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长安吧 关注:900贴子:88,102

【长安|承天门街|尚书省】:礼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礼部之职,掌天下礼仪、祠祭、燕飨、贡举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


1楼2018-03-15 12:20回复
    -
    风雨飘摇过的一夜,天空如洗。
    彼时,正因关耳的百官失仪,六部中可属清闲的礼部呈现出一派忙忙碌碌的样子,甫入内,与同僚道“诸位如此,今年考功恐都能赚个上上。”一个有些眼生的小令史嘟哝了一句“不过是将功折过。”
    我将公文摆在小令史桌上,笑道“拿去归档吧。”而后便走到了阿玉处。“不说你们礼部,我们吏部也是忙上加忙。”


    3楼2018-08-25 20:28
    回复
      -
      “颇为尽兴地——祸从天上来啊。”
      在他一旁落座,为自己斟了杯茶。“也是忙里偷闲,出来喘口气。不瞒你说,这几日吏部考功司同僚们也在愁,考功时该如何记是好?”
      谁能想到,平日里衣冠楚楚的同僚们,喝了些酒——就是这副样子,长安街头巷尾传遍,引为百姓笑谈。“我也是觉得自己颇为无辜,所以才上折子参了傅郎和杨郎。”
      出了事嘛,总该有人背锅。


      5楼2018-08-25 20:31
      回复
        -
        我笑笑“失仪的又何止傅郎与杨郎?”
        圣人又如何不知?只是别的,参谁?参宴请同僚的扎将军?参行文如刀的祝御史?还是参文武状元郎?我皆不敢。不过是寻了个由头,挑了两软柿子,或许,仅是看上去的?
        所幸自己所饮甚少,又因与郑长亭饶舌,与裴子输话家常,牵扯了所有时间,加之素来对如此之事毫无兴趣。
        “礼部同僚一人未至,你倘在,少不得得大喝一声 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拂袖而去,一封奏折将所至同僚尽数参去,才不至失职。”


        7楼2018-08-25 20:31
        回复
          -
          我点点头。扎将军在宴请之前,绝不会料到会闹至此种情状。
          朝臣互参时,或有冠冕堂皇地夸大其词,例如,我参郑长亭。可将满朝同僚拉进,把礼部、吏部点出,又怎会是一桩一两人偶显真性情的小事?
          给他倒了杯茶水。“是不是觉得,忙得似乎也不算太无理?”
          微微顿了顿,“只是平白地为同僚们接下这口大锅,难免窝火。日后啊,礼部该向扎将军单独讨顿酒。”又摇了摇头,“怕是,便是扎将军有心,也无人敢去了。”


          10楼2018-08-25 20:59
          回复
            -
            “算来,也不都算锅。”
            我撇头看着忙碌的礼部同僚们一眼,笑道“这细则拟好颁布下去,倘实施得好,未尝不是一功,到时候,升官也就有盼头了。”
            所谓祸福相依嘛。
            所谓百官仪态,不过是告诉百姓,协助治理家国的是这样一群翩翩风度的君子,是你们所能依仗的人。
            在百姓们对一个官员人品、性格、学识一无所知的情形下,能看的,也只有仪态二字了。因此,百官仪态,亦为家国脸面。
            拍了拍阿玉肩膀“只是,你也别太劳累。”


            12楼2018-08-25 21:07
            回复
              永锡六年的夏很长,寻常秋凉时,蝉声仍旧聒噪,夏仿若无尽。
              这日就冬春吐蕃来使长安之事草拟章程,按矩要与鸿胪面议,但我朝六部主,九寺辅,自然是他鸿胪寺来。
              蜡封的宣州贵纸用来誊抄,既奢且美,由令使捧着站在堂中,逐条读诵。设宴麟德,使臣首献方物,后赐文宴,金碧集聚,鹿翅腴美,梨园舞乐,令献霓裳。
              对这套尊贵的体面赞同颔首。
              “我看这个章程就好,按此准备行事。”
              茶尚未凉,我已起身要走,似是忘了身边还坐着一大活人,乳瓷在案头发出伶仃一声,循声探观,隐生几分讶然,这才复又掸着袖坐下,一手支案,锦袍在手边垂下来,半曳在腿边,轻慢懒散。
              “啊,霍卿怎么看?”


