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吧 关注:5,857贴子:127,961

初中孩子网瘾厌学,打骂父母,家长应该怎么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马上就要开学了,很多的家长找我咨询,说孩子成天在家里玩手机,不愿意去学校报名,如果跟他多说两句就要打骂父母,摔东西,做为家长打不得,骂不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因为我时间有限,根据微信咨询的情况,总结一下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根据大部分家长反映的情况,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不愿意去上学,甚至打骂父母,一般有一下几点原因。
1、没原则,没底线。家长基本上都把读书不读书看得非常非常重要。过去的教育过程中,孩子常常以成绩或者读书去找家长讨功,只要表现好一点,家长就各种满足,在这些家长眼中,只要孩子去学校乖乖读书,就万事大吉。现在孩子大了,懂得父母的弱点,常常以此相威胁。我以前接触过一个孩子,想要买一个苹果手机,父母不给,结果就威胁父母,如果不买就不读书了,经过几番折腾之后,父母退让了,帮他买了一个苹果手机。没过多久,孩子又威胁要买摩托车,不买就不读书了,又是几天折腾,父母又买了摩托车给他。结果孩子每天飙车去了,再也没有去过学校,如果父母跟他提学习,要么爱理不理,要么发脾气。这样的孩子懂得父母的弱点,常常利用这一点来威胁父母,而家长没有原则的退让,最终导致孩子越来越肆无忌惮。
2、一边溺爱,一边打骂。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个家长溺爱孩子,一个家长经常打骂孩子的现象。有一个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初二了,不愿意去上学。我问他们过去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她说,他比较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包办,洗衣服,叠被子这些都是小事,甚至吃饭要给孩子打饭,出门要给孩子拿鞋子。而她的丈夫,如果孩子顶撞他了,或者看孩子太不像话了,就会把孩子打一顿。以前孩子孩子自然会服,现在孩子长大了,感觉自己有力量了,经常跟父亲打架。至于这位全职保姆的妈妈,孩子也没有多少感恩,也是不是打就是骂。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的教育没有一致性,一边包办,一边打骂,所以自然导致这样的问题出现了。小时候为啥那么乖巧呢,毕竟打不过家长嘛。
3、缺少科学的沟通方法。一般来说,做母亲的比较唠叨,做父亲的一般都是放任不管,实在来气了就是一顿打骂,虽然说这样的方法。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不愿意去学校了,整天在家里打游戏。家长就不断在边上说,你不读书,不考大学,就没文凭,没有文凭,你将来怎么找工作啊。老师虽然不对,但是我们也要去学校读书啊。天天打游戏,以后能做啥,这样对身体不好,你要多读书……这样的家长基本上就是始终不断给孩子建议,不断给孩子讲大道理,就算孩子大发脾气,不理不睬,也一定要把这些话讲出来,不讲出来好像就是做父母的失职了。其实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每天有一个人在你身边不断唠叨着这些大道理,会不会很烦?
很多家长找到我,总是急于我给一个特效方法,孩子就能立马乖乖听话,放下手机,秒变学霸。恕我无能,如果是这种心态的话,我建议另请高人。你几年十几年的错误教育和沟通方法,把孩子坑成这个样子,我不是一做法就能搞定的。
这种情况,我还是提几点建议,希望家长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1、跟孩子改善关系。如果跟孩子关系很不好,那你跟他说啥都没有用。有些家长就说,我跟孩子关系很好啊,你看我什么都帮他做了,平时也跟我聊几句,只要不要打扰他打游戏,不说上学的事情就好了。我只能说,这不是关系好,这是讨好。跟孩子改善关系就要真正去关心他,不仅仅是他的学习,还有他的内心世界。不过事情已经这么糟糕了,要打破僵局,那么必须学会好的沟通方法。而且,也不能急于求成,不要总是期望跟孩子说几句好话,孩子就会特别感恩你。
2、树立原则和底线。为什么孩子能够肆无忌惮打骂父母,这跟过去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孩子总是以各种方式威胁家长,而家长虽然明知道不好,但是还是不断迁就孩子,造成孩子总以为父母是好欺负的,只要撒娇耍赖威胁恐吓就好了。但是有一点要把握,树立原则和底线,不是说孩子不听话了,打骂他到听话就行了,这样的话结果适得其反。我们要做到温和而坚定,原则和底线一定不能退让,但是我也不打你不骂你。
3、不要死盯读书这件事情。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到了不愿意去读书,打骂父母的境界,那么他去学校估计也学不了什么了。很多家长会说,我孩子不读书,能干嘛?读书对于孩子来说固然重要,但是现在他的性格是否适合读书,是否适合以后在社会生存呢?一个不愿意凡是被包办眼高手低,一个打骂父母,一个有一点困难就会逃避,一个沉迷网络的孩子,你觉得以后长大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而且孩子常常会以这个事情作为威胁,家长又不断退让,这样真的能教育好孩子吗?
说了那么多,希望家长能够有所领悟。教育孩子最好的时间是以前,其次是现在。很多家长一味求方法,从不回头看自己,这样其实也很难改变孩子。很多孩子虽然叛逆厌学,他的内心还是比较懂事的,只是在家的这个环境让他变得无所适从,肆无忌惮,家长如果能学习好的教育方法和沟通方法,并运用到实践当中,一定会对孩子有所改变的。


