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吧 关注:245贴子:942

我脑海里住着很多鬼灵精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偏爱鬼灵精怪。
特别喜欢看古代的志怪故事,无论是《聊斋志异》、《搜神记》,抑或是《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
我想要的不是现代市场上刻意夸张、青面獠牙的恐怖故事,也不是套路雷同纯属巧合的人妖爱情故事,而是更加纯粹的志怪故事。
故事节奏刚刚好,也够简短,读完后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奇怪的冒险、缥缈的美梦,有托梦,有宝藏,也有意外之财……特别想看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


IP属地:吉林1楼2018-04-19 19:09回复
    想起去年年底,《妖猫传》上映,毫不犹豫地去看了,讲的是一只复仇而来的猫,里面有妖鬼,有异术,有人心,足够算个好故事了。晚上和家人吃饭,饭桌上我谈到《妖猫传》,婆婆突然讲起了狗的志怪故事,婆婆上了年纪,70多岁,早已记事不清,只能讲个大概,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具体细节她都说不清道不明了。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意味。饭后,我去书房翻查那些泛黄破落、起了褶子的志怪笔记,终于在《搜神记》里找到了原故事,梗概如下:
    桂阳太守李叔坚当年做小职员的时候,家里的狗忽然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家里人都怕了,都说要把狗杀掉,但李叔坚很从容地说:“人们常用狗和马来比喻君子,狗看到人类直立行走,就有样学样而已,这有什么关系呢?”不久之后,那只狗又出了新花样,戴着李叔坚的帽子到处跑。李叔坚宽慰大家说:“狗只是不小心碰到了帽子,帽带子碰巧挂在它的头上而已。”这道理倒也讲得通,但是,狗又有了新动作,在灶台旁边积聚火种。家里人越发恐惧了,但李叔坚依然无所谓地说:“下人们都在田里干活,狗在厨房帮帮忙也好,免得麻烦邻居。”然而,结局很反转:事出反常却无妖。几天之后,狗突然自己死掉了,李叔坚的家里一直平平安安。
    小时候听,也参悟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记住了一件事:狗不会害人。


    IP属地:吉林2楼2018-04-19 19:10
    回复


      IP属地:吉林3楼2018-04-19 19:12
      回复
        我很喜欢这样的故事,打小时候就喜欢,差不多是听志怪故事长大的。六七岁时,炎炎夏日的夜晚酷热难耐,婆婆和村里老人摇着蒲扇,就讲过很多类似的故事,当时觉得周遭温度降了几度,脊背凉飕飕的,有的小孩对它敬而远之,但也有不少小孩对它既害怕又怀着期待与好奇,当然包括我。
        可能最主要的一点是,志怪故事与实际探险不同,虽然两者都很刺激,但故事毕竟是故事,无论内容多么骇人,都是有惊无险的。它尽管让人感受恐惧,但不会让人受到实质性的伤害。这种安全的恐惧,如同隔岸观火,却更吸引人。


        IP属地:吉林4楼2018-04-19 19:12
        回复
          老一辈为什么这么爱给小孩讲神神叨叨的志怪故事?一定有其中道理。
          如果非要说志怪故事对当年的我有什么教益,我想可能是培养习惯、开发瑰丽的想象力,锻炼胆量,以及丰富智慧的浸润。
          其实,一开始听志怪故事,说不害怕是假的,而且慌得不行,故事情节挥之不去。害怕到哪种程度?一定要通宵开灯,抱着爸爸妈妈睡觉,而且睡前要看床底,确定一下没有任何东西,悬着的一颗心才能放下来。
          我爸真的是亲爹,非常损,笑我**不说,骗我说大晚上老鼠会变成妖怪,专门叼走不睡觉的小孩,如果听到“吱吱”的声音,就是鼠怪来了。哎呀,把我吓得可惨了,但我很神奇地睡着了,死沉死沉的。就这样过了大半年,期间,我出奇地每天按时十点上床,五分钟入睡,真是多亏“鼠怪”。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是我爸故意熄灯,在那用指甲划墙皮,发出撕裂的吱吱声,被我逮了个正着。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听来,还是故意编的,但确实很有成效,我8岁就已经分房睡,睡觉不必开灯。我的男子汉小气概,可能是从不再畏惧一只捏造的鼠怪开始的。


          IP属地:吉林5楼2018-04-19 19:12
          回复


            IP属地:吉林6楼2018-04-19 19:13
            回复
              还有一则对我影响深远,大概是说一个小孩剪了指甲到处乱扔,结果晚上老鼠吃了小孩的指甲就变成了小孩的模样,甚至还取代了小孩的生活。这直接导致我,从此以后每次剪指甲都会小心翼翼丢到垃圾篓里,生怕留下一丁点被老鼠发现了。
              类似的不少,这些鸡狗猫鼠的志怪故事,某种程度上,敦促我战战兢兢地养成了一些良好习惯。
              莫言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故事。莫言可能是中国现代写鬼怪的一绝,在他家乡高密,鬼怪是当地世俗构成的一部分。他曾分享过自己的一则孩提经历:
              有一次他回家乡山东高密,晚上快到村子,村前有个芦苇荡,于是卷起裤腿涉水过去。不料人一搅动,水中立起无数小红孩儿,连说吵死了吵死了,莫言只好退回岸上,水里复归平静。但这水总是要过的,否则如何回家?家又就近在眼前,于是再涉到水里,小红孩儿们则又从水中立起,连说吵死了吵死了。反复了几次之后,莫言只好在岸上蹲了一夜,天亮才涉水回家。
              这或许是我自小以来听到最棒的一个志怪故事,好像将童年的恐怖洗净,重归天真。


