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世界吧 关注:177贴子:616
  • 3回复贴,共1

评估干旱环境中狮子的食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要:
我们使用并比较了GPS群集分析,粪样分析和随机观察几种方法来分析和描述卡拉哈迪跨国公园(以下简称KTP)中狮子的食性。我们采集并使用的样本包括:278次GPS群集分析中的65-69次进食事件,189份粪样中的55-59件样品。我们的随机观察数较少(52次),无法进行有力的推理。粪样分析得出的猎物种类最多(11种),能较好的反映出体重小于50KG的猎物的情况。GPS群集分析提供的信息能很好的反映大型猎物的情况,但对50KG以下的猎物不适用。我们找到猎物残留物的次数仅占所有GPS群集点的37%(823次)。GPS群集分析比粪样分析耗时更短。在干旱环境下,我们推荐适用GPS群集分析和粪样分析两种方法。


IP属地:四川1楼2017-08-12 20:45回复
    研究地区:
    本次研究的时间为2013年5月-2015年6月。研究地区之一位于KTP南非段约15396平方公里的区域,研究地区之二位于博茨瓦纳Nossob河以东25公里长的河岸。KTP夏季的降雨量主要集中在12月到次年4月,年降雨量范围在185mm到230mm。该地区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很高,地表水仅能在暴雨过后维持很短时间。温度随季节而变化,在-10°C到45°C之间。KTP主要是沙丘和河床类生境,属于草原食物群落中的Duneveld生物圈。沙丘类生境由一些稀疏的树木和灌木,光秃的沙丘,平坦的草地,或者是稀树草原构成。沙丘地区被两条季节性河床和零散的盆地分割。河床和盆地比沙丘拥有更高的食草动物密度,包括跳羚,蓝角马,长角羚,红狷羚。在KTP,长角羚,蓝角马,鸵鸟,岩羚,小羚羊属于定居型。跳羚,大羚羊,红狷羚属非定居型。
    图1:研究地区及数据概况


    IP属地:四川2楼2017-08-12 20:45
    回复
      结论
      我们确认了823个GPS集群点并在收到这些数据33天(平均)后去实地查看,其中仅有36.5%的点还保留有猎物(n=278;图1)。我们随机选取了不符合GPS集群点鉴别标准的165个点,仅由29次猎杀记录(17.6%)。总体而言,长角羚,角马,狷羚和大羚羊占猎物物种量的92%(表1),占生物量的98%(图1)。
      221份狮子粪样中的79(39%)个是在GPS集群点收集到的,除在GPS群集点找到的相同猎物的粪样外,还有189(86%)粪样。在粪样分析中,长角羚,豪猪,跳羚和蓝角马占据了狮子食谱的82%(表1)。小型猎物占32%(小于50KG),但其仅占摄入生物量的4%。大型猎物占摄入生物量的96%(图2)。
      299次观察中仅17%遇到了正在进食的狮子(n=52)(图1),随机进食事件中,92%的事件为大型猎物(图2),长角羚,角马和大羚羊构成了其中的86%。小型猎物占8%,占摄入生物量的0.5%。
      我们发现连续跟踪在KTP是不合适的。我们进行了21天的连续跟踪,发现夜间车辆在沙丘上的通过,造成了难以接受的对猎物的干扰,这可能会阻碍狮子捕猎的成功。
      表1,图2,是三种分析方法的结果



      IP属地:四川3楼2017-08-12 20:46
      回复
        用于确定狮子食性的各种分析方法的比较
        相比GPS群集点分析,粪样分析对长角羚,鸵鸟和捻角羚的反映率较低。相比GPS群集点分析和随机观察,小型猎物反映率较高。在随机观察中,大羚羊和蓝角***例较高。相比随机观察,GPS群集点分析中,长角羚的构成率较高。
        表3:三种分析方法结果的比较


        IP属地:四川4楼2017-08-12 20: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