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风吧 关注:347贴子:5,959
  • 7回复贴,共1

二零一七年五·一机构特训之心法篇-新版《专业投机交易讲义》后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俗语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诚哉斯言,本教材亦是如此。之前版本的后记,都是用来表达感激之情的,而此版本的后记则是在前版的基础上特地增加了拙作《曲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作为补充,在表达感激之情的同时亦为读者疏理资本市场世界观方面的问题。作为本教材的最后点睛之笔,相信大家在阅读之后一定会有所感悟的。


IP属地:辽宁1楼2017-07-18 22:51回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经题,共有八个字。其中,前七个字是别题,即“般若波罗蜜多心”,以别于其它经藏;而后一个字则是通题,通于其它经藏,与之无异,皆名为“经”。仅就这部经的经题而言,已然是含意宏丰。“般若”是梵语(即印度语,因为印度人自称是梵天苗裔,所以其语言被称为“梵语”)“Prajna”的音译,“智慧”的意思,现在流行的读音为“钵惹”,但在唐朝时通行的读音却是“巴尼亚”。很显然,“巴尼亚”这个汉语译音跟梵文“Prajna”的发音是相吻合的。然而不论我们是按照《说文解字》上的注音把“般若”直截读作“班若”,还是跟随潮流把它读成“钵惹”,抑或复古把它读成“巴尼亚”,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依义不依语”地去领悟“般若”的真正意义,而不是纠结于其字面的发音上。正如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那样:“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般若”是梵语“摩诃(即梵文Maha的音译)般若”的简称,“摩诃”是“大”的意思,意译为“究竟”、“彻底”。若按照字面直译,“摩诃般若”就是“大智慧”的意思。在此,依照唐朝玄奘法师翻译佛经时所立的“五不翻(即多含义不翻,秘密不翻,中土无不翻,尊重不翻,顺古不翻)”原则仅将其梵文音译成相应的汉字,以表示尊重。


    IP属地:辽宁2楼2017-08-03 16:06
    回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世界上最短的佛经,全经虽然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但它却攝取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所有精髓,是佛教界公认的成佛指南和利益众生的法宝。历代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约有十八种之多,常见的有七种,如后秦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等等,本文所采用的是流传最广的大唐玄奘法师所译的译本。在中国佛教界,各宗各派均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作为朝暮课诵,足可见它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IP属地:辽宁4楼2017-08-06 09:15
      回复
        而今,资本市场各种乱象横陈,为使广大交易者不再迷失其中,故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劝导之。但由于此经文约义丰,再加之本人才疏学浅,尚不可能将其要义完全领悟,故于文中难免会出现种种不当之处,因此拙文可堪称为“曲解”,此绝无戏虐与不敬之意,万望诸佛及众菩萨海涵!


        IP属地:辽宁5楼2017-08-06 09:19
        回复
          阿弥陀佛


          6楼2017-08-07 06:50
          回复
            前面谈到了般若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要,是能够普度众生到达彼岸(即脱离苦海)的渡海浮囊。那么,在资本市场中有没有像佛经上所讲的那种“般若”呢?答案是肯定的!是“低买高卖”商贩式的“智慧”吗?当然不是!是“未卜先知”大仙儿般的“智慧”吗?当然也不是!那么资本市场中的“般若”究竟是什么呢?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彻底地了悟资本市场的事实真相,行无为法,进止清净。那么资本市场的事实真相又是什么呢?其实与佛经上所讲的完全一样,资本市场的事实真相就是空体实相,即真空之体,真实的相状,只不过是其“真实的相状”(即无中生有的相状)均是为了其巧取豪夺的本质而服务的罢了。不过这也是资本“嗜血”的属性(即特性)使然,对此我们决不可以求全责备,这就像我们决不可以责备狮子或者鳄鱼捕食其它动物那样,我们只需客观地认知其本质即可。诚如卡尔·马克思先生在《资本论》中所描绘的那样:“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鲜血和那些肮脏的东西。”然而我们知道了资本市场的事实真相,我们就具有资本市场的“般若”了吗?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市场中生存了吗?显然,回答一定是否定的!为什么呢?问题很浅显,这是因为我们对资本市场的认知若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上还是远远不够的。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毫无疑问,这恐怕还要再上一个台阶才行,即要“由观照般若之用,契实相般若之体”,也就是要运用我们对资本市场的正确认知,在市场实践中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才行!而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通达无为之空理与有为之诸法,进止清净,顺势而为。故老子曰:“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顺应时势,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是故老子又曰:“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若此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即“智慧到家了”!而欲达到此境界者,未必要拜名师及博览古今中外之典籍,只要能够通达人文之事故即可也。而能够启迪我们通达人文事故的一切典籍言教,均属于资本市场的“文字般若”,譬如《道德经》、《孙子兵法》、《道氏理论》、《至高无上》、《趋势跟踪》等等。文字般若就犹如一把能够方便开启我们心灵之门的钥匙,故又称之为“方便般若”。而所谓的“方便”,其实就是逗机施教,因病予药,以种种法救治种种人的善巧之法。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研习后面的经文,就会倍感亲切与简单,令修学者茅塞顿开,从此不再疑惑,进而走上成功的通途。


            IP属地:辽宁7楼2017-08-15 20:35
            回复
              学习了,谢谢。


              8楼2017-09-04 05:11
              回复


                9楼2019-07-18 15: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