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车吧 关注:164,058贴子:3,408,130
  • 14回复贴,共1

什么因素影响车子的【加速性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阅读前须知:
本文比较偏向于竞速知识,本文中的大部分文字、图片均来自网上收集整合过来的,是广大车友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并非本人原创。
什么因素影响车子的加速性能
目录
一、驱动力
1.马达的动力
2.传动系统
3.轮胎抓地力
(1)轮胎因素
(2)驱动方式
(3)重量分配
(4)空气动力
二、阻力
1.内部阻力
2.外部阻力
三、重量


IP属地:广东1楼2017-07-06 22:08回复
    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7-06 22:09
    回复
      一、驱动力
      驱动力指马达的扭力传递到路面上产生的推力。影响这个推力的3个因素是:
      1.马达的动力
      马达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市面上可以针对不同跑道的特性来选择马达的配置。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定的功率下,扭力和速度是成反比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电力系统:选择放电率大的电池,以保证马达功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田宫例选用NICE或者田宫电池,竞速则选用奥迪战龙1600,天豪电池,格氏电池等。无限制级别大多数会采用无氧铜导电片+焊接触点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减小电阻,提高马达动力。导电片氧化发黑要及时更换,否则将影响导电性能。
      2.传动系统
      结构是否稳固:坚硬的车身是保证传动效率的关键。车身受到弯道冲击变形挤压传动系统,还有马达安装位置的晃动等等都是造成动力损耗的罪魁祸首。下图的改造有调整位置和防止马达晃动的作用(VS底盘)。

      传动比选择:越大的传动比可以使驱动轮获得越大的驱动力,一开始加速快,但能够达到的极速会较低。目前主流使用小齿轮比,以达到更高的极速。
      3.轮胎抓地力
      轮胎没有足够的抓地力,马达输出再大的动力也只能使轮胎打滑。决定抓地力的并非只有轮胎因素,还有驱动方式、重量分配、重心转移幅度,甚至空气动力学等等都会造成影响。下面来逐项讨论。
      (1)轮胎因素:主要体现在轮胎材质和接地面积。不同的轮胎材质对于摩擦力的影响是最直观的,竞速一般使用疯猪胎,BT胎等。接地面积也是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之一,打磨好的轮胎可以减少圆跳动,并且带来更高的摩擦系数。

      (2)驱动方式:分为四驱,前驱和后驱(舍弃传动轴)
      (3)重量分配:通常一台车由四个车轮支撑,每只车轮只能承担车身重量的一部分。轮胎能够提供的抓地力极限与它所承受的重力成正比。然而无论驱动轮承担多少重力,所要推动的都是整个车身的重力,这就意味着车辆的驱动轮承受的重量越大,对于加速性能越有利。理论上驱动轮如果能够承受100%的车身重量是最有利于加速效率的,
      但是,重量分配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加速过程中,车辆的重心会后移,这里就牵扯到另一个因素:重心转移幅度。
      在加速过程中,越大的加速度就会导致越大幅度的重心转移,即使后轮承受的重量越大,前轮承受的重量越小。这对于后轮驱动的车型是相对有利的,而对于前轮驱动的车型则是相对不利的存在。这也是在马力较大的情况下,后轮驱动车型具有相对更强加速性能的理论根据。对于后驱车来说,车辆重心的位置越靠前,就需要越大的重心转移幅度,在加速时使后轮承受更大的车身重力,提高抓地力极限。这就是为什么现实中那些直线加速赛的肌肉车都会“抬头起步”,这并非为了视觉效果,而是因为前置引擎的肌肉车本身的重心位置很靠前,需要很大幅度的重心转移使更多的车身重量压到后轮上,抬头起步有助于大幅度重心转移。而对于重心本身已经非常接近后轮垂直线位置的车辆,诸如顶级的Top Fuel组赛车,则重心转移的幅度要越小,所以直观上来看这些Top Fuel组赛车起步时都不会抬头。


      IP属地:广东3楼2017-07-06 22:14
      回复
        因此,【重量分配要做的就是使驱动轮承受越大比例的车身重量】。对于前驱车来说,最好能够在加速时使前轮能够承担100%的重量,但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对于后驱车和四驱车,则应在加速时使后轮尽量承受100%的车身重量】。因此我认为,现在的无限制级别架子车的存在形态,还不是最完美的,因为还可以把前面的轮子往前延伸,使后面的驱动轮承受更多的车身重量,以提高轮胎极限抓地力。


