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商家吧 关注:504,589贴子:40,478,306

【汉服文化】汉服文化的复兴是一场“文艺的复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服的历史源远流长,《尚书》中就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的说法,“华夏”一词的渊源就在汉服中。从三皇五帝时期起,至满清“剃发易服”时止,汉服走入人们的生活又悄然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IP属地:云南1楼2017-08-17 02:28回复
    多年前在一个德国外教的课堂上,被问起今天的中国哲学是什么。大家左思右想,答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外教“哧”地笑了,“马克思可是我们德国人呀!”听后我们感到十分尴尬。中华民族传统哲学从伏羲氏时就开始了,他创造出八卦图形,对万事万物的时空和阴阳之道进行阐释。中华文化孕育出诸子百家中,儒、释、道三家对其后几千年的影响极为深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宇宙观、价值观、伦理观,而如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与学习,似乎中断了。


    IP属地:云南2楼2017-08-17 02:29
    回复
      而在汉民族的传统服饰问题上,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在一场多国家和多民族的聚会中,印度姑娘披裹着的纱丽,苏格兰高地的男人的传统方格裙,日本人的和服以及夏威夷少女身穿草裙……都是世界服装的经典,更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符号。


      IP属地:云南3楼2017-08-17 02:30
      回复
        中国的少数民族,也都有各自的传统服饰,而提起汉族传统服饰,人们似乎会愣一下——难道是旗袍?仔细推敲,如今被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象征的旗袍,其实也是满人的服饰而已。汉民族如今倒成了“赤裸”的民族,我们自己的服饰,是从何时远离了我们自身呢?


        IP属地:云南4楼2017-08-17 02:31
        回复
          “衣冠”的根脉
          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又称为汉衣冠、华夏衣冠。汉服的历史源远流长,所谓“华夏”,在《尚书》中就曾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的说法,《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可见“华夏”的由来便与汉服有关。汉服从三皇五帝时期直至1644年满清入关 “剃发易服”为止,延绵三千多年。它是以汉族(及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传统服装的服装体系。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服装。


          IP属地:云南5楼2017-08-17 02:34
          回复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仪礼的代名词。据说在西晋时期,恰逢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与中华正统政权对峙。原本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才得以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逐渐把江南开发成富庶之地。这件事史称“衣冠南渡”,这里面的“衣冠”就代指了华夏文明。


            IP属地:云南6楼2017-08-17 02:36
            回复
              汉服之流变
              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品位,植根于将汉文明的核心——礼仪文化。正如《易·系辞传》所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IP属地:云南7楼2017-08-17 02:37
              回复
                汉服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有一定的变化,但其基本特征却始终如一。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IP属地:云南8楼2017-08-17 02:38
                回复
                  结构上,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其制作方法是:将两幅长度相等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和后裾,在后背中缝处缝合。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的中缝称为“裻”。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不同,汉服的名称也不同,分别称为:“襦”、“裋”、“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一套完整的汉服,一定包含里外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IP属地:云南9楼2017-08-17 02:39
                  回复
                    服制的基本不变,导致了汉服整体特征的稳定。但在各个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流行时尚,在汉服的某些细节上,传承流变。从质朴的秦汉风格到飘逸的魏晋神韵,从浪漫的大唐情怀到含蓄的宋明格律,都浸润着华夏民族的审美情趣与汉族文化的礼仪哲学。


                    IP属地:云南10楼2017-08-17 02:40
                    回复
                      “上为衣,下为裳”的制度自商朝确立。这时的衣服,不论男女,都腰系宽腰带,领襟、袖口配有精细的刺绣滚边,这便是所谓的“衣作绣,锦为缘”。上衣象征天,下裳象征地,天地玄黄,此时的服饰设计来源于对天地自然的崇拜,祭祀天地祖先的服饰都比平日的更为漂亮、讲究。


                      IP属地:云南11楼2017-08-17 02:41
                      回复
                        春秋战国时期,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出现了,这便是“深衣”。深衣不分场合,文武皆适宜,更不分尊卑男女,当时的设计更具实用性了。


                        IP属地:云南12楼2017-08-17 02:41
                        回复
                          时至秦朝,始皇深信“阴阳五行”说,认定水之色是大秦的祥和之色,如此,黑色就成了当时最为尊贵的颜色。此时的服制更为严苛,官员头戴冠,身着宽袍大袖,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IP属地:云南13楼2017-08-17 02:42
                          回复
                            到了汉代,“庄重古朴”的服饰文化兴盛起来。张骞出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带来了异域的文化风情和时尚元素,人们对衣着打扮的要求愈来愈高,服饰也愈加华丽。将秦朝内衣袍服改为外穿,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男女老幼都穿这种实用的长袍。


                            IP属地:云南14楼2017-08-17 02:43
                            回复
                              而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唐代,也哺育了同样绚丽夺目的服饰文化。大唐服饰雍容大方,典雅华贵,对外开放带来的各地风尚使大唐服饰融合众多民族的特色,加之染织技术的改良,丝布料质地的考究,色彩繁杂,款式繁缛,配饰异常精美。唐朝以肥为美,贵妇喜爱袒胸、高腰、大袖衫拖翼的襦裙,头梳高髻,妆容复杂细腻,从唐代仕女图中就可看出那时女人的性感俏丽。唐代汉服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IP属地:云南15楼2017-08-17 02: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