              IP属地:吉林7楼2018-04-19 19:13
              回复

                至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志怪故事本就是第一等的水平。
                像前面提到的李叔坚与狗的故事,在你以为狗要作妖害人,感到紧张、迷惑时戛然而止,制造了一种巨大的“空白感”,这种留白则给了人无数的遐想空间。又比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阿长给孩子讲了一个关于美女蛇的神奇故事,从此给这个孩子天真的心灵添上了好奇因子,他愿意相信一切可能的存在,他知道一切可以被想象。


                IP属地:吉林8楼2018-04-19 19:13
                回复

                  由于志怪故事,我从小就被引领进入了一个截然不同、光怪陆离的世界,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白鹤酒仙、神龙鸾凤,有着爱恨情仇的鬼灵精怪,这些丰满的传统形象在我心里扎根。
                  有些事情,放在活人身上太假,放到妖怪上反而成了浪漫。那些现世中的不得已,到了志怪故事中,都化成了驰骋的脑洞:被辜负的有了人疼爱,怀才不遇的能够大放光彩,丧尽天良的遭了报应,世所不容的也能柳暗花明。
                  这种善恶分明、惩奸除恶的大快人心,在现实里太骨感,在志怪故事里是理所当然。这样天真的智慧,生活里不方便讲,但志怪故事里全都有。


                  IP属地:吉林9楼2018-04-19 19:14
                  回复
                    于是,我心血来潮地想重温一下儿时的感觉,但要把那么多志怪笔记再翻一遍,显然太浪费时间,光是《搜神记》,就近400则故事。我就寻思着去找一本志怪故事合集。
                    搜呀搜,偶然发现一套新出的排版精美、插图古色古香的《中国志怪故事》,有壹贰两部,恰好网罗了《搜神记》、《太平广记》、《子不语》、《聊斋志异》、《列异传》等书的精彩故事,能省去我不少功夫。原著是文言文,这本的文字半白半文,雅俗共赏,篇幅刚刚好,当然,作为视觉党,最令我垂涎的还是那一张张精美绝伦、艺术品般的插画。
                    (插入两套书籍正面摆拍图+内页图1-3张,左右滑动)
                    毫不犹豫下了单,昨晚已经到货。下班搭地铁时,旁若无人地自顾自翻看起来,不禁有些沉醉。还剩四个站时,停靠站上来一对父母,拉着个小孩,碰巧在我旁边坐了下来。
                    我似乎感觉有人在直勾勾盯着我,转过头,发现那小孩对着我笑得很欢,这娃眼里有小星星,好亮眼,我也报之一笑。他的目光迅速转移到了我捧着的故事书,里面波澜云谲、妙趣横生的绘画,似乎对他有着深深的吸引力。我摸了摸这小可爱的头,自来熟地问了句:“孩子多大了?”孩子父母笑着说:“9月份就上小学了。”我有些好奇地问了问:“看小孩很感兴趣呀。平常会给孩子看志怪故事吗?”答案出人意料,孩子从三四岁开始就喜欢看志怪类绘本、图书。


                    IP属地:吉林10楼2018-04-19 19:14
                    回复

                      孩子脸上的天真和好奇,让我油然升起一份羡慕,自从我被科学深刻教化,顺利妥当长成一个无趣的大人,这种对世界的新奇感就很少体会了。
                      科学愈加发达,孩子也愈加早熟,被各种压力赶着跑,就逐渐丧失了那一份独有的灵性。保持小孩的童心与灵性,关键在于让小孩相信万物皆有灵,包括猫狗鸡鸭、花鸟虫鱼,皆有灵性。


                      IP属地:吉林11楼2018-04-19 19:15
                      回复
                        最后,顺便安利一下这本爱不释手的书——《中国志怪故事》
                        经典志怪小说、精彩小故事一网打尽
                        文明人类与古老灵怪碰撞
                        来一场跨时空社交
                        过一次黑白无常刀山火海的人生
                        央美艺术博士精心绘制
                        近200张纯手绘8开唯美大图
                        自成一派的中国风手法
                        难以置信的高水准作画
                        为你展现大观园般的极致荣华
                        加上奢侈品级别的装帧工艺
                        颜值与价值兼备
                        这里有
                        质朴平淡的柴米油盐
                        忍俊不禁的诙谐逸趣
                        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
                        帝王将相的文成武功
                        ……
                        还有失意落魄的白面书生
                        以及一派天真的鬼灵精怪
                        等你来约


                        IP属地:吉林12楼2018-04-19 19:15
                        回复
                          https://item.jd.com/12326717.html


                          IP属地:吉林13楼2018-04-19 19:16
                          回复
                            用笔把它写出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7-10 23:11
                            回复
                              这广告写的不错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7-09 16: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