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吧 关注:11,394贴子:189,997

【同人】【空白三部曲】射雕英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同人】【空白三部曲】射雕英雄之双雕间的那些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14 20:16回复
    第一回:北地烽烟
    古老的黄河跋涉万里,河水滔滔地向前滚动着,流经黄土高原,破土吞流,托石推沙,咆哮者一路向东奔腾而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9-14 20:18
    收起回复
      正是:“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14 20:18
      回复
        时值二月,北方的冬天尚未结束,早晨刚刚来临,河岸边枯黄的野草杂枝还带着晶润的寒霜,一阵凛冽的寒风飞过,更加增添了一份萧索的气息。等到浩浩荡荡的黄河水进入华北平原,水流平坦,黄河一改翻滚狂涌的姿态,宛如变成了一只温和顺从的小绵羊一般,再继续向东流经大宋故都汴京后,便转向东北大肆倾泻而去,一路更是萧索荒凉,村落寥寥无几,直到梁山脚下。在周围梁山,青龙山,凤凰山和龟山四座山峰的围陇之下,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水泊,河汊纵纵横横,竟有千条之多,被称为“八百里梁山泊”,当年梁山好汉在此凭借水泊天险,啸聚山林,行侠仗义;扶危救困,替天行道;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何等潇洒快活,何等侠义恩仇,可如今大宋官家不争气,北方大好的锦绣河山,连同旧都汴梁和这八百里水泊梁山,都已归入金人国土好些年了。这些年金国在蒙古的重压下迅速衰弱,虽说金国对山东,淮北等地的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各路义军风起云涌,势力逐步壮大,但蒙古在北方虎视眈眈,加之各路义军难有统一的领导,南宋朝廷又对义军多加防范,只是将其视为缓冲作用,没有收复失地,继续北上的意图,这个地区夹在三方之间,战乱最是频繁,民众最是受苦。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9-14 20:19
        回复
          正是: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9-14 20:20
          回复
            这八百里梁山泊的东面有一座城池,唤作东平府,只见城内坊间稀稀落落,只有几个挑着担子的小商贩,边走边吆喝叫卖着,几处断壁残垣处,几个工匠正在忙碌的修缮,好在残砖不是很多,修葺起来不是很费力。一个工匠干的累了,正要伸腰缓臂,却见一堆士兵向这边走来,赶忙弓背伸手,低头继续卖力地干了起来。只见那队军士渐渐走近,身着黑灰色战甲,甲片自横向左至右叠压,纵向从下往上压排,盔甲之外身披红色袄衣,鲜艳亮丽,显得异常显眼。虽然这些士兵装束,武器颇不齐整,但个个昂首挺胸,也自有一股勃勃英气。领头的军官身材高大,魁梧粗壮,矗立在队旁便如山似塔一般,他浓重的眉毛高高挑起,瞪大了眼睛,却紧闭着嘴唇一言不发,短暂的停顿之后,又继续带领着众军士向前走去。就在此时,背后突然响起呼呼喝喝的打斗之声,走在最后的几名士兵禁不住回头观望,军官脚步也是一滞,回头皱了皱眉头,却没有发出任何指令,只是凝神观看。只见那两人正斗作一团,一个衣衫褴褛,作乞丐打扮;一个却是普通农夫装束,但衣服却是极为素净,装容也是齐整。
            两人倏忽来去,身形迅捷,绕是那军官多临战阵,却也难以看清两人面庞。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9-14 20:23
            回复
              那乞丐手持一根普通的木棍,挥舞起来,竟是灵动圆转,又憨实厚重,或横扫,或直劈,或斜挥,无不快而又准,进退趋避,颇有法度,端的厉害非常。再看那白净农夫,挥舞的兵器确是一柄钢点蛇矛,这蛇矛极是考验使用者的臂力腕劲,劲力愈大,愈是威猛无俦,曾在长坂坡三声吼叫吓吓退曹操百万兵的三国猛将张飞,便将一柄丈八蛇矛使得出神入化,威力无穷。
              这农民生的白白净净,身材又是瘦弱,自是难以发挥蛇矛的威猛。令人奇怪的是,只见这农民挺着蛇矛刺,挑,戳,划,具是张弛有度,举重若轻,在进攻的同时,亦有余裕加以防守,且每每进攻,尚留有后招,两人竟是打了个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9-14 20:24
