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mc吧 关注:3,158贴子:55,621

[PMC讨论] PMC与惊爆校园对比及作者风格技法变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L.M老师于漫画show连载惊爆校园第一话时我便开始关注,一路以来老师风格变化,技法成熟,日渐收获好评,直至连载停止,开始新作,我也一路关注。
两者之间有不少变化,有的变化是我喜欢的,有的是不那么喜欢的。此贴就两者不同及风格技巧变化进行讨论。我的分析是业余的,也不是绝对公正的,对老师的变化无批评之意,本着对两作的喜爱,老师的尊敬,漫画的研究发表意思,难免错漏,请各位指正,也欢迎各位讨论,谢谢。


IP属地:美国1楼2017-08-16 06:42回复
    emmmm,分析呢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8-16 07:45
    收起回复
      1.人物
      惊爆:主角三人, 白发男主,晓凉,梅尔。 虽也有日式动漫模板的影子,但三人人物塑造立体,也算性格鲜明。男主看似废材但深藏秘密,晓凉温柔可爱同时内心冷漠甚至疯狂,很有魅力,梅尔脾气暴躁,行为暴力。三人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仅前三话就很好地表现出三人的性格形象。而同时惊爆校园中的配角也塑造地很好,诸如罗迪克,陆鲁徐,沙罗,叶荷,文斌等人都有足够的情节描写,使配角也很出彩。甚至出彩少的反派,苏珊,田鼠,也能给读者留下印象。登场人物性格各有不同,而又没有太多重复。
      PMC:就目前为止的章节,到34话,PMC 中的人物不如惊爆校园印象深刻,就个人而言,人物没有惊爆那么讨喜,御姐西玛,萝莉,男主,已有情节并没有将三人的性格刻画地很明显,男主与惊爆相似,外面弱气但实则实力强大,但惊爆的男主在前期与梅尔校园中的追逐,对战玩具兵田鼠等人展示出强大实力,与人物弱气的形象有对比反差,使人物形象鲜明,而pmc的男主文浩其形象和实力的对比不如周思明明显,文浩的形象性格也没特别出彩,有些平庸不起眼,还不如男二凯明。 对我来说,惊爆的晓凉和梅尔都是很有魅力,令人心动的女孩,性格各异但都可爱。PMC的两女主,西玛设定应该是御姐,但其御姐形象却不鲜明。诗铃的萝莉形象也不是很突出,并没有足够情节细节构建其角色。惊爆中对两女主,晓凉梅尔,在各个细节对形象有描绘,如穿衣风格,小饰品,生活习惯(梅尔爱吃糖)。而PMC对女主细节描述不够,且有些生硬。 另外,PMC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
      总结:惊爆中人物形象更鲜明讨喜,配角也印象深刻

      周思明, 秘点重重,翻转鲜明。

      文浩


      惊爆中 晓凉 梅尔

      PMC中 西玛 诗铃


      IP属地:美国3楼2017-08-16 07:52
      收起回复
        2.画面
        这个区别明显,分析篇幅长些。
        2.1 人物风格的画面变化
        惊爆的人物于连载有变化,前期与后期不同,后期稳定与PMC基本相同。
        惊爆前期女性的脸更宽,眼镜也更平,不算很特别。 后期个人风格就很明显了,眼睛更大,睫毛眼影更厚,颜色深,形状更似鸡蛋,上下高度更大,宽带更小。脸的宽度减小,更尖。(非圆形眼睛角色有例外)
        前期脸




        后期脸




        而PMC的人脸和惊爆后期基本一样了,不做讨论。


        IP属地:美国4楼2017-08-16 08:15
        回复
          2.画面
          2.1人物画面 续上
          体型变化
          惊爆:女性体型大多整体苗条而性感,腰肢纤细,四肢纤柔,同时胸部臀部也丰满有料,肩宽,臀宽接近。女性角色的体型大多自然修长又极具女性魅力,这个风格是我很喜欢的。
          PMC:这时女性体型有极大的变化了,人物更加丰满壮硕,感觉骨架更大,尤其是盆骨!!腰臀比很是夸张,臀宽远大于肩宽(即使是萝莉角色),大腿无比粗壮。此体型的女性在PMC出现很多,惊爆中身材最好的美云老师也比不上PMC中的高中妹子。 体型虽夸张,但女性胸臀更丰满,更肉感,大多巨乳,更色气(更贴近L.M的个人喜好)
          我个人倒是跟喜欢惊***性体型
          惊***性体型





