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吧 关注:4,381贴子:239,841

历史上李世民和朱元璋真的屠城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史上李世民和朱元璋真的屠城过?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8-03 11:46回复
    黑李二黑出了天际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2楼2017-08-03 11:48
    收起回复
      史吧里有人说李世民屠夏县,朱元璋屠湖南,苏州,是不是确有其事,哪部史料里有记载?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8-03 11:48
      收起回复
        历史上除了异族入侵搞屠杀之外,别的少有吧,李世民 朱元璋作为汉人应该不会像元清那样丧心病狂的屠城吧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8-03 11:53
        收起回复
          说李世民屠城的都是文言文水平辣鸡
          屠在古汉语里有一个意思就是攻破的意思
          如果文言文水平不过关就不要出来秀了
          史书说耿弇屠三百城,照那逻辑岂不是屠城三百个,别逗了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5楼2017-08-03 11:57
          收起回复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八》(宋 司马光)记载: “武德三年五月,……秦王世民引军自晋州还攻夏县,壬午,屠之”。
            《新唐书 高祖本纪》(宋 欧阳修):“三年……五月壬午,秦王世民屠夏县”。
            某些后人一看见“屠”字就认为是男女老幼通通杀。
            好吧让我们看一下司马光在《通鉴考异 卷第九》是如何解释的吧。
            《高祖实录》帝曰:“平薛举之初不杀奴贼,致生叛乱。若不尽诛,必为后患,诏胜兵者悉斩之”。疑作《实录》者归太宗之过于高祖,今不取。
            《高祖实录》上说“诏胜兵者皆斩之”。而司马光没有采用《高祖实录》的说法,是因为他怀疑是作《实录》的人把李世民的过错归罪给高祖的,所以没有采纳。当然这只是他司马光个人的主观看法。
            "诏胜兵者悉斩之”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应该就是能拿兵器作战的人都斩之,不是男女老幼通通杀的屠城。
            《全唐文》里李渊的诏书中有“招君璋之众,只用尺书;屠师都之城,无亏寸刃”的内容,意思是说:平定苑君璋和梁师都,都没有怎么动兵,平苑君璋是只用尺书,破梁师都的城是无亏寸刃。诏书里面的“屠师都之城”不过是“攻破梁师都的城”的意思,那个“屠"显然不是屠杀的意思。
            真是搞不懂,为毛有些人一看到屠字就联想到屠杀,屠城之类的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6楼2017-08-03 12:03
            收起回复
              屠城在哪朝哪代都有,只是杀的多少问题,有些屠城只是屠杀时间段,百姓躲过了刚进城时,也就行了,而有些就屠杀几天或几次。


              IP属地:天津7楼2017-08-03 22:20
              收起回复
                屠了又怎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8-04 08:39
                收起回复
                  康熙字典都没有把“屠”字解读成“攻破”的,
                  其他的,我不想多说,省得又说俺喷李二......


                  IP属地:广东9楼2017-08-04 17:31
                  收起回复
                    《史记‧秦始皇本纪》
                    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於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史记‧淮阴侯列传》
                    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
                    谁出来解释一下,如果文言文水平不过关就不要出来秀了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10楼2017-08-04 17:53
                    收起回复
                      《晋书 五行志》详细记载了攻城方怎么用望云气的方法判别哪些城容易攻下,将城上云气分为“坚城之气”和“屠城之气”,并指出对于城上有“屠城之气”者,“其城营 皆可屠”。这里所说的“屠城”和“可屠”显然不是指屠杀,而是针对“破城”和“可以破城”而言。无独有偶,〈旧唐书 五行志〉也记载了这么一套方法,通过望云气来预言城池能否攻下,诸如“城上气如灰,城可屠”云云。
                      范晔对于汉军如吴汉等的屠杀劣迹并无讳言,而对耿弇 则未有屠杀记载,在总论其一生战功时说的“屠城三百”,只能解作“克城三百”,这也和前句“平郡四十六”的味道一致。北魏传檄刘宋,自称“十道并进,连营五千,步骑百万,隐隐桓桓。以此屠城,何城不溃,以此奋击,何坚不摧”,此处的“屠城”,以“破城”理解为贴切。
                      〈魏书 邢峦传〉记载了邢峦的奏章,称自己平蜀,前军才到梓潼,就有百姓来归附,“新化之民,翻然怀惠”,前去涪城,信心满满,“旦夕可屠”;类似还有〈旧唐书 王思政传〉,王思政守城,在城中偃旗息鼓,攻城方“恃其众,谓一战可屠,乃四面鼓噪而上”。这里的“一战可屠”,实际和我们常说的“一鼓可破”差不多。
                      贴了这麽多,如果某些人一看到屠字就联想到屠杀,屠城之类的,我只有呵呵呵了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11楼2017-08-04 18:16
                      回复
                        (tú,)tú
                        ①<动>宰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者。”
                        ②<动>屠杀;大规模地残杀。《史记?萧相国世家》:“项王与诸侯~烧咸阳而去。”
                        ③<名>屠夫;宰杀牲畜为业的人。《狼》:“一~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8-04 18:37
                        收起回复
                          我发现,粉的力量真大。吧主贴出来这些,显然是做了很大功夫的,虽然说服不了我,我也表示佩服的。
                          不过那个以朝鲜史书来证明朝鲜文学作品是错误的,证明李二的眼睛没瞎的论文。我是笑着看的。以史料证明文学作品的错误,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就像以三国志来抨击三国演义的错误那样。这就是个笑话。


                          IP属地:广东13楼2017-08-04 18:38
                          收起回复
                            在我认为,水淹、火攻都是屠城。长期围城至百姓饿死是间接屠城......


                            IP属地:广东14楼2017-08-04 18:46
                            收起回复
                              朱元璋不清楚,李世民前面的楼层美丽日出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8-04 20: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