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酿吧 关注:14贴子:1,065
  • 23回复贴,共1

二十四节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 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 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 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 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 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 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 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 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
四季八节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
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 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 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小暑”和“大暑”, 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和“霜降“, 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 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 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24 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是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 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 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IP属地:广东1楼2018-02-01 15:38回复
    一月立春寅
    二月惊蛰卯
    三月清明辰
    四月立夏巳
    五月芒种午
    六月小暑未
    七月立秋申
    八月白露酉
    九月寒露戍
    十月立冬亥
    冬月大雪子
    腊月小寒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2-20 03:14
    回复
      历法的算法你有用程序写过么?很复杂…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2-25 21:13
      收起回复
        好久不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3-22 19:11
        收起回复
          出生南半球的命理研究(转)
          16-12-16 青未了tf... + 关注献花(0) 收藏
            五术文化历法信息,都以北半球的季节月份为准,南半球寒暑季节与北半球相反,但至今尚无相对合理的历法可循,因此,出生南半球的命理,多仍依北半球现有历法为据。
          由于批命者对南半球磁场的认知,历法转换运用尚存若干的差距,而出现多种不同版本的命批内容。笔者旅居澳大利亚十余年,由近千个出生南半球的命理案例中,获得相当程度的经验印证,兹提供相关研究心得论文发表,并祈各界易学先进惠赐指教。
          南北半球月份季节不同
          地球恒以23.5度的斜向绕太阳运转,由于绕行位置与太阳照射角度不同,而造成春夏秋冬四季;先贤观天文而制定历法,以二十四节气辨阴阳五行而定月份,提供五术研究者无限发挥的空间。但这都仅限于北半球的适用,到了南半球,除了易经八卦无法依北半球方位定位以外,四季寒暑月份节气等自然现象,都与北半球有半年的季节差异,而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命理学与择日学。
          南半球的文化发展不过三百年,且多承北半球移入的文化传统延用,但却因南半球尚无相差半年的历法可循,五术发展有很多未经季节调整而错误延用。近二十年虽有五术先进若干的研究见解,但都仅限于部份而无全盘性的认知,笔者就学理及服务经验佐证,提出出生南半球者的命理研讨报告,提供相对合理的信息运用。
          兹举列说明目前对出生南半球的命理,若干不同见解和批命方式,
          笔者予以综合分析加上研究心得,并将西洋星象的星座,及紫微斗数的命宫,因季节不同而应有的修正,一并说明如后。
          子平八字命理
          1.以北半球的历法全盘延用于南半球,这种批命方式所占比例最高,但此法并未考虑南半球各月份所属季节、阴阳五行与北半球不同,可以很明显确定是不合理的用法。
          2.台湾某杂志曾有人提出,南北半球时序相差6年6个月6日又6个时辰的理论,主张北半球的“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的同时,即为南半球的“甲午年,甲午月,甲午日,甲午时”,为南北两地以60甲子时序循环共通的起点,往后则各依天干地支顺序组合以计年月日时。
          这个理论看来似乎很合理,但细查甲子年与甲午年相差30年,而非相差6年;另甲子年并无甲子月、甲午年也没有甲午月;又地球运转于太阳系中,是以地球和木星之间的关系位置来计年,也就是每年所谓“太岁”所在的方位角度,南北半球都接近相同而为同一年,并无相差6年的合理依据。
          另甲子日与甲午日不是相差6天,而是相差30天,此理论将连带影响混淆月份节气的计算;另甲午日并无甲午时,且时辰方面的计算,是依东西向“经度”的差异而来,如以南北向的“纬度”而更换时辰,则更属无据可循。
          3.排除南北半球相差6年或30年、相差6天或30天、及相差6个时辰的不合理,但季节不同相差6个月则是肯定的。北半球的春分和秋分,恰为南半球的秋分和春分;北半球的夏至和冬至,恰为南半球的冬至和夏至。因此以北半球历法的24节气,取其每个月交节气的日时,为南半球相差6个对应月的交节气日时,例如北半球的立春,即为南半球的立秋;北半球的立夏,即为南半球的立冬,这是在南半球尚无历法的情况下,可将误差降至最低的合理延用。
          子平八字的月份
          依上述相差6个对应月理论,南北半球各阴历月份,子平八字命理所属地支,应依原北半球的节气修正如下:
          北半球  南半球
          一月(立春至惊蛰) 寅月  申月
          二月(惊蛰至清明)  卯月  酉月
          三月(清明至立夏) 辰月  戌月
          四月(立夏至芒种)  巳月  亥月
          五月(芒种至小暑) 午月  子月
          六月(小暑至立秋)  未月  丑月
          七月(立秋至白露) 申月  寅月
          八月(白露至寒露)  酉月  卯月
          九月(寒露至立冬) 戌月  辰月
          十月(立冬至大雪)  亥月  巳月
          十一月(大雪至小寒) 子月  午月
          十二月(小寒至立春) 丑月  未月
          至于月份的天干,子平八字以“五虎遁月法”为诀,但如南半球月份地支依季节修正如上,则五虎遁月法将造成若干月份天干重复,或若干月份天干造成空档,无法依序顺畅排列的现象。笔者多年精研首创“五申遁月法”,(或称五猴遁月法,曾于2004年在新加坡演说发表),为目前子平八字命理学界唯一公开的论述,口诀仅将五虎改为五申,则南半球各月份天干,依各年份所属起用如下:
          甲己年 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一月 丙寅月 丙申月 七月 壬申月 壬寅月
          二月  丁卯月 丁酉月 八月 癸酉月 癸卯月
          三月  戊辰月 戊戌月 九月 甲戌月 甲辰月
          四月 己巳月 己亥月 十月  乙亥月 乙巳月
          五月 庚午月 庚子月 十一月 丙子月 丙午月
          六月 辛未月 辛丑月 十二月 丁丑月 丁未月
          乙庚年
          一月 戊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5-16 00:36
          回复(4)
            你把帖子全删了干嘛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6-21 11:21
            收起回复
              没人没人,只有我自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5-14 14:18
              回复
                每月总有这么几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7-02 1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