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吧 关注:9,841贴子:151,891
  • 43回复贴,共1

胖魔王与魔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觉胖大魔王董卓跟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差不多,枭雄一世,精明能干,残暴血腥,谋朝篡位,性格偏激,虐待下属(吕布、明智光秀),生前巅峰最后都死于反水(布、光秀)之中,然后残余势力肆虐各方。(李傕、郭汜、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29 01:24回复
    两个都因为上洛改变命运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29 10:14
    回复


      3楼2018-05-29 11:06
      回复(1)
        董卓以后更乱了,织田信长以后统一了,然后你这些有些前提条件都是不成立的


        IP属地:四川4楼2018-05-29 13:53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5-31 14:52
          收起回复
            董卓起事时候大汉名义上和实质上的实力还在~诸侯也才刚开始私自屯兵(何进召外面诸侯董卓以及黄巾起义给了诸侯借口偷偷屯兵). 相比之下足利的威势真是名存实亡了. 董卓杀汉少帝也只敢先废再逼其自尽.但是即使是这样董卓也算彻底站在大汉名义的对立面了. 相对的松久永秀杀了足利义辉屁事没有, 而且要不是后期自己作死老反叛, 信长不杀他的话,他还能活的好好的.
            董卓那时候能压服诸侯"主要"靠的兵马~毕竟西凉边防军战斗力高和洛阳周围家族子弟温室花朵组成的军队没法比. 何进把董卓兵马招进来后, 只有董卓兵最猛,又用了手段收服京城里的兵.(别的州的兵没调令不能进京的,不然就是叛逆.)洛阳董卓一家独大,加上胆子大,就为所欲为了.
            信长上洛可以说打进去的. 和董卓被请进去不怎么相同. 董卓时机抓的好,胆子也大,但是我觉得他和信长那种一步一步走上位的性质不一样. 而且董卓继续英明下去也没戏~并没有席卷天下的势,毕竟诸侯联军董卓都没搞定. 信长说他离统一就差一步真没夸大, 那时候已经没哪个势力能威胁到他了,时间长短而已.
            董卓就算能搞定诸侯联军,顶天能当个权臣,当不了皇帝. 信长则可以像德川家康一样自己当大将军妥妥的


            IP属地:北京8楼2018-06-10 22:14
            收起回复
              @十七之分割线 董卓还是有机会的 手段也有 就是眼光低了线 毕竟是请来的
              实际上,是董卓的荒唐与可笑,历史的可悲,主要是董卓个人的可悲。试想,如果董卓不废少帝,立陈留王,他就可以把曹操的戏份先抢到,处在曹操权臣角色,守着一个比汉献帝温顺许多的庸主,把天子握在手中,令诸侯,令不臣,还可以像曹操一样,把自己打扮的貌似忠良。与董卓的荒唐相比,曹操的智慧更明显了许多。静心想一下,董卓如今与曹操迎接献帝时情况极为类似,如果董卓真的为曹操日后所为,恐怕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戏份就少了一大半吧。对少帝的物资供给多一些,美名曰奉养,尊奉。实质上,获益无穷,应运自如,可以徐图天下。而且,董卓当时若是像曹操之与献帝,那么天下要比后期曹操时更加唾手可得,因为曹操时期,天下割据势力已经集中化、强力化,比如江东在那时已经发展得更具规模,而且其余各地小股分散势力纷纷在兼并中集体化,在没有像董卓这一时期,战国七雄合纵连横般的尔虞我诈朝秦暮楚,做一个设想,东方六国如果是并为一国,秦国后果可知。或更三国化的假设,赵韩魏燕合为一大国(北方集体化),齐楚合为一大国(东方、南方集体化),如此,在战国后期即可单个实力上超过秦(秦,可以看做西方的集体势力,当然实际上也是)。夸张的想,三国好似战国**版,董卓时期东汉的格局也如春秋战国般严重割据分裂,然而两者为何最终不同呢?东汉的乱世相比春秋战国可就来的太仓促了,所以三国的**也是必然。董卓时期,就更接近春秋战国,各地割据势力还很多嘛,可以拽着天子发展实力,在学习秦国远交近攻,然而设想终归是设想,他不是历史,历史如此发展绝非偶然,而是由一定的原因的。董卓,就不具备利用以上的种种机会的能力。
              因为董卓的际遇,完完全全可以把曹操做的事情都先做了。外戚宦官的火拼,给董卓带来巨额政治礼包:正统汉少帝。
              董卓果真如曹操挟持汉献帝一般,把正统汉少帝利用好,董卓在学会礼贤下士,胸怀天下,立下大志。
              只要董卓利用好机会,他就完全能超过曹操,原因有二:
              其一:汉少帝是嫡出正统,汉献帝后来才被勉强承认。董卓挟持汉少帝来“令诸侯”也好,尊奉汉少帝来“令不臣”也罢。怎么说,都是一样的做法,而且收效都会比曹操好,至少比曹操更正统;
              其二:董卓当时,天下各镇割据势力还是以小股、多股的形式存在着。也就是说草头王多,但是都不大厉害。而曹操时期不同了,各镇割据已经兼并的差不多了,形集体化和局部兼并化。比如:曹操时的江东孙氏、荆州刘表、淮南袁术、益州刘璋父子、西凉马腾、汉中张鲁、辽东公孙氏,更有袁绍虎踞中原和北部的土地。这些大集团化的强势割据,在董卓挟持汉少帝时期,远远没有如此凝聚和强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6-10 23: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