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吧 关注:5,157,890贴子:116,849,769

回复:造假的埃及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帝国、拜占庭历史内幕(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这世上有过“古希腊文献”吗?
这世上有过“古希腊文献”吗?鄙人孤陋寡闻,不敢妄断。
某些人说,古希腊文献是写在纸草纸上的;这种纸草纸是埃及独有的。我想,这八成是胡说八道。
据说,纸草是生长于埃及沼泽中的植物,广泛分布于尼罗河的两岸。
在某些专家的叙事中,这纸草,承担了万千责任,除了用做绳、筐、鞋子、造船等等,另一特殊任务,便是用作写字出书。
据最新研究成果,埃及金字塔,便是用这种绳子绑着一块块巨石,费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再搭建而成。
又据说,仅仅一个亚里士多德,便用掉了不知多少张这宝贵的纸。
无疑,这种东西的产量,必是产量巨大,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否则,百姓缺筐子用,少鞋子穿,更重要的是,金字塔建不成,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不能传承。
问题是,洋人对古埃及委派的任务,远不止于此。古埃及,还必须是:古希腊、古罗马的粮仓。据说,在古罗马时代,从古埃及出发的运粮船队,络绎不绝地直奔罗马城。
众所周知,古埃及的种粮食、产纸草纸的地方,就是尼罗河三角洲。这儿有多大呢?目前,尼罗河三角洲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天津市,江苏省的五分之一,真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就这么点地方,
是伟大文明的粮食基地:罗马公民要吃饭,希腊人民要吃饭。
是伟大文明的纸张基地:宫廷、官府要纸,希腊、罗马文人要纸。不知达官贵人们是否用这玩意擦屁股。
是伟大文明的绳子基地:建金字塔要用,全民生活要用。 ......
古埃及真是个神奇的地方,仅仅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满足了至少百万平方公里的纸张供应、至少百万人口的粮食供应......嗯,作为西方文明的后勤基地,无所不能。
顺带一问:这些纸张,是如何千里跋涉到希腊半岛,进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书房的?受潮了么?


IP属地:陕西120楼2017-12-06 17:00
回复
    六、还是中国历史靠谱啊
    中国历史,应该是最有参照价值。谁让中国史书记载细致而全面呢!
    以中国唐代为例。毫无疑问,唐代的农业生产能力,至少超过古希腊、古埃及2倍。中国陕西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自然条件好于希腊半岛、尼罗河三角洲千百倍。但是,在唐代至强至富的开元年间,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5倍于雅典,尼罗河三角洲的二分之一)的歧州,才44533户,约22万人。
    强调两点:
    1、唐代开元年间,晚于古希腊一千多年。
    2、唐代开元年间,政府征收的粮食,约为产量的十分之一,即约2.2万人的年度口粮。
    唐代的歧州,不用去抢劫,不用去偷,在安居乐业的情况下,平均每2000平方公里,也才4万多人口。
    不知雅典有何等神功,竟然比歧州的人口多几倍!
    尼罗河三角洲的土地,全部用来种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口?----请注意,这儿不仅是地中海气候,而且为沙漠环抱,许多土地十分贫瘠。
    千万别与歧州比商业文明,这里可是唐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站点。
    一马平川、风调雨顺的关中平原


    IP属地:陕西121楼2017-12-06 17:01
    收起回复
      2025-09-13 19:17: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转一个~
      神奇的古埃及有多大版图?有多少人口?
      目前流行的关于西方古代史的论述,大多是人云亦云,经不住推敲。可以说,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字,只要稍加思考,便知是胡编乱造。
      现在,我来谈谈据说是古希腊的母体之一的高大上的古埃及。
      按照现行的“世界史”的叙述,古埃及文明超级了得,早在5000年前,甚至7000年前、几万年前,古埃及便进入到了“王朝时代”----即文明时代。证实古埃及高大上的文物是现存的,比如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比如,胡夫金字塔,相当于一座40多层的摩天大厦,是10万奴隶,用了30多年时间建造的。
      有西方专家----“国际学术界”的论述,有摆在眼前的文物,古埃及的高大上还能怀疑吗?
      当然能!
      首先,我要问:4000年前,神奇的古埃及有多大版图?有多少人口?没有足够的版图和人口,连野蛮都没法维持下去,遑论文明!
      众所周知,古埃及是依托尼罗河三角洲而生存和发展的,其它的地方都不宜人居,要么是沙漠,要么是大海。

