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3,904贴子:9,977,273
  • 65回复贴,共1

宝钗进京的背后——那些悄然被杀的薛家公子小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九篇文章了,估计也是不会有多少赞同的,更别说去买书来看,算了不再发了,说几句熟话吧:
贾家宝玉,纳兰揆叙。
千古情毒,无人能逾。
仅以此书,留待知音。
狂歌痛饮,访雁丘处!


IP属地:山东1楼2018-08-18 22:38回复
    四大家族之薛家的谚俗口碑:“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薛家在四大家族中虽然排名垫底,但书中描写薛家的内容比史家和王家都要多,仅次于贾家。“薛”字本义指艾蒿,也叫艾草,是一种在民间颇有盛名、被认为有辟邪作用的灵草。然而终究是草,不免显得平凡和微贱。要不老百姓怎么自称草民呢。
    珍珠如同泥土,黄金如同铁,当然极其的富贵。这条谚俗口碑又不像夸富贵,珍珠成了泥土,黄金成了烂铁,倒像暗示薛家在某一年一败涂地,而那一年对于其他人家来说又是可庆祝的,“丰年好大雪”取意于俗语“瑞雪兆丰年”,薛家之败给其他人家带来了丰年。
    “雪”字的蕴义比较复杂。有一些故典值得注意。《初学记•雪第二》引《春秋元命苞》曰:“阴阳凝而为雪。”《曾子》曰:“阴气盛,则为雪。”书中对于“阴阳”是反复强调的。从“山中高士晶莹雪”来看,“雪”可以作为宝钗的寓意形像。兴儿评价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是说她皮肤白,而作者的蕴义,或说她是一个被全方位覆盖的“雪人”。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来看,“雪”有覆盖隐藏的意思,把大地上一切景物都覆盖住。未免可以联系“将真事隐去”,那么关系到皇家的威力。


    IP属地:山东2楼2018-08-18 22:39
    回复
      和贾史王三家不同的是,史家没有像贾政、史鼎、王子腾那样撑门立户的人物,而且人丁稀少,整个家族仅薛蟠兄妹和薛蝌兄妹四人。这种败落很奇特。从财富和地位上讲,薛家并没有落魄,依旧是皇商,家中有百万之富,依旧具备“仕宦名家”的备选条件送宝钗进京待选。薛家败落的仅仅是家族人口,而从前的薛家是人丁兴旺的。
      第42回,宝钗自述家族往事:“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
      薛家是书香门第,宝钗的祖父曾经藏书丰厚,诸多杂书薛家都“无所不有”。当然,没有这样的家底也造就不了宝钗,单论博学多识,宝钗在十二钗里是无人能比的。宝钗七八岁的时候,薛家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繁荣家族。那么,那些曾经和宝钗在一处的“姊妹”,那些爱诗的、爱词的“弟兄们”,后来都到哪里去了呢?宝钗口中的“姊妹弟兄”,应该不包括薛蝌宝琴兄妹,他们常年跟着自己的父亲游历天下,何况宝钗七八岁的时候宝琴才四五岁,只是识字阶段,不会懂得怕看正经书。那些“弟兄”也不包括薛蟠,薛蟠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连字都识不了几个,更别说爱诗词了。那些薛家人都是没有正面出现过的人。
      薛蟠打死冯渊夺得香菱后,毫不介意地甩手上京,余下的事,“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其中的“兄弟”,指向那些薛家人。
      宝钗十一岁离家进京,那些姊妹兄弟留在了金陵,是不是说的因而分开了呢?也不是。
      第78回宝钗说:“说不得当日的话,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这是宝钗搬离大观园的时候劝诫王夫人的话。而且用了“深知”两个字,显得说到了问题的根源,很沉重。如果薛家人仅仅是分在两地,不可能这么说的。薛家那些人,是没了。因为宝钗这些话是对王夫人持家的劝诫,而且是后辈对前辈,“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未免含有一点威胁意味,不听我劝,薛家就是你贾家的前车之鉴。