              回复
                正是:“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14 20:24
                回复
                  再斗得片刻,那农夫见对手攻势凌厉,步稳手沉,棍法精巧,变化多端,竟是越战越是稳重起来,不免心中焦躁,转头瞥见周围官兵正在四处围拢过来,更是心神不定,心想:“此次南下,我怀有重要使命,如今大功告成,正该早日回去复命请赏,无需多惹事端,今日之事,大可来日再来找回场子”。原来,那军官见二人均是武林中人,武功竟也了得,若论单打独斗,恐已非他二人任一人敌手,心中便有些疑虑,下令士兵只是慢慢靠近,等待进一步号令。
                  那农夫正一愣神间,肩头险些中招,虽说侥幸躲了过去,却是躲得狼狈至极,当下定心凝神,扭动腰身,闪开对方斜劈来的一棍,全力奋起双臂,紧握蛇矛,疾刺如风,扑向那乞丐右肩,那乞丐见他来势威猛,不敢硬接,急忙斜身避过,农夫趁势进击,横矛划向乞丐,待得乞丐挥棍相挡,农夫早已展开轻功,向旁急闪,同时大叫:“你这蒙古细作,你便是扮作叫化模样,我也认得出你。”话音落地,两人相距已有五丈远近,他右手手握蛇矛长杆,将蛇矛斜放在胁下,左手却指着那乞丐,带着自得惬意的笑。此时士兵都已走近,听见此话,略一迟疑,不等军官号令,便将乞丐团团围在中心,却放农夫在圈外。只听那乞丐一声冷笑,大喊道:“好个蒙古狗,好不要脸!”却是纹丝不动。军官凝神观察良久,见那乞丐身上挂着几个布袋,难道竟是丐帮弟子?他素知丐帮最是行侠仗义,扶助弱小,又见那乞丐正气凛然,不畏不惧,倒是那农夫不像农夫,甚是可疑。他心念电转,思索片刻,高声喊道:“两个人一个也不许放走!”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9-14 20:27
                  回复
                    众士兵训练有素,听到军官发令,不慌不乱,当即分出十数人,居然章法严明,严丝合缝,仍然将乞丐牢牢地围在中心,竟没露出半分缺口,乞丐心中暗暗赞叹,却也不为所动,军官微微点头,显是颇为满意。他转头瞧那农夫,却见他横摆蛇矛,矛头对准左前方,接着左手松开矛杆,右手往前疾送,只听一声惨嚎,冲在最前方的一名士兵胸口被蛇矛刺中,鲜血汨汨的从他胸口狂涌而出,瞬间便染红了胸前的甲胄,农夫抽出蛇矛,趁着士兵一愣神之际,回身便走, 众士兵皆是久经战场,见同伴惨死,虽觉有些惊恐,但也顾不得悲伤,发一声喊,个个奋勇,人人争先,挺枪挥刀追去,军官看向士兵,见他早已气绝,显是刺中了要害,胸口鲜血兀自不断的向外涌动着,军官眼神便是一凝,似有杀气一掠而过。眼见农夫便要逃脱,他也顾不上这许多,一个箭步向前跃起,拔出跨在腰间的长刀,雪白锃亮的刀身隐隐约约散出森森寒气,锋利明锐的刀刃灿然生光,待将长刀抡地圆满,便竖直向着农夫的右肩劈下来,农夫只顾发足前冲,似是对身后的危险不知不觉,军官心中暗暗生喜,心道:“这一刀下去,非要卸下你这厮一条臂膀不可!”不料,就在刀刃即将落下他肩膀之时,那农民便似生了翅膀一般,竟迅捷向前纵出数尺,长刀竟连他的衣服也没有划到分毫,军官心中诧异,面有惊色,这稍一愣神,农夫已奔出老远,只怕是再也追赶不上。他生性沉稳,当下不慌不忙,镇定心神,抢过身旁士兵背囊中的弓来,取出羽箭,猿伸双臂,将弓挽的满了,对准农夫后心,只听嗖的一声,羽箭离弦而出,径直向农夫后心飞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9-14 20:28
                    回复
                      时宋军兵器多以弓弩为主,衡量将士的武艺,亦是以臂力为准,一般的宋军士卒可挽200宋斤,将领臂力更是惊人,令金军闻风丧胆的岳武穆,便可挽弓300宋斤,端的是神勇之极,世间罕有其匹。只可惜这位大英雄还未来得及收复失地,北定中原,便被奸臣秦桧构陷,含恨冤死风波亭,不知令多少心怀故土的热血宋人痛心泣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9-14 20:29
                      回复
                        正是:
                        “ 王业神州已陆沉,将军祠墓肃阴阴。
                        和戎社稷浑无策,报主乾坤只此心。
                        原草尚含南向恨,塞鸿空断北来音。
                        可怜金牌十二诏,父老攀留泪满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9-14 20:29