1楼2018-08-24 10:18回复
    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关心孩子,要是没用的话,只能打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8-30 14:41
    收起回复
      打骂家长已经完结了。


      4楼2018-09-05 11:51
      回复
        送他去临沂第四人民医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0-21 21:53
        回复
          打父母了这就是大事了 杨永信了解一下 不然长大你们就知道困难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0-27 02:20
          收起回复
            自己没教育好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3-25 08:25
            收起回复
              血液有不同的类型,人的性格也有不同的类型,放下权威去和孩子交流沟通比较好,教孩子怎么玩耍


              IP属地:上海12楼2020-03-25 10:46
              回复
                【浅谈青少年网络游戏社交的控制——赤峰市暖阳心理咨询中心】如今网络游戏社交被青少年所广泛接受已是大势所趋,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顺势而为,通过科学的手段将青少年们引导向正确的方向,暖阳心理总结出建议如下:
                  (一) 对家长的建议。家长首先应该先对网络游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不能不加了解就认为所有网络游戏都是洪水猛兽,也不能完全放任孩子不加节制。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既认识到网络游戏本身对青少年注意、思维等认知功能训练的积极影响,又不放任自流,时时关注青少年游戏社交的动态并及时加以鼓励或引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积极干预,如与子女一起参与网络游戏任务,并在出现不宜内容时提示其危害,培养中小学生辨别网络游戏社交内容谬误的能力,有效规避网络游戏社交对中小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控制好用电脑的时间。如果以上效果不佳,家长可以带着孩子选择专业的心理干预机构接受网瘾的心理干预。
                  (二)对学校及教育工作者的建议。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培养学生形成合格乃至良好的网络素养,即“注意力、对垃圾信息的识别能力、参与力、协作力和联网智慧”, 一个拥有合格网络素养的学生,能够清楚分辨网络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并选择相对健康、适龄的网络游戏,成为一个精明的网络游戏参与者与消费者。学校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出兼顾正确性和青年学生个性的思想引导。教育工作者甚至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社交这个平台,通过游戏里的团队合作、“同生共死”,和学生平等地参与一项合作中,在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式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面、健康的价值观。   


                IP属地:内蒙古15楼2020-08-17 11:59
                收起回复
                  网瘾是一种溺爱孩子的富贵病,为什么家长不网瘾呢?因为他们知道天天要努力辛苦的赚钱,养家,养孩子。而孩子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劳而获的生活,他们当然会无所谓了,天天就想着玩,不知道赚钱的辛苦,也不知道天天为生活而努力,因为饿了有爹妈做饭,没钱了爹妈会给。


                  18楼2020-11-04 18:26
                  收起回复
                    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点,家长把孩子当成什么?
                    第二点,家长自身对于学习的定义是什么?
                    第三点,家长会不会去主动去观察孩子?
                    第四点,家长周末喜欢宅家还是带孩子出去玩?是否愿意陪着孩子一起去玩(包括旅游、桌游和运动)?
                    网瘾是必然的结果,我建议大家去看一部日剧:龙樱,并且同时提高容错能力,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逆商和好奇心,同时还要提高团队能力。


                    IP属地:上海20楼2021-03-02 14:35
                    回复
                      说了半天也没告诉怎么做,什么跟小孩做朋友之类的,这都是屁话,要是能做到也不至于来问你!


                      IP属地:广东21楼2021-03-08 13:37
                      回复
                        光讲理论不讲实践都是扯


                        IP属地:广东22楼2021-03-08 13:37
                        回复
                          这就像你小时候碰到问题是自己主动去寻找方式方法解决问题还是直接抄同学写的答案或是标准答案


                          IP属地:上海23楼2021-03-10 15:42
                          回复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孩子开始的,从小到大的经历虽说不可能全部记住,但是很多事情还是这么记忆犹新,但是记住,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也渴望和他人(包括父母)交流想法,也喜欢到处去皮(玩耍),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好奇心(学习)。做不做朋友是看家长怎么去思考的,多换位去思考,你是孩子的时候,你会怎么去做?


                            IP属地:上海24楼2021-03-16 09: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