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一期一会
当下的茶界,流行“一期一会”的概念。这本是日语,最早出于江户德川幕府时代井伊直弼所著《茶汤一会集》。书中这样写道:
“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
这里的“期”,所指的是一生的时间,而“会”指的是相会。
然而,最早提出类似思想的还不是井伊直弼,而是村田珠光。在《山上宗二记》中的《珠光一纸目录》中可以发现,村田珠光重视主宾双方在茶事活动中的影响。他认为,客人从进入露地到离开茶室,都需当作是一生仅有的一次相遇来尊敬亭主(即茶会的主人)。相对的,亭主也要以对等的心态诚心来待客。
其实,“一期一会”还真算不得舶来品。郭登笔下的“西屯女”,先是解鞍系马后是厨中泡茶,不正是在践行“一期一会”的想法嘛。
如今便捷的通讯,使得我们忽略了人与人相遇的不易。我们遇到的人,其实还是每天都在改变。我们总觉得,留了微信就可以很容易联系到。可有多少人喝过一次茶后,也就再未见过了呢?即使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也大都沦为朋友圈里点赞的交情了。
时间在变,空间在变,唯一不变的也还是只有“变化”。我们以为比古人幸福很多,其实遇到的苦恼还是没太大变化。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又念了一遍之前的那套话。中国老百姓,不懂得“一期一会”。大家只是觉得,泡茶可以把客人留下。见一面不容易,能多呆一会就多呆一会。客来奉茶,无疑是最走心的茶事。中国茶文化中,原来也有这样深刻的部分。只怪我们,还没有细细体会罢了。
本文摘自杨多杰老师作品!说得实在,故而引述于此!


当下的茶界,流行“一期一会”的概念。这本是日语,最早出于江户德川幕府时代井伊直弼所著《茶汤一会集》。书中这样写道:
“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
这里的“期”,所指的是一生的时间,而“会”指的是相会。
然而,最早提出类似思想的还不是井伊直弼,而是村田珠光。在《山上宗二记》中的《珠光一纸目录》中可以发现,村田珠光重视主宾双方在茶事活动中的影响。他认为,客人从进入露地到离开茶室,都需当作是一生仅有的一次相遇来尊敬亭主(即茶会的主人)。相对的,亭主也要以对等的心态诚心来待客。
其实,“一期一会”还真算不得舶来品。郭登笔下的“西屯女”,先是解鞍系马后是厨中泡茶,不正是在践行“一期一会”的想法嘛。
如今便捷的通讯,使得我们忽略了人与人相遇的不易。我们遇到的人,其实还是每天都在改变。我们总觉得,留了微信就可以很容易联系到。可有多少人喝过一次茶后,也就再未见过了呢?即使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也大都沦为朋友圈里点赞的交情了。
时间在变,空间在变,唯一不变的也还是只有“变化”。我们以为比古人幸福很多,其实遇到的苦恼还是没太大变化。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又念了一遍之前的那套话。中国老百姓,不懂得“一期一会”。大家只是觉得,泡茶可以把客人留下。见一面不容易,能多呆一会就多呆一会。客来奉茶,无疑是最走心的茶事。中国茶文化中,原来也有这样深刻的部分。只怪我们,还没有细细体会罢了。
本文摘自杨多杰老师作品!说得实在,故而引述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