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拔吧 关注:297,934贴子:2,821,526
  • 2回复贴,共1
本篇浅析爪云王子的思想,其中涉及的问题太多太深很难讲清。所以本篇仅作参考,请保持独立思考!
把他的一生分两个时期,前期是在天界留学时期后期是指流亡灵山之后。以奇衡三开讲作为引子。
基斯卡人奇衡三追随迷麟的原因很特别,跟风国的国情有关系。魁书介绍奇衡三那部分很好。
随着风国的制度不断完善,已经把一个人的一生以最科学的制度规定好了。而且以此为荣,认为风国的制度是地界最完美的。奇衡三很好奇为什么其他国家不模仿我们的制度呢?他的老师说这涉及到生命的意义,建议他去其他国家游历自己去体验。
他听说随时都可能遭受灭顶之灾的灵山一带一直生活着很多人,觉得很好奇,心想那一定是一些逃犯在那里求个活命的机会。后来又听说,有些有纹耀的人也去了那里,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是什么人宁愿放弃主流社会的生活也要到一个异端的国度里去呢?是什么吸引着他们宁愿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呢?他怀着强烈的好奇走进了灵山,这才发现,那里存在着一般国家里都缺少的东西——一个人真正地在为自己活着,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意愿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迷麟和龙长老的出现,让他一下看到了自己的精神偶像。他们居然为了一个完全不成其为理由的理由就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发动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这简直可以说是疯狂。但这种疯狂却让他由衷地欢喜。他回味了很久,才意识到让他欣喜的原因是这两个人行为中包含的审美价值。
“一个人真正的在为自己活着”,以爪云王子早期的研究结论可以说是:快感是有感知能力的众生在其愿望得到满足时的生理反应,是生命体验的主要价值所在。或者说,没有快感体验的生命过程是没有意义的。神之所以不惜加速衰老也要去地界游历,甘于染上低级的“七情”,其实是想从这些低级行为里体验到快感,使生命变得有“个人意义” 的获得是要付出代价的。快感的程度与付出的代价成正比,并在转化过程中呈统计学意义上的守恒态势。众生都想用最小的代价的获得更多的快感,结果就是,一部分众生获得了看似较多的快感,而实际上是由另外一部分众生在为他们付出代价。如地界默拓人商会的超额财富是从落后民族手里讹诈或骗来的,城里人的幸福是以农民的痛苦为代价的,等等。
这是因为:
众生生而不平等,生在一个落后地区都可能决定了你一生不论怎么样努力都不可能与一个发达地区的懒人比生活质量。神的实际存在加大了这种不平等的程度。神在物种上的优势是人永远无法比拟的。
社会体制放大了这种不平等,并快速推向极致。任何一种社会体制总会或多或少地帮助一部分人而限制着另外一部分人。
众生习惯于从各自既定的社会角色的角度去争取快感的最大化,而不愿意去思考快感获得的基本原理,进而改良众生的社会生活体制和文化观念。如龙国用自己特有的捕鱼技术获得比周边种族的鱼,而从无意识到这是在鼓励周边种族追求更有效的方法——如战争,让龙族连鱼都捕不到。
爪云王子论文中提出解决方案:改良社会体制、文化观念。 还没等他深入研究如何改良社会体制和文化观念,就被弄瞎双眼打乱记忆索引流放了。
当然除了爪云王子提出的方案还有别的选择: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是秋落木-监国帮助离离荼国王完成的“辉晶革命”
这只是爪云王子早期的思想,后期也就是从遇到灵山之后开始发生转变并逐渐成熟。
改良社会体制和文化观念,具体如何实施呢?爪云没有对迷麟讲,魁拔帝国几乎征服了全地界最终也没有完成改良新的社会体制。至于文化观念,爪云是传给了迷麟的。多半是到灵山后受到兽国诗武妖侠文化的影响。
爪云在论文里说生物的情绪欲望的满足是生命快感的来源 ,众生习惯于从各自既定的社会角色的角度去争取快感的最大化。就像泱神向爪云解释的那样:“人的生命体验却要复杂得多,要吃,要色,私欲很多,都想得到更多,从根本上就是不想平等的。”基本的生存需求相对容易满足,情绪的就很难让所有人得到满足。名的满足更是不用奢望了它就像一个无底洞。名本质上是获取他人的认可,有人获得就意味着有人失去,而且还是相对的所以是个无底洞。
