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赋能创业者社群发起人 团长徐义
创业就像走在一条长长的道路上,你看不见尽头,望不到边。有人忍受不了孤独而走上众人的通途,有人受不了困苦沿着脚印一步步退后,只有一种人可以看到豁然开朗的景色,他们从不畏孤独、险途,他们始终与梦想相伴,他们记得为什么出发,所以他们始终都能到达。
原文如下:
你为什么要创业?
有人说:我今年20多岁,没房没车,有一份自己不是太喜欢的工作。想自己创业来改善生活但现在我没团队、没产品、没启动资金,只有一腔创业的热情。我想知道你当时是为什么创业的,为创业而创业会有什么问题?
■创业是一种态度
冯大辉所理解的“创业”,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
不是说自己一定要单干,比如注册个公司,当个说一不二的老板,才是在创业。想明白工作是为了自己,而不是感觉在为别人打工,这就是创业。
创业,就是一个更为积极、更为明确的工作态度。“我不在创业,就在去创业的路上。”这是冯大辉刚加入阿里巴巴那段时间的签名。
罗云登同样认为创业和态度有关。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我还会选择创业,这是一种人生态度。小时候想创业,那是因为受到家人的影响,让人感到一种成就感中学时候想创业,是为了能住上自己喜欢的房子,开上自己喜欢的车子,去梦想的地方旅行; 高中时候开始做网店,找货源,搞宣传,明白赚钱不易。创业是为了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能帮助到自己身边困难的亲人朋友,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要成就什么; 大学后开始尝试做不一样的事情,慢慢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样的事情,并为之努力,未曾放弃,坚持至今。
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业观、世界观、互联网观逐渐成熟,明白了创业最大的乐趣是,当你知道你正在做的事情改善了许多人的生活,你慢慢意识到这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情啊! 然后继续下去,乐此不疲。其实我们兜售的不是产品,而是梦想。
■改变自己
老杨刚刚步入创业的行列,这个问题是他不可逾越、但又总想躲避的一个问题。
好好的办公室坐着不舒服吗?
非得花3个小时的路程只为见客户5分钟,而且一路上又是地铁、公交、步行,又不熟悉见面地点,空气也不好。这是为什么?
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不舒服吗?
非得冒着付出远大于回报,甚至是没有回报还倒贴的风险去做事情。这是为什么?
轻松的工作不舒服吗?
非得出去苦口婆心地介绍自己及自己的产品,既充当开发者、又当美工、编辑、市场、销售,还要充当财务。这是为什么?
朝九晚五的工作不舒服吗?
非得比别人起得早、干得晚,周末毫无怨言地加班,没时间陪家人,没有假期。
这是为什么?
......
我不想等自己老去的时候,回想起过去却是一片空白,一点值得回忆的事情都没有。我不想后悔和叹息,自己尝试了,不管是对还是错,努力过后就无怨无悔。
我只是不想虚度光阴。充实和富有挑战,才是自己骨子里最本质的东西。
我不期望自己能改变别人的世界,但愿能改变自己的世界。
■实现人生目标
林培中认为,要回答为什么创业,有个前提是弄清楚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
第一种人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例如稻盛和夫。这种人往往希望每天都能过得更充实,能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上。
2.第二种人希望能好好地享受生活。只要自己和身边的人能够幸福快乐,就已经足够了。
这两种人,并没有优劣之分。克里斯托弗.莫利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只有一种成功一一能以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度过你的一生。”
3.还有第三种人,他们认为人生就是一场灾难,只希望人生能早早结束。但第三种人没有明确的创业动机,可以忽略。
在了解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目标后,我们就可以分别讨论他们创业的目标了。
在第一种人中,选择了创业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类。
1.第二类是没有明确目标的人(这里假设他们都“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这么辛苦到底为了什么?”(正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或是只想得过且过的人除外。)每个人都希望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现实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
于是,在第一种人中,第一类人不甘这样下去,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有勇气去承担责任的人,选择了创业。对于他们而言,创业是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第二类人则只是认为与其为别人工作,不如为自己工作。他们创业的目的只是渴望随心所欲的自由,或是认为只有为自己工作,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只是单纯地在逃避生活。
2.第二种人创业的目的很简单。创业就是他们享受生活的方式。就像有人会选择骑着自行车环游世界,而有人则会选择坐飞机环游世界一样,是创业还是为他人工作,只是个人享受生活的方式不同罢了。
最后,请让我引用最近微博上很流行的一句话为这个回答终结。
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一一《麦田守望者》

02、是否适合创业?
创业的理由有100 种,但不论你选了哪一个,你所要面对的事情也许都是一
样的。你会纠结,会胆怯,会恐惧,会退缩,每每在这种时候,就想想这个问题:你为什么创业,你为什么会在这里,你为什么要平白接受这些纠结,胆怯,恐惧和退缩。想起你的初心,也许这一切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是否适合创业?
我已经辞职准备创业了,但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不安。自己经济条件不是太好,对今后没有固定收入的生活感到压力很大。我想知道经济基础对创业结果有多大影响?生活困难时创业是否会因为个人生存而急功近利,不利于企业发展,应该如何判断自己当下是否适合创业?
黄继新认为创业最重要的四个前提是:
1.思考力
2.行动力
3.心气
4.时机
思考力:这事儿你要想得明白,想得比任何人都深入和透彻。
行动力: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你得设法把想法变成原型,把原型变成产品。你得设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你一起拼命。你得设法弄来用户用你的产品,给你反馈。你得设法改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
心气:不能瞻前顾后,不能怕这怕那,不能服软,不能认输,不能拖泥带水。
时机:得要时机合适。市场没起来,你就会从先驱变成先烈。势头过去了,你就会从参与变成参观。
从上面这几点来看,你说哪一条和生活状况有关系?事实上,任何生存状况都可
能导致上面四条无法出现,也有可能加速它们的成熟。
生存困难,可能心气不足,可能顾虑重重,可能不敢抓住时机,可能不敢行动,可能想都不敢想; 生存困难,也可能破釜沉舟,也可能华山一条路,也可能拼命地抓住机会,也可能疯狂地跑在别人前面。生活无忧,可能心气不足,可能不敢拼,可能给自己留有退路,可能对市场过于乐观,可能速度不够快; 生活无忧,也可能再无顾虑、敢拼一次,也可能更从容而思考更完备,也可能拥有更好的起步资源。
总而言之,生存状况与是否准备好创业无关。当然,如果生活过于无忧,会要求创业者花更多精力去让别人相信自己的决心。

7月29日分享预告:创业早期容易犯得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