      目前,尼罗河三角洲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天津市,三分之二的关中平原。实事求是地说,真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尼罗河三角洲,是冲积平原。也就是说,这块沙漠绿洲,是泥沙浓度超高的尼罗河水,经过N年时间,遗留下来的泥沙堆积出来的。
      那么,4000年前的尼罗河三角洲,有多大呢?
      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中国大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中国大地上,有个长江三角洲。这儿也是冲积平原。那么,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唐玄宗时期,长江三角洲是什么样的呢?


      IP属地:陕西122楼2017-12-06 17:17
      回复
        文字发不出来,说是广告~~我也是醉了


        IP属地:陕西123楼2017-12-06 17:24
        回复


          IP属地:陕西124楼2017-12-06 17:24
          收起回复

            据说,生活于沙漠边的古埃及人,十分**,通过建这个那个,搞出了“灌溉农业”,种上了小麦之类。这些“国际史学界”的说法,我统统采信,只当是真的。不过,一旦搞灌溉,劳动强度就要高许多,生产效率就要低许多。
            那么,这1.2万平方公里的沙漠绿洲,能养活多少人呢?
            考虑到冲积平原形成的时期,一定有许多湿地(否则,哪来的那么多“纸草纸”供应亚里士多德写书?如果古希腊真有那么多学者写书,古埃及必须全部是湿地);考虑到法老要建设宫殿、陵墓;考虑到古埃及商业文明需要庞大的交易场所;考虑到古埃及的官员需要法治文明的办公场所;考虑到古埃及的文人需要创造文明的场所;考虑到古埃及的官员、屁民需要吃饭睡觉的场所;考虑到法老、官兵、屁民都要走路;考虑到引水灌溉中要修建些水渠之类;……我们把有效的耕地面积按照绿洲面积的60%计算,那么,古埃及的耕地为0.72万平方公里,即10800000亩。
            在工农业技术均极其原始的4000年前,在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均极其恶劣的埃及,要想养活一家(5口)人,至少需要苦苦耕种200亩土地,否则就要饿肚子。(相关论述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b7f3810102e9ha.html
            由此推测,尼罗河三角洲的人户,不会超过54000户、25万人。
            事实上,在那个年代,尼罗河三角洲的人户,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主要原因在于,受劳动能力限制,一户人家是耕种不了200亩土地的。以当时的农业水平,只能耕种100亩左右,另外以200亩以上的土地发展养殖业,才能维持生计。
            我们还是以中国唐代为例。毫无疑问,唐代的农业生产能力,至少超过古埃及二倍。中国陕西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自然条件好于尼罗河三角洲百倍。但是,在唐代至强至富的开元年间,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歧州,才44533户;面积大致相当的同州,才56509户。


            IP属地:陕西125楼2017-12-06 17:26
            收起回复

              最乐观地估计,古埃及的人户,应该在2万至3万户之间,即10万至15万人。
              4000年前,古埃及创造了以10万奴隶用30年时间修建金字塔的“世界奇迹”,您说:可能吗?