                        回复
                          那农夫转头见羽箭破空而来,甚是迅猛,急忙向左急转,羽箭便从他右胁的空隙间穿过,他脚步一缓,回头见众士兵与己相距甚远,心头一乐,正要不疾不徐地继续向前飞奔之时,却见眼前一晃,一个黑影便挡在了身前。农夫刺死冲在前面的士兵,众士兵奋勇争先,军官拔刀直劈,挽弓射箭,农夫纵跃躲闪,具是发生在片刻之间。这边乞丐也早和众士兵斗在一起,只见乞丐进退自如若,攻守自如,或用棍打,或用脚踢,士兵倒下,却于性命无碍,显是手下留情。
                          农夫停下脚步,目不斜视,上下仔细打量面前的黑衣男子,只见他约莫十五六岁年纪,锦衣玉饰,风度翩翩,身上披着黑色貂衣,更显风采卓然,竟是一个英俊少年。农夫笑道:“小娃娃,快走开些,别挡了大爷的道。”那少年也笑道:“这可奇怪了,路又不是你家的,我想走哪里就走那里,想站在哪里就站在哪里,你管的着吗?”说罢双臂交拢,摆头斜看着天空。那农夫见他显然故意挡道,心下恼怒,也不答话,挥手便是一掌“拍沙推石”,击向少年面门,出手狠辣之极,竟是要取这少年性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9-14 20:32
                          回复
                            他这套千山掌法,掌法迅猛,颇具变化,共有三七二十一式。他自小无父无母,漂泊无依,五岁时,一个江湖卖艺的老人见他可怜,收留了他,并给他取名牛学山,从此两人相依为命,走州过府,卖艺为生,辗转到了辽东一带,不料老人年事已高,寿数已近,不久便去世了,死时留下一柄蛇矛和一只张地图,老人不住指着地图上一个红点,想要开口却是不能,未及言明便寿终正寝。在好奇心驱使之下,他决定寻找老人所指之处,于是拿了蛇矛,顺着地图指引,进入了山中密林,几经波折,终于到达红点所示之处,竟是一个山洞,可他进洞翻来找去,竟是全无所获,眼见天色黑沉,便索性在这山洞住上一夜,当下放下蛇矛,生起篝火,拉起脚边柴草的时候,隐约摸到一片冰凉,心中一惊,扒开柴草细看之下,似是一块铁皮,挖出一看,却是一只铁匣子,便打开仔细查看,见里面端放着一本旧书,一件形似榛子的铁器,正想要伸手去翻看那旧书,眼角余光瞥到左手边竟飘着几点绿油油,寒森森的鬼火,他毕竟年幼,又是黑夜深林,吓得大叫一声,哇哇大哭,顾不得蛇矛,慌忙扔下铁匣,狂奔出了山洞,一路飞奔,也不知跑了多久,实在是筋疲力竭,累倒在山沟旁,昏昏沉沉睡去。也不知睡了多久,醒来之后,他仔细琢磨那晚之事,心下总是不甘,趁着阳光炽热,乾坤朗朗,提起胆气找寻到山洞,发现铁匣还在,再看铁匣左边,杂草覆盖的土石上露出一截森森白骨来,虽是晴天白日,他不由仍是一阵心悸,惊疑不定之际,突然想起昨天自己曾经磨动过铁匣,难道是铁皮蹭断了白骨?当下跪下对着白骨拜了几拜,又将白骨重新掩埋了,这才抱着铁匣离开,铁匣子里的旧书竟是一本武功秘籍,也没有标注名字,因那山洞位于千山,他便称为千山秘籍,自称千山怪客,其中有一套掌法,也便叫做千山掌法了,他久住千山,倒也觉得贴切,那榛子状的铁器却是一种暗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9-14 20:34
                            回复
                              那少年见他掌势生猛,心下惊骇,他毕竟年幼,又未加防备,加之牛学山出手也太过突然,幸好他自幼喜好舞枪弄棒,又有师父指点,仓惶之中急忙向右躲避,掌风贴着他的脸颊刮过,虽未受伤,脸颊和耳朵却是火辣辣地疼痛。牛学山见少年躲闪得开自己这一掌,身法倒也灵巧,不由暗暗称奇。见他已经避开,让出一条路来,便不再纠缠,向前疾奔数丈,突然挥手一扬,一枚圆形的铁器直向少年胸**去。少年吃了大亏,正自愤然不平,见他又要逃脱,便要追去,只听那军官大喊:“少主不可再追!”少年浑不理会,已向前纵跃了两步,只听破空之声传来,一个黑色物体飞向少年,军官大急,却无法可施,少年大惊失色,想要躲避已是不及,急忙收住脚步,闭目待死,众士兵都是一声惊呼。少年心想:“只可惜男子汉大丈夫,没能战死疆场,却死的这般窝囊!”心念浦毕,只听先是“当”的一声,接着是“噔,咚”接连两声,他睁开双眼,见一根木棍,一枚榛子状的铁器散在地下,众人都送了一口气,少年死里逃生,恍若隔世,长舒了一口气,待心魂稍定,知是那褴褛乞丐救了自己性命,便走向乞丐,众士兵纷纷让避,少年走到近前,抱拳行礼,道:“多谢救命之恩,彭定北感恩不尽!不知恩人如何称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9-14 2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