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十三吧 关注:1,437贴子:103,832

鹰翼功阐秘——教科书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鹰翼功阐秘
——教科书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7-25 20:06回复
    开贴之前,回答一个私信。有个兄弟得了精索静脉曲张,建议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我帮你问医生了,严重了容易不育,另,不建议练铁球功,因铁球功对应的是内肾与外肾,而这个病不能受刺激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7-25 20:10
    收起回复
      火钳刘明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7-25 20:11
      回复
        来来来,顶顶,搬个小板凳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25 20:13
        回复
          前言。
          鹰翼功推出一年了,有几个兄弟也练了。
          反响一般,效果不一。
          今把鹰翼功第一层详解,全盘推出。
          中华武术讲求悟性,
          所以,先前版本仅讲了大架,
          本欲在后续的教学中,大家体悟,我从中点拨,共同完成。
          无奈,有的兄弟习练了,习练的表现不一,
          有的练功表现,很对路。
          有的与练功时间够,但效果对不上。
          各种原因,我心里有数。。
          思量再三,推出标准教科书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25 20:14
          回复(3)
            大哥闭关出来了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25 20:14
            回复
              (一)鹰翼功的师承及起源。
              此功正名鹰翼,流传到坊间,又有了,鹰翅功和鹰爪功的别名。
              更有人把它与一般的指力的轻夫归为一类,实属误传。
              少林大圣门,下属若干支派,
              世间几乎就留个名字,也被人误会成猴拳之类,实则不然。
              我门内这一支,主要修习轻身与怪力两种功法,为主要功力体系。
              故此,我这一支的大圣门的指力训练,与坊间鹰爪力大有不同。
              没有抓坛子,插沙桶的硬功训练,因我这一支,主要攻击手段为器械和多样暗器,手搏为辅,不能把手练僵了。
              所以,本门的指力突出阴柔(韧),也就是世间所谓软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25 20:19
              收起回复
                日常顶贴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7-25 20:21
                回复
                  (二)鹰翼功第一层的授众。
                  第一层,主要就是内壮功夫,它的对应人群是,亚健康人群,有内伤和暗伤者,先天体弱者,大病后体质虚者。
                  啥叫内壮。
                  就是内脏功能健康,与外在强壮的筋骨相匹配。
                  这一点,是中国与西方武术的分水岭,说来话长。
                  下面阐述,没有褒贬之意,以事实说话。
                  现代搏击的训练理念。
                  身体素质训练——个人技术训练——对练——实战。
                  就是说,你来学散打,学各种技术辅以力量耐力等等训练,差不多了就是各种打拳靶脚靶,与陪练先模拟实战训练,差不多了,
                  戴上拳套护具开打,
                  教练给你制订战术,再根据你的特点,强化你的技术,
                  这就能参加比赛了。
                  兄弟们,你们发现这种现代教学体系,
                  缺少了一个环节没有???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25 20:23
                  收起回复
                    (三)
                    内壮与健康。
                    现代人讲求快节奏,也就催生了速成与极端的体育训练。
                    这种速成,造就了大量的亚健康人群。
                    传统武术教徒,比现代搏击多了一个基本功环节。
                    这个基本功,有两种。
                    一种是外练,这个与现代搏击大同小异。
                    另一种就是内练。
                    所谓内练,它的本质是先拥有健康。
                    所以有下面两个理念顺序。
                    现代体育。
                    弱——强壮——能打。
                    传统武术。
                    弱——健康——强壮——能打。
                    有人说,传武己经不能打了啊?
                    对!由于种种原因,它把重心用到健身上去了。
                    我这里说的是,实战传统武术的训练理念。
                    改善一个人的体质让他健康,其实不容易的,一年二年甚至更长。
                    所以,
                    由于多了这个健康环节,传统武术教学相对缓慢。
                    有太多人受不了这种缓慢,导致成才者少。
                    有的人练了几年,学了不少,身体棒,但是还没学到实战,就当师父了。
                    所以,一代代下来,不能打了也正常。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25 20:27
                    收起回复
                      (四)亚健康。
                      这个词应该是现代词,咱传统武术叫外强中干。
                      啥意思?
                      强壮但不健康!!