          惊爆中最丰满的美云老师是这样的

          而PMC中是这样的,(请观察腰臀比,肩宽和臀宽),





          IP属地:美国5楼2017-08-16 09:02
          收起回复
            哇哦……专业的漫画评论贴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8-16 09:06
            回复
              续上

              路人是这样的

              L.M老师 你..........┳_┳
              总结
              惊爆中女性体型更纤细苗条,PMC更丰满夸张。


              IP属地:美国7楼2017-08-16 09:08
              回复
                3.背景及上色
                这个变化最大,且影响最大。背景处理的变化甚至影响到了画面的色调,氛围,动作戏的气势,方方面面。
                作者在早期,惊爆校园连载期间,建筑背景大多手绘,对于城市建筑(除夜间)也多用淡色,而空白背景也多种白,黄的暖色调,手绘的建筑虽不是比例精准完美,但也基本没问题。倒不如说很有特色,然而因为缺画背景的助手,工作量大,作者本人苦于画背景(失常抱怨画背景),于后期(主要在PMC中)采用电脑建筑建模处理背景再与人物结合,省时间且背景很写实精准,这是聪明的做法,也是无奈之举。然而对背景的处理却有些许问题,作者常常是将建筑物背景涂以暗色调再虚化,模糊化处理(尤其是动作场景),导致背景常常是暗色的建筑且模糊无细节。
                前期(惊爆期)背景,多暖色调,简单处理,动作戏中省略背景细节







                后期(PMC期),多冷色系背景,细节丰富但虚化处理




                IP属地:美国8楼2017-08-16 10:18
                回复

                  建模背景与人物(摘自L.M博客)


                  IP属地:美国9楼2017-08-16 10:20
                  回复
                    3.背景及上色变化
                    其结果1.人物与背景的脱离感,建模的背景常常细节多,色调常与人物不同,人物较背景过于明亮。不将背景虚化处理,则细致的背景与相较粗糙的人物放在一起很是突兀。虚化过度则背景一片模糊,建模打造的细节毫无意义。黑白漫采用建模背景因为其色调一致,不太突兀。但彩漫用建模背景常常人物与背景色调不搭,质感脱离。
                    2.气氛的变化,惊爆的画面背景整体明亮,而PMC的冷色系背景使故事背景,气氛更沉闷黑暗,观感不如惊爆的画面舒服。(可能有意为之,与故事本身切合)。
                    3.对动作戏的印象,个人感觉惊爆的打斗更有动作感,因为惊爆的背景大多简单明亮,读者注意力更能集中于人物本身,且动作,空间的辅助线在明亮的背景中更为明显,提高动作感和空间感。而PMC中复杂的背景在打斗戏中会分散读者注意力,且辅助线在暗色的背景中不明显(即使作者尝试用了白色的辅助线也效果不佳),减低了打斗感和空间感。
                    惊爆的动作戏,请观察辅助线的作用




                    PMC的动作,看辅助线及动作感



                    另外,建模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是常出现突兀感,如枪支的建模与人物,早期枪支一般手绘。


                    总感觉枪和人不是一个次元的
                    总结:惊爆的背景更简洁明亮,气氛整体更轻快,背景与人物动作结合度更高。
                    PMC背景更细致,处理更省时。


                    IP属地:美国10楼2017-08-16 10:55
                    收起回复
                      3. 动作及分镜
                      惊爆:惊爆校园的战斗多单人作战,一般1v1多,战斗场景多细节描写,如手的局部动作,头及肢体的摆动,例如在上面晓凉和苏珊的对决中,更多手部细节描写(手扣扳机,拉开手榴弹保险环等,换弹夹),动作戏更详细流畅,多巧思,如拍回手榴弹,双枪夹刀,晓凉与地狱三头犬(三小孩)对决时,一个人应付三个人的同时攻击并抽空换弹夹。惊爆校园中还是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戏,可是看出作者精心的设计。在分镜方面,常有眼前一亮的设计,也开出在早期有尽力尝试新的分镜和动作。虽青涩但很用心,有作者独特风格。










