稍安下心来,一边写着不知是第几回的谢恩折子,一边准备了几份厚礼私底下给要紧的人物送了过去。
            翠微宫的宫门将将打开,邱嬷嬷便见着浩浩荡荡的仪驾远远的向着宫门而来,不消定睛细看便知来的当是傅昭仪傅玉书。
            说起翠微宫的太后,论年纪也不过方四十出头,早些年很是经了几番风雨,现下只管念经颂佛侍弄花草,宫里的事几乎丢开了手不怎么管,唯有傅玉书入宫一事成了例外。
            “昭仪今儿个又来的这般早了。”邱嬷嬷向前几步搀扶住自辇轿而下的傅玉书,脸上带着笑说:“太后正念叨着您呢。”且说着,便将人往里引,随即打了个眼色给侍候的宫婢,宫妖见状小步慢赶着往宫里去了。
            傅昭仪出身世家,兼是贵戚,宫中诸位嫔御里能和他相比不过寥寥,他自是眼界甚高目下无尘。从翠微宫宫门至正殿,一路上傅玉书少有言语,每言必是笑语,俨然是给邱嬷嬷这位太后跟前人作了面子。
            待入得正殿,请了安问过礼,入座奉茶罢,傅玉书便挑着该说的细细的与太后一句句的道来。他说的很慢,斟字酌句的,暗暗觑着太后的神色,忖算着后面的话要怎么说才最好。
            这些事,以往在府里住的时候是不曾想过的,逍遥侯府上上下下由着傅玉书胡闹,管不了,说不得,进了宫倒像开了窍的,什么都明白了。或者说,自得了旨意那日,他便什么都明白了。
            他一生所依,开始是逍遥侯府的权势,后来一纸圣谕降下,再多的念想皆变成了梦幻泡影,来去,不该留踪。
            太后听他说着,半阖着眼手中佛珠转动,像是听进去了,又像是不怎么在意的样子,等听至陶才人时,方悠悠念了声佛,方开言:“也是可怜,前日贵妃过来提起此事,我正忧心,像他那样心里总不安生对皇嗣怕也有碍,到底是不知惜福。”
            傅玉书闻言续道:“哪里就人人都能如太后您这般福泽深厚,若能得万中一二,那便是天大的福气了。”
            -----待续-----


            8楼2018-12-10 16:40
            回复
              傅公主是个搞事的主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8-12-10 16:59
              回复
                期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2-10 20:29
                回复
                  03.
                  陶醉一夜夜的做着梦,于梦境中踩在生死边缘,朱红遍地。满手皆是温热黏腻的血,跌跌撞撞无安身立命之处。
                  身在梦境又似身在人间,过往种种俱是眼前人,身旁景,恍恍惚惚失了前路耽于梦中,几番挣扎亦不及心底里的一点对逝者的留念,一点于往日亲情的渴望。
                  笑语犹在,音容尚记,奈何,人已去,春已尽,唤不回,凝作许多愁。
                  那一日,他原不该出现,若不曾出现,是否就能永远装成无知无识的模样,是否可以当作什么都不知道,从此安安稳稳的怀抱着对亲人的怀思在红墙里捱过余生。
                  偏偏他知悉一切,不该知晓,又最应该知晓的一切。
                  情仇压身却无能为力,入了夜,阖上眼便是噩梦连连,循环反复无止无休。
                  如果可以,他只愿做南苑里迎风望月的吹笛人,伴着窗外几杆修竹,听细雨落处的穿林打叶声。
                  半梦半醒间,仿佛有人用温暖的手指爱惜的抚过他的脸颊,悠长的叹息,缭缭绕绕的留在耳畔。隐约的听见那人说:“不要再为难自己了……”
                  昏沉中,辨不出说话的人是谁,唯这句入了心,须臾眼角沁出泪来,心下越觉悲苦。那人在他身边稍稍坐了会儿,再说了什么,他便听不大清了。
                  他醒过来时,天色将近黄昏,殿中刚有响动就有宫婢轻手轻脚的将门推开入内问询,唯恐他身上不自在。
                  问的人小心翼翼,他要了茶水,刚润过喉,突的就问:“可有谁来过?”
                  宫婢捧着他饮过的茶盏,无所遗漏的一一道来,竟是好热闹的一个下午。
                  “瞧您睡着,坐坐便走了。太后那边赏的东西,还在厅上摆着,奴婢不敢私自做主,。”
                  他点点头,思及睡梦中点滴,再联想来过的几位也不觉十分意外,兴许,不过是梦中的一场梦罢了。
                  少女的指甲用凤仙花的花汁染了耀目的红,握着象牙制的发梳灵巧的穿行在陶醉浓密的乌发间,一边替他梳着发,一边与他说些宫里的事。有听来的,有看来的,有陶醉晓得的,有陶醉不晓得的。
                  被提起次数最多的当数新近入宫的傅昭仪,陶醉是见过傅玉书的,就在对方入宫的第二日。
                  世家子弟的清贵,少年人未脱的稚气,再加一分娇痴随性与半分天真浪漫,揉在一块儿,就成了他所见过的裹在白狐裘里的傅玉书。
                  依他的出身,傅玉书是相当的看不上,当着贵妃的面好歹勉勉强强的作足了礼数,不至彼此难堪。后来听说,傅昭仪极受恩宠就连贵妃也不怎么放在眼里,底下人都说这是仰仗着家世和圣眷。
                  家世,圣眷,他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好像自己两不沾,如今切实拥有的不过身体里这团尚未降生的骨血和浓到化不开,解不了的仇怨。
                  除此,他一无所有。
                  笛中哀声,知音稀。
                  -----待续-----


                  12楼2018-12-15 11:34
                  回复
                    后宫三千人,人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2-16 16:14
                    回复
                      还有吗?我想知道后面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7-16 0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