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1,440贴子:1,134,901

《道德经》是老子写给现代人的书,只有现代人才能真正读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了这个标题,大家不要觉得奇怪,我们在解读《道德经》的过程中,有种很明显的感受,老子写的《道德经》根本就不是给当时人看的,而是留给现代人看的!
原因有二:
一、老子写《道德经》的文法,在当时就少(没)有人能看懂
先要说一下,在老子之前的中华古文字的特点。
现代人对文字与语言的认识是「文、言统一」,文字的作用就是把语言符号化,文字与语言是一一对应的统一,文字表示内容就是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世界上很多古文字也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
但是,在老子之前的中国古文字不是这样的。
中国的古文字起源于甲骨文,「甲骨文」在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并不是为语言而创造的文字,也就是说,甲骨文是一种「文、言分离」的文字!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将在第二点中说。
「文、言分离」的文字有一种特点,文字所包含的内容,没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特点到今天依然存在,我们现在读《道德经》依然很难直接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
老子曾经担任过周朝的古代典籍管理官职,所以,老子写《五千言》所用的文字,必定受了「文、言分离」的影响,学识越高,所用的字义越是接近甲骨文的字义。
老子的时代,甲骨文的字体早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也就是说在老子写《五千言》的时候,人们即使看到了老子的《五千言》,也很难从甲骨文的角度去剖析这些文字背后的真正内涵。
更别扭的是,假如当时有人看到甲骨文,其实,也很难从文字的角度认识其中的内涵,因为真正要认识甲骨文的内涵,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一般人根本没法理解甲骨文的内容。
这里说一般人,在现实世界中,可不是一般的人,而是那些大学者,大知识分子,但是,只要这个人依然是基于生活经验、世俗知识来理解世界,就永远都不可能跳过一定的知识背景去理解甲骨文,以及基于甲骨文字义的老子《五千言》。
二、《道德经》是甲骨文的说明书
用一种通俗的说法,《道德经》是甲骨文的说明书。
我们刚才说过,创造甲骨文不是为了用于人类的沟通,而是在记录一种对于现代人来说非常前沿的科学:「重叠结构世界」、「心智系统转换」。

上图是甲骨文「天」字,是「重叠结构世界」的象形。
现代文明认为「完整的世界」就是「单一结构的世界」,这种物理学世界观是由牛顿的经典力学为现代人类所描绘的,人类的现代文明都是建立在「单一结构世界」的基础上。
而在甲骨文造字时代,中华民族的先贤已经认识到,「完整的世界」是一种「重叠结构的世界」:「完整的世界」有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世界重叠而成,其中一个世界是显性世界,人的感官能感觉到显性世界,人所认识到的现实世界就是「完整世界」的显性世界部分。还有一个世界是隐性世界,人的感官没法感觉到隐性世界,但是,隐性世界却是「完整世界」的主体。
隐性世界的概念,一般人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在「多世界」知识背景建立之前,隐性世界的存在就像是一种神话,但是,量子力学让现代人类能够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多世界」的存在。
「完整世界」是一种「重叠结构的世界」,其中既有显性世界,也有隐性世界,同样存在于「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体也有两个人体,一个是显性人体,这个显性人体就是人能感觉到的肉体,还有一个是隐性人体,这个隐性人体人自己是感觉不到的,却是「完整人体」的主体。

上面这两组甲骨文,都是用来表示「重叠结构人体」的象形。
既然人体是重叠结构,而且,在每个人体上还都各自有一套心智系统。

一般人平时只会使用显性人体上的第一套心智系统,只有经过「心智系统转换」的训练,才会使用第二套「心智系统」。
老子《五千言》所有的内容,都在围绕「重叠结构世界」、「心智系统转换」论述,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老子《五千言》看作是甲骨文的说明书,通过对《道德经》的还原、破译真正认识甲骨文所包含的内涵。
之前,对甲骨文的破译,其实,是从汉字的角度的破译,而不是真正的破译。

《道德经》只有现代人才能破译、还原
《道德经》所有的内容,都在围绕「重叠结构世界」、「心智系统转换」论述,而要真正理解这两方面的内容,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1、甲骨文的全面发现
2、与「重叠结构世界」相关的知识背景全面建构
这两个前提条件,在老子写《五千言》的时候是完全不具备的,所以,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不可能看懂的。
而这两个前提条件,在现代却已经完全具备,1899年甲骨文被重新发现,1900年量子力学诞生,现代人拥有了认识老子《五千言》的全部条件。
老子当年写完《五千言》就出了函谷关,从此不见踪影,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是必然的,因为老子知道他的书,要到现代这个时候才有可能被人读懂,而在此之前,人们只是在传递他的文字,所以,到了20世纪的70年代,《老子帛书》也从马王堆出土了。
我们现代已经拥有了解读老子《五千言》的全部条件。


IP属地:上海1楼2018-02-22 12:42回复

    有点意思!
    空为天
    天为空
    是这意思吧。


    2楼2018-02-22 13:13
    收起回复

      这几个具体是什么字?


      3楼2018-02-22 13:14
      回复
        重叠结构世界,我的理解类似于一个网页与它的源文件的重叠,看不见的是网页背后的源文件里的那些代码,规定着网页的结构、样式、行为乃至动态数据的传递。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2-23 00:12
        回复
          老子果然是神,能算到经过2500年后,会出土甲骨文,会有量子力学等现代尖端科学,那时的人会懂。所以安排1973年马王堆出土,给现代人读。老子果然是神,而不是人。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2-23 01:51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2-23 09:33
            回复
              王弼版《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帛书老子》甲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垣无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帛书老子》乙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觀其妙,恒又欲也以觀其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以上内容来自高明先生所撰《帛书老子校注》)


              IP属地:上海7楼2018-02-26 21:18
              回复
                一、王弼版《道德经》与《帛书老子》的文字差异的由来。
                我们把通行的三国曹魏王弼标注的《道德经》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放在一起看,会发现,《帛书老子》虽然比王版《道德经》早,但并不是老子《五千言》的原本,《帛书老子》中的「也」字是后人为了读通《老子五千言》加上去的。


                IP属地:上海8楼2018-02-26 21:19
                回复
                  显然,王弼知道这点,于是,在他的标注版中,把所有的「也」字都去掉了。王弼标注《道德经》的意图很明显,他也在努力还原《老子五千言》的真正面目。
                  王弼不但知道他的前人为了读通《老子五千言》加了「也」字,而且前人也根据当时的文字进行了翻译。


                  IP属地:上海9楼2018-02-26 21:20
                  回复
                    道可 道非 常道 名可 名非 常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2-27 23:03
                    回复
                      那也不是给我们看的,是给两万年后的人看的,你哪来的自信,我们这么特别?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8-02-28 10:33
                      收起回复
                        要么没读过道德经,要么有意在羞辱老子。这种话1000年前别人也能说,1000年别人还能说,都是有意黑老子的人说。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3-11 15:03
                        回复
                          道德经本不是老子个人的智慧,甲骨文可能就是像道符无声,后周公改制文化。


                          IP属地:湖北13楼2018-03-15 22:14
                          回复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不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3-31 23:19
                            回复
                              王弼对道德经也是一直半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3-31 2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