                      PMC:人体构造,肢体动作更加准确,比例精准。PMC的战斗多团队合作,少细节描写及枪支局部特写,少手部动作细节,更多整体和半身分镜。或许我有先入为主的观念,PMC中少有我觉得精彩的分镜,或许是因为类似分镜已经在惊爆校园中见过了,也没有发现作者有新设计的动作和分镜。动作戏枪战更贴近现实,反而缺少了趣味。对动作和画面的精细处理反而减低动作感,少了气势,人物像是静止不动。


                      IP属地:美国11楼2017-08-16 12:13
                      回复
                        画面适当粗略,模糊处理更有动作感


                        而PMC中有时动作画面太精细,少适当的模糊处理,同时受复杂背景影响,动作感略差。
                        另外,大多漫画作者常有一个问题,就是分镜语言的瓶颈,在早期常尝试新的独特分镜,并一步步探索稳定完善自己的风格。最后以至于不再有新的分镜构思,重复使用自己喜欢的,或者顺手的分镜动作(也包括之前探索期发现的好分镜),甚至停止钻研。有时会让老读者看厌。 即使是好的分镜,也不该太常用。之前看了很震撼的分镜再看就感觉稀疏平常了。 如同期在漫画show上连载《长安督武司》的胡伟老师,长安中许多震撼的分镜在新作《拾又之国》中再出现就没什么感觉了。
                        总结:惊爆中动作戏更多细节,巧思,更有动作感。


                        IP属地:美国12楼2017-08-16 12:32
                        回复
                          期待更多的分析ˋωˊ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7-08-16 13:38
                          收起回复
                            4.剧情
                            鉴于两作都没完结,且剧情易有争议,在此不作太多讨论。
                            惊爆:故事格局及背景小些,主线单一明晰,基本以周思明与晓凉相遇,追寻身世记忆,到中情局与三大企业斗争展开。伏笔少且明显,易于理解。
                            PMC:格局更大,设定丰富些,伏笔相较多些,但因为是连载作品,前期大多不明显伏笔到后面看大多忘了,效果不大。目前来看伏笔对剧情推动不明显。
                            题外话,漫画作品的伏笔和剧情推动设置是大学问,作者有时需要考虑读者阅读后对故事的自行推断,读者在不知后续,不明真相时会对剧情有怎样推理,对伏笔有怎样的解读,作者可以用画面及语言影响读者的推理(尤其是有重要伏笔的作品),引导读者做出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推论,甚至可以玩弄读者的猜测。如前期的伏笔后期重提来推断剧情主轴,迷惑扰乱读者的推理等,这点胡伟老师玩得很好。


                            IP属地:美国14楼2017-08-16 14:56
                            收起回复
                              5.其余杂项
                              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
                              惊爆校园的绘制,我推测基本是铅笔手绘,描线,再扫描进电脑上色。所以惊爆校园的描线基本较好,线的深浅都很注意,人物勾线更粗些,人物与背景有层次感。



                              PMC的绘制,有可能改板绘,至少描线是用电脑或助手,水平差了许多,还有一些很粗糙的地方,有可能是为了赶工期。

                              脸的勾线太差劲了

                              枪的勾线。。。。

                              再看脸的勾线

                              看凯明的脸和衣领,锯齿状的衣领和脸颊,恩。。。。。。。

                              头发和脸的勾线太粗糙了
                              虽然勾线问题无伤大雅,也不必吹毛求疵,但画面实在经不起细看。不知是对电脑工具的不熟练,还是工作量太大而赶进度。
                              题外话,中国的漫画市场和业界,常使得漫画作者对作品质和量有取舍。这里有两个典型日本漫画家可以学习,一个是大暮维人,一是富坚义博。 大暮是画面背景细致的典型,他的优秀画面及背景得益于日本有足够优秀的漫画助手,庞大且优秀的助手团队可以帮忙处理背景及杂项,使作者本人专注于人物和分镜。那么在普遍缺失助手的中国环境下,应该怎么办?富坚便是学习的榜样了,他可以说是简略的典型,不求无微不至的细节,用最简单,最精炼的线条来绘制人物,重在表达出分镜画面的目的(当然这也是极考验技术的)。详略得当,需要细致的画面用心处理细节,不需要太过细致的打斗便粗糙处理。一味追求细致只会增加工作量(爱欧老师后期的血族)甚至减低质量。漫画作者应该学会适当聪明地偷懒(死神及通灵王的大面积画面空白)。


                              IP属地:美国15楼2017-08-16 15: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