改良社会体制实现公平?,如何改?最好是看过《易中天品三国》最后面5集和《中国通史》再看下文吧。社会体制是建立在经济文化的基础上的。而且改良社会体制是渐进式的,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是马哲邓论了!实践起来问题很多结果就是要实现社hui主yi,还是不能跳过经济建设。然后就有了中国特色某主义。其中问题之深不是几句话就能概括的,不惧其艰的自己去看书吧。
改良文化观念可行吗?爪云王子早期的论文结论:“众生不以追求快感的最大化为生活目标。这也是不可能的,这等于放弃了生命的意义。”。
其实佛教和道教的出世思想,就是彻底的放下那种盲目的追求快感最大化的普通人的生活。甚至不仅要放下那种追求,连肉体这个躯壳都视为累赘一并抛弃,追求精神的快乐和自由。
那么有没有折中的选择呢?既不用彻底放下一切出世修行又可以有快感,而且不会影响他人的快感?答案就是孔孟之道。时时反省自己,摆脱情绪欲望的控制接受自己直觉的指引。 处理与人的关系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絜矩之道(xié jǔ zhī dào )”。建立起那种互相尊重乃至互以对方为重的关系。真情为贵,礼作为真情流露恰当的行为方式,诗是真情流露的优美言语。 把握当下,活在当下。让一个对此中学问没兴趣的人明白其中道理难如登天,就像对牛弹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可以说孔孟之学是中国文化的早熟品种,而当时的经济生产水平和文化普及程度低。经济水平和文化普及程度的基础支撑不起超前的文化要建立的高楼大厦加上战乱,结果孔子终身没有得到实践的机会。
爪云王子的后期思想具有了孔孟的色彩,可以从他的言行看出来。
一个人的一生不过匆匆百年,怎样度过才能不让自己回首过往而无悔呢?通常情况下人没有那种紧迫感去反思,总觉得来日方长。假如你的生命还剩下最后的三天,你会打算怎么做?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想想什么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电影《转轮手枪》,就是讲的如何摆脱情绪欲望牢笼这个问题。如果看懂了,那么恭喜你有机会走出心灵的牢笼!此时再看孔孟之学,就可以入门了。
一篇文章是不可能讲清楚孔孟之道的,不过是让你透过门缝看到一座宫苑的一个角落罢了!
此文只待想了解真正孔孟之学真面目的人。
如果坚持看到了这里,还想吐槽请随意。
道家思想的“无为而为”
当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意思,是指不抱着目的而去做一件事。
在这一点上儒道本是一家,都是要“无为而为”的。孟子讲恻隐之心时所举的例子来说就容易理解了。说看到一个儿童在井边玩耍快要掉进去的时候,一般人都会立刻跑过去救人。救儿童这一举动是瞬间的反应,没有经过思考和衡量得失或者抱着什么目的去做的。正是孔子所言的“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也是道家所说的“无为而为”。
这是对直觉的把握,摆脱了情绪欲望的控制。
爪云王子后期的思想就是这样的。
<魁书>奇衡三:我原以为,所谓妖侠都是一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家伙……”
狼勇:“隔行如隔山,哈哈,在你们眼里,妖侠都是些不懂享受、不会谋利、头脑简单的**,其实在妖侠眼里,你们这些日子过得不错的种族才不算正经人,基思卡人全是神经病,龙族就知道装模做样,默拓人是财迷疯,辉妖是娘娘腔……”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3-06 09:56回复
    爪云这篇篇幅有点长就单拉出来了,其他一些人物的分析见前贴。有蛮大人、海问香、阿离公主、潘、幽弥狂、舰长大人。http://tieba.baidu.com/p/5002238303?pid=104759719781&cid=0#104759719781


    IP属地:山东2楼2018-03-06 10:04
    回复
      想抢楼在看文章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3-06 1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