      IP属地:山东3楼2018-08-18 22:40
      收起回复
        作者没有交代薛家败落的原因,但暗示了时间。
        第57回宝钗看到岫烟戴着探春送的一个碧玉珮,对岫烟进行了一番端正思想的教育。“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将来你这一到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说得酸溜溜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言外之意,七八年前的薛家是比得过贾家的。其实,论财富,此时的薛家也不比贾家逊色,像探春送给邢岫烟的碧玉珮之类的贵重首饰,在宝钗眼中根本就是“没有用的东西”,家里还有一箱子。女孩子爱美,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再正常不过了,七八年前的宝钗也是这样。宝钗此年十七岁,就是说,在她十岁及以前,都还是个爱打扮的“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那时的薛家也还是比得过贾家的繁荣大家族。然后,薛家就发生了一场变故,人口败落了,宝钗的性情行为也随之改变。


        IP属地:山东4楼2018-08-18 22:40
        回复(2)
          薛家虽然有一箱子没有用的富丽闲妆,唯独缺少一样:珍珠。
          第28回,凤姐说:“上日薛大哥亲自和我来寻珍珠......他说不然我也买几颗珍珠了,只是定要头上带过的,所以来和我寻。他说:‘妹妹就没散的,花儿上也得,掐下来,过后儿我拣好的再给妹妹穿了来。”薛蟠按照宝玉给的药方子配药,因缺少珍珠,所以去找凤姐。可是“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怎么竟然没有珍珠了呢?不仅没有带过的,家里也完全没有,薛蟠需要,就得去买。
          在清代,珍珠宝石是贵族身份的主要像征。特别是珍珠,具体说是产自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及其流域的野生珍珠,又称东珠,是像征尊荣之物,对主人身份的要求非常高。地位不够的人别说佩戴了,连采捕、私有和买卖也一概不许。东珠的享有者主要是皇室人员,地位越高,佩戴的数量也就越多,当然品质也越上乘。《清史稿舆服二》记载皇帝的朝冠:“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龙四,馀东珠如其数,上衔大珍珠一。”皇帝朝珠则由一百零八颗东珠组成。皇后朝冠,缀饰的东珠与其他珍珠共计有几百颗,冠顶东珠十三颗,其他珍珠五十一颗。宗室人员中最低封号的女子,乡君,在顺治康熙年间,朝冠镶嵌三颗东珠。而皇室以外的臣民,只有一品官员或命妇,朝冠上才有资格镶嵌一颗东珠。《清史稿舆服二》:“文一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一品命妇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
          从前的薛家“珍珠如土”,珍珠平常得简直跟土一样,在朝廷的地位是非常高而显赫的。现在竟然连一颗珍珠都没有了,只能因为那场变故。
          薛家的变故发生于宝钗十一岁时,正是她上京之年,宝钗进京,是皇帝“降不世出之隆恩”,那么薛家的变故是政治事件。这就是薛家那些人消失的原因。皇帝饶了薛蟠宝钗一家和薛蝌宝琴一家,却没有饶过那一大家,那些人被皇帝杀掉了。
          那一年,即薛家谚俗口碑里的“丰年”。


          IP属地:山东5楼2018-08-18 22:41
          收起回复
            嗯,赞同。厉害。恐怕你是第一个把我带进索引世界的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8-19 09:28
            收起回复
              大神,我又来学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8-19 09:29
              收起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8-19 10:58
                收起回复
                  额……没有了吗?


                  IP属地:上海9楼2018-08-19 15:28
                  回复(1)
                    丰年好大雪,[甲夹批:隐“薛”字。]珍珠如土金如铁。[甲戌侧批: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
                    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耿氏????


                    11楼2018-08-22 00:24
                    收起回复
                      金簪雪里埋
                      雪,一是埋没雪藏(只要春天来了只要暖了就藏不住了,平儿撒谎虾须镯被发现也是说出太阳金就明晃晃被发现了);
                      二是雪有洗刷之意,比如雪耻,报仇雪恨等;
                      三是,雪是财富,比如丰年好大雪,瑞雪兆丰年,雪花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8-22 00:49
                      收起回复
                        薛宝钗进京等于薛家少爷小姐都被害死,啧啧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9-11-01 0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