              IP属地:陕西126楼2017-12-06 17:30
              回复
                额,再来一个吧
                神奇的古希腊有多少人口?
                今天,希腊的全国人口 1100万 左右。
                 2500年前的希腊半岛,有多少人呢?
                没有文献资料可查,只能估算。
                人活着,首先要吃饭。所以,中外专家们都依据粮食来判断人口数量。
                估算一 1、春秋战国时期,肥沃的土地,100亩地才能养活一家人(5口人),稍差一点的,就需要200亩,再次的就要300亩了(依据:《周礼·大司徒》云:“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孟子》云:“周人百亩而彻”。“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2、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亩,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良田33亩、中田60亩、差田100亩,养活一家人。我们取平均值,50亩养活5口人,即:平均10亩田养活一人。如果以当今中国版图计算,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口至多3000万人。
                   3、今天的中国,全国共约 18亿亩耕地,人均1亩多一点,却保证了人人有饭吃,而且有酒有肉。这就是说,当今的土地产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10倍以上!
                   4、当今希腊,全国人口1100万左右。那么,在古希腊时期,这里能够养活多少人?至多110万人!(不考虑这些: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远高于古希腊,如农田水利建设等;中国的土地,远比希腊半岛的肥沃。)就算古希腊“商业发达”,三分之一的粮食是进口的(即古希腊三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工商业,这样的结构,是法国19世纪中期的水平,我们假设这是真的,同时,不考虑古希腊出口什么、出口给谁,换回的粮食如何运回来、如何销售到每家每户),把JY们假设的前提全部用足,古希腊的总人口,最多也不过 150万。
                估算二  据西方专家估计:罗马帝国巅峰时期,拥有埃及、高卢、意大利等若干土地肥沃的粮仓,尽管如此,帝国全部人口约一亿人,这可是包括北非、西亚的人口。
                  今天,仅欧洲人口就约 8亿!是罗马帝国总数的 8倍。
                  如果以此为标准,(请注意,这里考虑到了古罗马与古希腊工商业一样**的假设;但是,不考虑这些因素:希腊是欧洲最贫瘠的土地之一,是欧盟经济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则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人口总数最多也就 140万人!
                结论 1、“古希腊”的地盘只有当今希腊的一半左右。往高处估算(即按照中国式标准,且假设古希腊商业超级发达),古希腊的总人口在80万以内(150万÷2=80万)。
                2、西方专家说,古希腊有数百个城邦。我们只按 200个城邦计算,将全部人口按照80万计算,则平均每个城邦 3、4千人。这就是说,古希腊的一个“城邦”,规模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党”(500户人家)差不多,相当于当今中国一个小规模的乡、大一点的村!又,有西方专家估计,雅典一个城邦的人口就超过10万,那么,其它199个城邦的平均人口就只有1500人了。这到底是城邦,还是村寨啊!
                3、公知们说:这样的城邦,创造出了十分**的文明! 公知们还说:这些个城邦的一半,即不足40万人口(当然包括老弱病残了),竟然打败了波斯帝国500多万的军队加上另一半希腊军队!
                4、如果实事求是地,以科学的态度来估算,“古希腊”的总人口撑破天,至多:30万人!


                IP属地:陕西127楼2017-12-06 17:35
                回复
                  2025-09-13 19:11: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资料1、希腊的地形图----地地道道的穷山恶水


                  IP属地:陕西128楼2017-12-06 17:37
                  回复
                    2、当今希腊,国土面积为13.2万平方公里(和山东省面积差不多)。当今希腊,系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风,占有了大量的原土耳其的国土。号称**的克里特岛(约8000平方公里),一战前也属于土耳其。


                    IP属地:陕西129楼2017-12-06 17:37
                    回复
                      3、这是公知们宣传的古希腊的地盘


                      IP属地:陕西130楼2017-12-06 17:38
                      回复


                        IP属地:陕西135楼2017-12-06 19:19
                        回复
                          额,我转这些评论是觉着搞笑,大家看一下神回复,并不是说是论据,勿喷


                          IP属地:陕西136楼2017-12-06 19:22
                          收起回复



                            IP属地:陕西137楼2017-12-06 19:23
                            回复
                              2025-09-13 19:05: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陕西138楼2017-12-06 1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