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吧 关注:1,033贴子:10,663
  • 6回复贴,共1

对《玉兔东升》的几点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1楼2009-05-26 17:44回复
    结尾略显仓促,手刃洪大略,由汪知州手里救出洁姑娘和采莲,均是一笔带过,意犹未尽。
    这部小说没有必要进行武功排名,只因袁菊辰实在太强了,没有人能在他手里走得了三招以上。
    洁姑娘不会丝毫武功,诚为一大憾事。
    至于边兄所说的这部作品具有一种很独特的韵味,我想主要是在语言,景物环境描写营造出的意境上。
    一些桥段和名字与《甘十九妹》相同,如“十三把刀”。


    2楼2009-05-26 17:45
    回复
      重点谈一下武功。这部作品再次深化了我对萧逸先生武学体系的认识。萧大侠是很重视武打的,基本是三页一小打,五页一大打。但不得不说,武学体系化、艺术化方面显然不是萧老的强项。对敌过招方面,萧老基本全是实写,一招一式如何出、如何收,泾渭分明。双方实力在伯仲之间也好,相差悬殊也罢,往往数招间便分出胜负。“走了空招”是萧老最常用的描写方法之一,其实只要注意到这四个字惊人的出现频率,便不难看出萧老的武打描写特点-----不可能有拆到数百招仍高下难分的情况出现。
      萧先生的武功描写可谓“高雅”与“粗俗”并存(指武功强弱而言)。“高雅”之处越“古”超“金”,威力之强直逼还珠楼主,“粗俗”之处却难脱近代武侠窠臼,举手投足,一招一式进退间与绝顶高手的身份似乎并不相称。 例如,金庸多次强调,天下武学,任你掌力再强,也决无可能一掌击到五六丈外。而萧逸作品中常能看到某一绝顶高手手不动臂不抬,便将真气运出数丈,或在身周形成极其强劲的护身游潜,坚不可破。这是极其高明的武学修为,纵览金庸全书恐怕也只有扫地神僧方可臻此境界。这就是“高雅”之处了。至于与之相矛盾的“粗俗”之处,主要指对敌时进退趋避间的身法所言,姿势不雅固不待言,往往门户洞开,破绽毕露,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比如,常能看到这样的写法:“一剑刺出,走了空招,由于所运势道至猛,持剑人立身不定,向前一个踉跄。”就算是一般高手也应断断不会出现如此情景,当真不可思议。
      至于《玉兔东升》中的武学水平定位,比较一般。袁菊辰全力施展轻功之际,1个小时只能行20多公里,不过马拉松水平。
      与大自然相结合,是萧逸笔下武功的另一大特色,这在《甘十九妹》和《马鸣风萧萧》等作品中尤为明显,《玉兔东升》中没有体现,固不多论述。


      3楼2009-05-26 17:46
      回复
        丹凤有开评了,说得不错


        4楼2009-05-26 21:13
        回复
          有时间看看


          IP属地:天津5楼2009-05-28 11:53
          回复
            二楼的,指望官宦家庭出身的小姐会武功,可能吗?对着为洁姑娘来说,能被救出、而且最后与袁菊辰在一起,已经是万幸了。
            甚至可以说对这位洁姑娘来说,这事是因祸得福。由于这件事才看清了所谓知己朋友的真实嘴脸。


            6楼2012-06-18 14:49
            回复
              手刃洪大略,由汪知州手里救出洁姑娘和采莲,均是一笔带过,意犹未尽。我觉得:可能是作者写实写虚,一种表达方式,洪大略和汪知州都是朝廷命官,没有武功值。而结局时出现了一个精彩的配角桑掌柜,作者费了许多文笔都写了袁的一个好朋友桑掌柜。这部玉兔东升,文笔优美,情景交融,侠肝义胆,铁骨柔情。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武侠小说。
              我不知道回复一个十多年之前的贴子,是不是有点晚!


              IP属地:安徽8楼2022-03-08 15: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