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3,830贴子:1,342,192
  • 1回复贴,共1

价值交换、经济增长、人口劳动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价值交换与经济成长
首先说明,我不是学经济学的,我也不懂那些经济指数函数之类的是什么意义,仅一家之言希望各位指教。
个人觉得,经济这个词其实本质是价值交换,说白了就是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和本质无非是“变相的以物易物”,而钱本身是不存在多少交换价值的,最主要的价值是钱所代表的信用体系,金融行业本身也是产生不了多少交换价值的,它的价值最主要是利用杠杆效应和积少成多使得每一分钱的交换价值最大化。
假设我一天劳动价值一百块,使用一百块,其中五十块保障基本生存,五十块改善生活质量,那么对于世界来说,我生产了一百块的价值,使用了一百块价值,我的交换价值是两百块。但是对于钱来说,作为交易的信用凭证,它的交换价值并不局限于两百,它进入下一个环节依然会产生交换价值,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交换次数越多,它的交换价值越大,但是同时,在同一次价值交换交换环节(一笔交易)的交换程序越复杂,那么它所代表的原始交换价值也就越低。这样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想要最终经济数据增长,就有以下几个方法:首先,也就是最简单的,把原始交换价值发掘出来,也就是说干活的人越多,那么用来交换的初始价值越多,这也就是最初毛主席的方法。其次同等初始价值的情况下,精简交换环节,比如同样的税率但是合并税收机构,减少交易流程,增加钱的流动性。再次,增加交易凭证物,也就是印钱,央行也就是这样做的,大量的钱也就使得交易可以更好的更及时的发生,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固定的,总的来说,一次性同时发生的交换次数越多,那么同样时间交换次数越多,经济也就越增长。第四,减少交换价值中保障生存的钱的比例。同样的钱,用于保障生存的钱越少,那么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钱越多,也就使得人能够交换的原始类目越多,经济越好。这一点也就是我最困惑的一点,因为房地产大部分属于保障生存的一部分,它会挤占提高生活质量这部分的比例,也就是说“刚需”占的比例越大,拿出来交易的比例越少,经济总体只会越来越差,就像《富爸爸穷爸爸》里面说的,现金流才是真的财富,而不是储蓄。储蓄是银行所希望的,他们能用你的储蓄来行成他自己的现金流,说白了,我觉得大富豪和银行本质上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现在奇怪的问题就是,房地产挤压资金比例,银行印钱增加流动性,但是印的钱又流回了房地产,并且更严重的是由于高收益,它不仅流回去了,它还带了原本投机的甚至储蓄的钱进去,如果不管,那么结果谁都知道,但是怎么管?我们已经不可以再多印钱了,否则钱的信用凭证价值就没有了,也就是通货膨胀(其实我很纳闷,通货膨胀跟货物其实没啥关系,经济学真能扯),就像以前一分钱五个糖,现在一个糖五分钱好像都买不到了,如果信用凭证扯了,那就是像以前民国,一摞钱买不到火柴盒,想吃饭?那我还是拎块肉比拎筐钱有效。不过以后数字经济,希望不要哪天吃饭花的钱摞起来比碗高就好……扯远了,最近大家都说实体经济不好,简单一点,你有一百块,以前吃饭、穿衣、交通,老人,孩子,医疗,教育,乱七八糟总共五十,其他公用五十,你过得很滋润。问题是现在大家要买房,所以菜价,衣服,甚至奶粉都涨了,因为别人也要买房子,现在生存涨到六十了,而你又买了个房,全款便罢了,贷款又分走二十,现在呢,你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公用钱只剩下二十了,你觉得滋润么?你只有二十去买别的东西,钱都压房子里,啥都没得买,原本依靠五十块来成长的实体现在只有二十块可以用,怎么可能好起来?80后身体还算正当年,想想在过十年,会是什么情况 ,不失业,不生病 没孩子,家里老人不生病,还房贷还可以,但凡出点幺蛾子,就断了,大家想想比例应该是多少。问题是依靠二十块的实体经济是否撑得了十年?想想就后怕,太可怕了。中国现在陷入一种畸形社会,看似繁荣,但是 80后所承担的压力还没有放大,等80后父母老了 身体出问题了,怎么办 ?触目惊心,但是即使现在在还有很多人觉得没什么,美国遇到这种事情都是战争解决,所以美国过了一次又一次,日本没解决,所以日本现在白菜需要的价钱放在几十年前的日本估计都得吓疯……现在很多人不想这些,还是特权,还是强势,要我说纯粹活腻了,如果要稳定要发展,那么无论内外都要解决,对内措施多,不仅要解放人口劳动力,减少阻碍交换环节,定向平稳房地产,为什么说平稳,因为一旦房地产倒了,那么钱突然回涌到时候谁也收拾不住,除非股市直接同时涨个几百倍,要不然白菜都卖买几千才能把这部分钱收回来,外在就是要让我们国家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让全世界替我们把房地产的钱分流出来,让全世界的实体经济给我们扛锅,谁也不想大家玩完,如果想玩完,那大家早都一起扔原子弹玩了。只要不是疯子,大家都想的过更好,但是事先预测总是难的,什么事情都是物极必反,什么时候是极,谁也说不好。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假装用战争来结束,然后火了开始扔核弹,然后大家劝玩完,然后地球核辐射变异蜥蜴变恐龙,然后几亿年后在进化文明轮回……
说了这么多,不是不建议买房子,而是想说努力不要把房子当做唯一的幸福,因为无论你买不买物价都是要涨的,别人你总管不了的,你这短短几十年的寿命,做自己喜欢的事,喜欢自己喜欢的人,遛狗逗猫,也许比斤斤计较有用的多,过得更开心。有时候想想其实人类社会几千年传承,好像真的挺像的,无非就是不甘心,不放弃,不服输,一次次波折曲回然后摸索前进,错了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回原始社会,只要不灭族,总会有一天发展起来,所以,有时候在想,也许人口作为生产力要素才是真的所有经济和发展的基础,无论科技或者其他什么,都只是利用人口的措施和方法。突然觉得大家应该努力生娃了。
个人拙见,请批评指正。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2-12 11:46回复
    先留明,迟点有空再看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12-12 16: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