        IP属地:广东4楼2017-07-06 22:16
        回复
          这里顺便可以解释一下“四驱车和后驱车到底谁加速更快”这个问题:
          在田宫例里面,马达的扭力非常小(所谓的“小”是跟手绕马达相比),所以在加速起步过程中的重心转移幅度也很小,因此前轮仍承受着很大比例的车身重量,这时具有驱动力的前轮就能够帮助车辆加速。然而到了无限制竞速里面,由于马达的扭力很大,驱动轮的抓地力也很大,这时会使车子加速时发生很大的重心转移幅度,极限情况甚至是出现“抬头”,所以这种情况下,车子起步时前轮几乎不承担任何车身的重量,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的驱动效率,这时假如是四驱车的话,那么前轮的驱动力就完全无用武之地,所以无限制竞速赛车几乎全部采用后轮驱动方式。
          总体而言,动力越强、轮胎抓地力越大、自身重心位置或通过重心转移幅度使车辆的后轮承受越大车身重量比例的情况下,后轮驱动就越有利于加速,四轮驱动的优势就越小甚至成为劣势,因为四驱车的前轮传动会成为车辆的负载,消耗马达动力。因此“四驱起步快”的理论仅在动力小、轮胎抓地力差的田宫例中成立。
          (4)空气动力学:地面效应,扩散器,在高达每秒50节的速度下,是否能起到增强下压力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由于目前的抬脚设定和主流奥迪跑道中间开孔的结构,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田宫的AR和MA底盘就体现了F1赛车空气动力学的设计思想,光滑的底盘表面,中间收窄的空气流道,还有尾部扩散器设计。而且当使用超小径车轮时,车身距离地面越近,空气动力效果就越明显。然而并没有人会拿AR来玩竞速,因为它太重了。


          IP属地:广东5楼2017-07-06 22:17
          回复
            二、阻力
            1.内部阻力
            主要有底盘和齿轮的摩擦力,齿轮的晃动移位等。
            说说齿轮抵抗限位:齿轮限位可以防止齿轮窜动,压轴可以防止传动轴跳动,因此可以减少动力损耗,是有益改造。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实施冠齿限位后,摩擦力是减小了,但由于冠齿和车轴合为一体,当车轴左右窜动时,将会影响冠齿的位置,降低传动精度,而且轴承也将承受一定的横向力,故有利也有弊。另外在过渡齿轮中间添加轴承可以降低摩擦力,提高极限速度,但如果添加的轴承重量较大且跟着齿轮一起转动,则又会造成传动齿轮本身更高的旋转惯量,影响加速性能,是把双刃剑。

            2.外部阻力
            主要有来自跑道壁的阻力,过弯时轮胎与路面的摩擦阻力等。
            关于大导轮快还是小导轮快的争论:
            理论依据是转动惯量与导轮半径平方成正比。与质量成正比。
            小导轮半径小质量小,转动惯量小,起速快,晃动小,理论上来说应该更快一点。
            然而实际跑起来大导轮可能更快,因为跑道不是完美光滑的,总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半径大的导轮,就可以轻易跨越跑道壁上不平整的部位。
            车头导轮前倾角:倾角越大,阻力越大,前进速度越慢。是因为导轮的滚动方向跟车子的前进方向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导轮的稳定性和速度又是不可兼得的。

            轮胎与路面的摩擦阻力:
            1.内外轮的速度差所造成的摩擦力,可通过加装差速轮解决(竞速可通过抬脚解决)
            2.车轮的转动方向与车子前进方向不一致所产生的阻力,这里不再赘述,可以查看此贴https://tieba.baidu.com/p/4458278465?pn=1


            IP属地:广东6楼2017-07-06 22:20
            回复
              三、重量
              在马达动力力、阻力大家基本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主要比拼的其实就是偷轻的技巧了。
              【车身重量越轻,加速越快、极速越高,】特别是传动部分,从齿轮、车轴到车轮,【重量越轻,旋转惯量越小,加速效果就越好】。比如空心车轴,空心传动轴,偷轻轮毂,超薄车胎,无不体现这种思路。

              最后,还是要提一下,阳江热血四驱车q群号 467645879,有车场,有跑道,地址在阳江市江城区。欢迎大家来交流玩耍!


              IP属地:广东7楼2017-07-06 22:23
              回复
                顶一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7-06 22:42
                回复
                  必须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7-07 01:59
                  回复
                    好贴,真的好贴


                    IP属地:天津10楼2017-07-07 08:19
                    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8-28 20:27
                      回复
                        不能让技术贴埋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8-28 23:52
                        回复
                          可以可以,分析透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8-29 00:05
                          回复
                            前提还是要稳定吧,车轴不存在转动惯量,转动半径只有可怜的一毫米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1-01 02:44
                            回复


                              IP属地:吉林15楼2022-07-27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