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吧 关注:72,935贴子:3,693,551
  • 5回复贴,共1

转贴:详细解读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历史 - 中国邮箱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邮箱网讯 5月28日报道,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长的什么样子?在第一封电子邮件发送的时候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987年9月20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发出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详细解读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历史 - 中国邮箱网

来自:www.chinaemail.com.cn/blog/content/2437/



1楼2017-09-14 02:59回复
    第一封从中国发出的电子邮件(CNNIC)
    这封电子邮件是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侧的PAD机,经由意大利ITAPAC和德国DATEX―P分组网,实现了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连接,通信速率最初为300bps。原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李澄炯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回忆道,“从1986年开始,我们研究组就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上做方案设计和实验。那时候也没有Internet的概念,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发达国家对我们心存戒备,重要设备、技术都不向我们开放,计算机软硬件不兼容的问题非常突出。直到1987年7月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维纳措恩教授从德国带过来可以兼容的系统软件,我们研究所的计算机才具备了与国际网络连接和发送电子邮件的技术条件。”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邮件发送的条件基本具备。1987年9月14日晚,在北京车道沟10号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一栋小楼里,13位中、德科学家围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旁进行电子邮件的试验发送。维纳措恩在接收邮件的地址里输入了包括自己在内的10位德国科学家的电子邮箱地址。邮件的内容是由英文和德文两种文字书写的,内容是李澄炯教授提议的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维纳措恩敲下了回车键开始发送。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等信号,可是怎么等,也没等回来。大家开始重新检查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后来发现是一个数据交换协议有点小漏洞,导致邮件未发出去。于是他们又用了一周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1987年9月20日20点55分,发送键再次按下,与上次相比这次大家都很紧张。过了一会儿,计算机屏幕出现“发送完成”字样,众人鼓掌庆贺。德国大学的服务器顺利收到这封邮件,并转发到国际互联网上,中国互联网在国际上的第一个声音就此发出。几天后收到了来自法国、美国等国家的祝贺邮件。第一个回信的是一位美国计算机教授,还有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发来的贺信。至此中国可以与世界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和交流了!争议: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何人何时发出的?曾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多年、现为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的吴为民先生回忆了20年前一段亲历的往事。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内瓦时间4点11分,北京时间11点11分,由当时任高能物理所ALEPH组(ALEPH是在西欧核子中心高能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一个国际合作组,我国科学家参加了ALEPH组,高能物理所是该国际合作组的成员单位。)组长的吴为民,从北京710所的IBM-PC机上发给ALEPH的领导——位于瑞士日内瓦西欧核子中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伯格(JackSteinberger)的电子邮件(E-mail)是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


    2楼2017-09-14 03:00
    回复
      吴为民称,关于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记载有许多误传。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由北京应用技术研究所,于1987年9月14日经由意大利ITAPAC发往德国的内容为“越过长城,走向世界”、通讯速率为300bps的电子邮件,是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其实,这比我当时发出的速率为560bps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整整晚了一年多。值此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开创20周年之际,我在西欧核子研究中心的同事帕拉齐(Palazzi)博士的协助下,找到了20年前西欧核子研究中心计算机部的VAX计算机的备份数据磁带,并请专门的技术员帮助解读。
      邮件译文为:“亲爱的Jack,我很高兴通过计算机联网给您发这封信,我相信,这是在西欧核子研究中心与中国之间的第一个成功的计算机通讯。我想再次感谢您最近对北京的访问。正是这次访问导致了这个有价值的计算机通讯试验的成功。我想,现在,每一个ALEPH协作组的成员,都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要在北京分析ALEPH的数据压缩带,还有许多问题,并且需要为此找到经费。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开始启动。目前我是用710所的IBM-PC机与您联系的。我们将把目前用于联接M160H的计算机的微波通讯,从高能物理所直接与你们联机。请代向同事们问好,祝您、新西亚和您全家幸福。顺便问一下,您在上海买的地毯如何?为民” 在此之前,业界通常认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钱天白先生于1987年9月14日发出的。亦有称9月20日发出的。现从邮件记录来看,发出时间为9月14日,收到时间为9月20日,当时竟然走了6天!2004年底,《京华时报》记者张瑾采访到了原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澄炯,随后撰写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李澄炯老人向记者讲述发送邮件的故事。…


      3楼2017-09-14 03:00
      回复
        记者 范继文 摄
        按照该文所述,“那是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和西德巴符州政府的一个计算机国际网合作项目,发第一封电子邮件是整个研究组共同完成的。”9月14日的发送并未成功,经过一番努力,1987年9月20日20时55分(北京时间)才终于发送出去。李澄炯老人介绍说除了自己,当时研究组成员还包括技术顾问王运丰教授(已辞世)和其他同事,但未提及钱天白。2002年,CNNIC的外籍高级顾问安·玛莉·普鲁贝尔(Ann Marie Plubell)得到委托,开始查找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的下落。最后邮件副本终于从接收者之一的措恩(Werner Zorn)教授处获得。玛莉将邮件打印件带回中国,交由CNNIC收存。从邮件发送者来看,共有7人署名,王运丰为第一位。李澄炯回忆,王运丰曾因此获得德国总统颁发的大十字勋章。名单中也没有钱天白的名字。从目前看,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时间有1986年8月25日和1987年9月14日之争。发送者有吴为民、王运丰等人之争。


        4楼2017-09-14 0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