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亮的溪涧吧 关注:3贴子:299
  • 2回复贴,共1
芳华是导演冯小刚和编剧严歌苓致敬青春之作。
他们二人在自己芳华正茂之时都加入了部队文工团。
严歌苓的作品通常苍凉悲悯,本片却在冯导的润色下多了几分温情。
电影开场的舞蹈训练,仿佛镀了一层金光,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闪闪发亮。
然后故事就开始了,一个新人怀着憧憬进入了部队文工团,似乎从此就可以过上梦想的生活。
然而事与愿违。
阶级与生活习惯的差异,甚至爱出汗都能成为集体中受到排挤的理由。
集体主义将所有人编织到一个共同的理想之中,个人的诉求在这里是不被允许的。
于是被压抑了本性的人们,在私底下偷偷的暗流涌动。
冯导特意拍摄了许多女性更衣间的画面,可以凸显女性躯体的内衣单衣,这或许是少年心中永远的悸动。
除此之外他还将领取物资、闲聊吃冰棍、日常排练、挑破水泡等生活小事拍的极其细致,可以看出冯导对已逝生活的追忆。
当个人的行为与集体的意志相违背的时候,不管你是大兵小将,都会受到制裁。
阳光正直如“活雷锋”也会因为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表达感情,而被污蔑成为流氓,流放前线。
更不用说何小萍之流。可笑的是明明是发配至危险辛苦的地方,口头讲的却是伟大崇高的帽子。


1楼2017-12-15 21:39回复
    影片的后半段也开始了战争的描述。
    这或许是第一部拍摄这场战争的电影,难能可贵。虽然影片中并没有提及战争名字,也始终没有出现过敌人的画面。
    这部电影的战场太过真实,真实到残酷。
    战场上的各种风吹草动都会使你的生命就此终结,刚刚还在面前的队友,转眼就变成了炸开肉酱。
    炸弹不会分辨要去伤害的位置,有可能炸掉的只是你的下半身。
    枪林弹雨下,战友们往不知名的方向开着枪,躲避之中也会中了不知哪里来的弹。
    到处有人倒下,不辨东西不知该往哪跑,到处是死尸,以及还没有死透的战友,令人感到深深的绝望。
    刘峰在这场战争中活了下来。
    他拼死战斗失去了一条手臂,若是在别的战争中,他或许会成为民族英雄,但是这是一场无法提及的战争。
    于是越战老兵在和平年代不得不拖着残破的躯壳艰难的求生。
    被国人排挤,被管制部门敲诈,心酸的讨饭吃。
    何小萍在战争中被派去当护士,救助前线士兵。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卡车拉来了一批一批没有人形肢体,其中有战士的遗体,也有还可以抢救的战士。
    她要忍着吐意,从中找出还活着的人,无尽的伤员,每个人都急需救助。
    何小萍遇到了一个全身被烧成黑炭的小战士,他还活着,他们聊天,他说他只有十六岁。
    战场上的无名氏,他们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或许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成为了士兵被派到了陌生的战场之上。
    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之于国家不过是数字尘埃,之于家庭确是毁天灭地的打击。
    何小萍在战争之后成为了英雄。
    从小受尽委屈和欺辱的她成为了英雄。
    然而她想要的只是别人的温暖和善意,终于受不了刺激疯了。
    在精神科组织观看文工团表演时,她呆呆的看着舞台上的战友们,又默默的走了出去,一个人在月光下独舞。
    我忽然想起了村上春树的一本书《神的孩子全跳舞》,里面的青蛙君在空无一人的月光下独舞,如出一辙。
    如梦如幻,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为自己而舞。
    此时此刻,文工团的排挤,集体主义的强制,大时代的压抑统统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随着月光下的独舞化为生命的背景。


    2楼2017-12-15 22:25
    回复
      芳华多线叙事,为我们讲述了大时代下不同人物的命运发展。
      中间穿插了许多历史事件。
      即是冯小刚导演致敬青春之作,又是一部富有诚意的史诗电影。
      崔健说,谈论中国历史是需要角度的。
      冯导的角度让我这样一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看到了一个和书本中不一样的大时代。


      3楼2017-12-15 2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