              14楼2018-09-21 11:35
              回复
                不怎么看。
                明德仪为着伽蓝殿的事被皇后训斥铺张,汝南侯倒是将他母妃的模样学了十成十,听令史诵读那章程,太阳穴连带着心肝一齐颤颤。
                “臣觉得这是否过于铺张?节度使财税之权才收拢回朝,前面又征安西,国库并不充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9-21 12:28
                回复
                  茶在手边,不吃,待听其言两眉一皱,我惯是个做主的性子,不料与他多生周折。
                  “本侯却觉得,正因如今国势初安,四夷虎视,今吐蕃来朝,才应郑重对待,以显大国之风。”
                  户部,财税,国库,自永锡元年天下平复,已历六载,户部每回搪塞理由也不见一个新鲜的,钱公去了吏部后更是只会日日哭穷,朝野不说咽糠食野,贫寒两字可是笔笔入骨,难道是——穷惯了?我饶有兴趣地想问:何时鸿胪寺也兴了这一套说法。
                  “礼有礼制,膳有膳章,这章程中难道哪一条逾越?寺卿未免太过迁就户部,还是在其位,谋其政吧。”


                  16楼2018-09-21 13:17
                  回复
                    “这是本朝第一例,所以要慎之又慎。吐蕃并不富裕,臣唯恐宴会奢靡,他们提些什么要求。”
                    说到逾越,因为是本朝第一例,没有旧制可循,所以并无逾越,但细细推敲来,这笔花销比之圣人寿宴还多,这如何使得。
                    心底羡慕一下兵部、大理寺的同僚,偏生让我遇到这么个祖宗,功劳是他的就算了,若做错了,挨骂可是我的,提起袖子擦擦汗。劝,得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9-21 15:20
                    回复
                      “吐蕃与我朝旧有兵戎,今新君主和,有臣服之意,此之天下率,怎不应恩赏。”
                      四夷之乱微则扰乱边地民生,重则危及社稷,今北方多悍部,吐蕃态度暧昧,大小战役你来我往,打了四五年,今使团进京主停战之谋,若要宴中生事,这方法实在太过曲折,不若举兵渡破一挥戈。
                      手在盏边摩挲了一下,茶渍是没有的,君兰垂垂直要低入水面,瞻前顾后,这便是所谓温吞君子了。
                      “宾客筵飨之仪,不亚圣人门面,便因是第一例,霍卿与本侯当鼎力为之,才不当辜负嘱托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8-09-22 00:09
                      回复
                        “此事只殿下与臣二人决断,多有不妥,不如与同僚们商议,也好查补缺漏。”
                        汝南侯执意如此,他是侯,我只是个小官,自然劝不住,但这章程若是到了向户部要钱的时候,那也是费劲的。两难之间,只想把这个烫手山芋给扔了。
                        “臣以为略缩减下宴会布置也无大碍,许多繁琐的东西是我朝独有的,想来吐蕃使团并不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9-22 00:24
                        回复
                          垂首笑了笑,声是击在静水中层层荡开的细浪微涛。
                          “本侯的意思,就是礼部的意思。”
                          我为此人的精明抚掌,原来体面如鸿胪寺,四方馆里也欺生。
                          “霍卿这是要欺蛮族无知以便利行事了——可您不会忘了贞观年间文成入藏一事。”
                          坐中理了理袖,目不在人,只好整以暇。
                          "唯我朝所知而宾客不知之礼,譬如?”


                          20楼2018-09-22 12:11
                          回复
                            “并非欺他们无知,是您,汝南侯,您欺礼部官员无知。”
                            他想铺张奢靡,极显我朝强盛,但阳羡与龙井,喝在吐蕃人口中并无区别,霓裳与绿腰,看在他们眼中也是一样,舞姬美酒,宴饮献赏,都只是流程而已。
                            议和成不成,端只看双方条件是否谈妥了,而这条件,和宴会没什么关系啊。
                            “圣人让您都事,颜都事是您的人,您要这个章程走下官不拦着了,回头门下准不准,就看您门下有没有舅舅亲戚。”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8-09-22 13:46
                            回复
                              “肃正有司为兰台之则,拣选良才是吏部之职,霍卿慎言。”
                              但他有一半说对,我其实无意礼部,今日在此,有五分阿耶,五分便宜舅舅的缘故。在这一点上,我的脊梁骨已被早年偷的八百个鸟窝戳出了窟窿,如今实在懒与人计较。
                              我只淡淡地提醒他。
                              “您逾越了,什么您的人,我的人,这话我只当没有听过。”
                              话已经说的很明了,这杯不合意的茶无需多加顾念。
                              “既然如此,霍卿请回吧,不送。”


                              22楼2018-09-23 1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