                      这样的人群,广泛的存在于现代搏击的练习者中。
                      有很多好拳手,非常强壮,打击力惊人,实战能力超强。
                      但不健康,
                      主要表现是,上了训练场生龙活虎。
                      一放松下了,这里痛,那里疼,
                      经常鼻子不通气,或关节酸痒,或者睡觉盗汗,等等等等,都是亚健康,年轻不在乎,
                      上点年纪了,身体衰老的特别快。
                      这种现像,练套路的练搏击的都有。
                      所以,有许多搏击好手,中年之时,去练所谓内家拳去了,
                      他觉得不对劲,补课去了,
                      甚至有的要修道,
                      有个功夫巨星,
                      那里有了得道的大湿,他必然去,因为小时候缺了一环节,要补上。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25 20:33
                      收起回复
                        补课补课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7-25 20:38
                        回复
                          (五)业余习武之路。
                          除了吃武术饭的,咱都是业余习武者。
                          业余习武者,功夫好的算是票友级别。
                          功力一般的,就是武迷。
                          问题来了,怎么选择训练理念是大问题。
                          我觉得,业余武者,没有在黄金年龄打比赛的压力,有的人甚至是过了运动的黄金年龄。
                          所以,
                          应该选择,传统武术的训练理念。
                          即。
                          弱——健康(内壮)——强壮(外强)——实战能力。
                          这个路子见效慢,
                          但从人生的长度来说,很划算。
                          对健康来说,一生受用,而且在老年时,仍有实战能力
                          有的人,健身房练一两年就肌肉隆起,很是威风,
                          回家就让媳妇儿敲背跺腿,嗨嗨哟哟这酸那疼。
                          更有人,打起架来威风凛凛,上媳妇儿身上,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完事,
                          这都是外强中干的表现,内脏早都不行了,器官转化的能量,都用在训练上去了,
                          他除了训练,己经没精神头干别的了。
                          年轻时靠意志拼,
                          运动年龄一过,准滑坡。
                          前两年,沈阳一拳击教练,打入室小偷,好几拳也没K0,五十多岁的小偷一急眼,拿刀把教练桶死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7-25 20:40
                          收起回复
                            (六)怎样健康(内壮)。
                            内壮,误传成了内功,还有的演变成内丹修道。
                            咱大圣门,管这叫内练,内养,养练。
                            用现代话说,
                            叫,养生。
                            一个正宗的传统武者,养练功夫,必将伴随终生,他要终生进行调理。
                            又有以下环节。
                            入门。
                            这个时期,内壮为主,外壮为辅,先把五脏六腑调理好,让其健康成长。
                            泰拳手为啥命短,因从小就外练啊,器官还没成熟就往死里练。
                            搏击时期。
                            由于入门时间段,打下了良好的健康基础,内脏功能良好,此时便可放开手脚搏击了。
                            此时,外壮为主,内壮为辅了。
                            缓退期。
                            人过中年,不再争强好胜,外壮与内壮训练持平。
                            就像我现在似的,各种体能,尽量不再巅峰训练了,而像铁球功等要此搏击时期练的多一些。
                            养生期。
                            人老了,外壮的体能训练要减少,例如,十公里改成三,四,五,公里,练,但不猛练。
                            此时主要练内壮,回到入门时期。
                            这是一个传统武者的大循环。
                            现代搏击理念,则是实战能力来的快,这一点传统武术比不了,
                            但是,敝端是大部分人亚健康,所以中年来临,不免病痛。
                            大家可以去身边看看,那些从小也练体育的人身体,
                            关节炎,腰脱,风湿,,,,
                            因理念与目标不同无贬义,
                            兄弟们自行选择训练理念。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7-25 20:48
                            收起回复
                              (七鹰翼功第一层。
                              展翅功架。
                              双脚叉开略宽于肩,双臂左右平伸,中指与肩平,食指和无名指第二层,拇指与小指在下,
                              手指是自然弯曲,
                              数于流线型,不可僵直
                              这姿势和手型,都对应了五角角。
                              古人云,天人合一的神秘姿势。
                              这就是展翅训练。
                              扇翅功架。
                              此功架又有两层。
                              上扇翅,
                              身体躯干及下肢不动,双臂上抬30度,回水平,反复无限。
                              上扇翅,适用于有一定功力的训练者,因为水平训练身体热透之后,上扇翅可进一步强化气血流动。
                              下扇翅,
                              双臂下落30度,回水平,反复无限。
                              下扇翅适用于初学者,双翅水平时气血过不去,下落时,双翅高度下降,血往低流,有助于通气血,也可以缓解酸爽。
                              不可忽上忽下,否则功力增长缓慢。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7-25 20: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