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吧 关注:3,833贴子:54,015
  • 5回复贴,共1
戚继光有没有和俞大猷,唐顺之交过手,胜负如何?我要正史,不要据说之类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1-22 18:28回复
    唐顺之应该是有的……俞大猷应该没有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2-02 02:12
    收起回复
      2025-08-25 13:16: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史书有没有这种记载不清楚,戚继光自己的兵书里,写了唐顺之和俞大猷指点戚继光枪法和棍法的事情。但是没说交手与否,胜负如何。而武术这种技艺,光说理论是不够的,一般来说。想要别人深刻了解你的武术技巧为什么高明,除了说之外,最好还要有点到为止的切磋
      唐顺之和俞大猷不光是介绍了自己的武术技巧,还教了戚继光,所以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记录了他们的武术技巧,收为己用。老师教学生,那就应该有实践教学。因为武学不是文学,武学非常须要实践。实践教学总避不开切磋,对练。
      所以,我估计戚继光和他们两位交过手,跟唐顺之是枪对枪,跟俞大猷是棍对棍。因为前者教枪法,后者教棍法,异种武器切磋就学不到枪法,棍法的精髓,必须是同种武器。
      至于胜负嘛,这个就不重要了,教学切磋不是擂台比武,要一较高下。切磋时大家都留着力,避免误伤,能体会到对方技术的优点,学到技术就行了。戚继光特别喜欢长枪,所以他的枪法应该是不错的,只是在某些技巧上不如唐顺之。比棍法,戚继光自然不是俞大猷的对手。
      跟两位大师的切磋,戚继光很可能是处于下风的,否则戚继光也没理由这么认真学习他们的技巧,因为戚继光是个实用主义者




      IP属地:江苏3楼2018-02-02 13:20
      回复
        戚繼光在自己的著作里說,俞大猷曾給他演示過棍法。從他關於這一節的前後記載來看,他們倆應該是動過手的。原因之一,是我之前說的,武道不是靠嘴說能分高下的。這兩位中國史上軍陣武道的宗師巨擘,最重的就是實戰,見面討論武藝豈能只說不練。其二,就是戚繼光的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信息了。
        根據戚繼光說,俞大猷的棍法,其妙者只在得手之後一拿一戳,其後之勢猶如圓石轉於萬仞之山,再無住歇。以此觀之,俞大猷的棍法極為兇猛,且也是講究的搶先手,一旦被他得了先手壓制住,其後攻勢便如巨石下山滾滾而來,勢不可擋。之後戚繼光又道,俞老總的技藝勝我幾倍,和他放對,一旦失勢,便無再復之勢。即使有扳回的機會,但面對武道宗師,一敗則終是永不可返矣。其實不單是棍法,槍法和其他各色武藝,都是一個道理,我以此法教習軍中長槍,效果非常顯著,「極妙極妙」。
        戚繼光說俞大猷技藝勝我幾倍,這有可能是謙虛和推崇之語,但從此後的記載看,很可能最後的結果確實是他敗了,且在失了先手後,曾一度找到機會反攻,試圖扳回局面,但終於不果


        IP属地:中国香港4楼2018-02-04 10:05
        回复
          在戚繼光的青年記憶里,就有了上震撼一幕:年過半百的唐順之手持長槍,輕鬆舞出了一尺槍花,把心氣孤傲的戚繼光,外帶一群年少生猛的戚家軍戰士,當時驚掉了下巴。在輕鬆掃倒這群愣頭青後,唐順之更留下一句令戚繼光銘記終生的箴言:一藝之精,其難如此。


          IP属地:中国香港5楼2018-02-04 1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