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曲艺网吧 关注:49贴子:436
  • 0回复贴,共1

戴 少 甫 与 数 来 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四十年代初期,天津有一个红极一时的相声演员叫戴少甫,他和当时的侯宝林、常宝堃能分庭抗礼。就是这样的一个相声艺人,被万恶的旧社会不但夺去了他精心研究的艺术,同时也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约1941至1943年,戴在天津登台献艺,这三年内的时间里,他在天津曲艺的大海里投下了一块石子,它所激起的波纹虽然很快消逝了,但石子仍然存在艺海的深处。
戴少甫是北京人,他先人在北京开杠房 (即赁花轿及红白事用的执事等),都叫他家为“杠房戴家”。他从小家庭环境较好,也受过教育,但他自幼爱好曲艺,曾学过单弦、太平歌词、相声等。
后来家境衰落生活困难,他便毅然的拜师下海,走上了以相声为生的道路,先在北京演出。当时北京有高德明、高德亮、张傻子(即张杰尧)、绪德贵等,在北京没打开局面,他便来天津,一度在中原游艺场 (今百货大楼)演出。因为他初“下海”时艺术不成熟,又没什么名气,不久就回北京了。
他回京后总结了这次失败的教训,在艺术上狠下了功夫,整理和创造了很多新节目,在1941年又回到了天津,在南市燕乐戏院 (今红旗旧址)演出,一炮而红。他的助手于俊波是“量活”的名手,收到了红花绿叶之效。由中场很快升到了“攒底”,相声在天津“攒底”恐怕他还是第一个。
由于他有文化,写得一手好字,嗓子又好,不但说、学、逗、唱无一不精,更主要的是他能将旧的节目充实不少新内容,所以演出与众不同。如他演的《劝嫖交友》,共二百多句,一气呵成,有板有韵,字字入耳。又如他独创的段子《算术学》利用算术中的加减乘除,构成许多包袱,他的节目可称得是雅俗共赏。
他最受欢迎的代表作要算《数来宝》,全活约三十多分钟,刻划了一个乞丐,用数来宝词句向商人要钱,不给就要无赖甚至打架的无赖形像。其中安插大大小小包袱,每次演出都博得听众的热烈欢迎。
戴少甫由于出身和环境的关系染上了鸦片嗜好,在生活上也不严肃,由燕乐转到群英后即江河日下,精神气力大不如前,后来他的伙伴于俊波被别人拉走,他在一气之下又兼贫病交加,便病倒在南市珍泰公寓,情况相当凄惨,不久就含恨而死,当时年龄只有三十岁上下。
他虽然死了,但他创作的《数来宝》却引起了一些曲艺艺人的兴趣,群起仿效。许多相声演员争演此节目,以后又发展为三人《数来宝》,四人《数来宝》,以及多人的《数来宝》。
戴少甫虽然死了,但他创作的艺术却流传了一个很长的时期。下面谈谈《数来宝》的来源与戴少甫加工整理后有艺术性的词句。
《数来宝》本来是流落于民间的乞丐要钱的一种手段,他们用两个牛胯骨(内行叫“合扇”)上面拴有十三个小铃铛(俗称十三太保),头上有两个红缨,敲打着念自己编的词向商号要钱。他们站在门口左右都有规矩,分为“梭”家门和“李”家门,还有一种叫“梭李不靠”的。
他们要钱非达到目的不走,如果商号态度不好或出口恶言,他们便编词骂街,一定要给钱才走,是一种耍无赖的要钱方式。但他们都很聪明,能见到什么就编什么词,虽然商家讨厌他们,但得到多数旁听人们的赞赏。商家给钱他们不用手接,而用牛胯骨去接,也有用“节子”板 (即七块竹板)的,要钱的方法和唱的词句也相同。
戴少甫演出即用“节子”板伴奏。戴少甫吸收了这种民间“艺术”,经过他加工整理,改编成适合相声的形式,充实了内容,增添了许多“包袱”,也淘汰了许多粗俗不健康的词句,使《数来宝》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在演出时先和副手于俊波扮成一男一女,入活后戴扮数来宝要饭的,于俊波作商号掌柜的,这样,在矛盾互相冲突和发展中达到了艺术的高潮。他们开头是这样的词:
男:老婆子跟我走,千万别给我丢了丑。
女:老头子你放心,奴家可不是那样人。
男:老婆子别夸口,三毛大洋就跟着人家走。
女:(白 )三毛钱?你把我看的太贱啦,怎么也得三块五块的。
这算是一个“瓢把儿”,下面就是正文。“甲”代表乞丐,“乙”代表商号大掌柜,摘录几段词作为参考,其词如下:
甲:(数 )数来宝进街来,一街两巷好买卖。也有买也有卖,哩哩啦啦挂招牌。金招牌,银招牌,大掌柜的发了财。你发财我沾光,你吃糨的我喝汤。(接奉承话)一拜君,一拜臣,二拜掌柜的大量人。人量大,海量宽,刘备大量坐西川。西川坐下汉刘备,保驾全凭三千岁。人又高马又大,脸膛黑胡子乍,大喝一声桥折下。夏侯杰,掉下马,曹操一见害了怕。
乙:(白)我这买卖你要不着。
甲:(数)不是傻子不害臊,什么买卖我都要。只要你有仨字号,傻子我就要得着。
乙:(白)我这儿开的是棺材铺。
甲:(数)打竹板迈大步,眼前来到棺材铺,你这棺材真是好,买一大送一小……。
乙:(白)没有这么送的。
甲:(接数)你这棺材真是好,一头大一头小,装上死人跑不了,装上活人还受不了。
乙:(白)我这儿是煤油庄。-
甲:(数)打竹板响叮当,眼前来到煤油庄,掌柜的煤油真是多,净管点灯不管喝。傻子有点不服气儿,喝了一口不是味儿。大掌柜你信不信,喝了煤油准出殡。
乙:我这儿不是煤油庄,是理发馆。
甲:(数)打竹板往前赶,眼前来到理发馆,先拜罗祖后拜你,你是罗祖的大徒弟。男剃左女剃右,僧道两家剃前后。先刮脸后扫眉,剃完还打五花锤,先敲肩后敲背,起个名子叫“放睡”。
乙:我这儿是切面铺。
甲:(数)打竹板迈大步,眼前来到切面铺。切面铺耍大刀,生日满月用得着。要说面净说面,和出来一个蛋,擀出来一大片,切出来一条线,煮在锅里团团转,盛在碗里莲花瓣,一个人吃半斤,三个人吃斤半,大掌柜的你算一算,算不过来真**。
乙:我这儿是澡堂子。
甲:(数)打竹板响叮当,眼前来到洗澡堂,你这澡堂真卫生,真正是开水白糖冻成冰。
乙:什么?
甲:(白)错啦!串了词儿啦!
乙:还得说澡堂子。
甲:(数)你这澡堂真卫生,池子又深水又清。先洗澡后搓背,洗完还有毛巾被。毛巾被真是强,不能围在脑袋上。
乙:这回我是卖冰棍的。
甲:(数)打竹板真有趣,大掌柜的卖冰棍。你这冰棍真卫生,真正是开水白糖冻的冰。吃完冰棍把茶沏,喝了一定准拉稀!
乙:你数来宝的有多少宝。
甲:(数)要说宝净说宝,宝字丢了宝字找,不知找好找不好。打登州秦叔宝,三下南唐高俊宝……关东城三宗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保定府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傻子也有三宗宝,破棉裤破棉袄,虱子虼子真不少。
乙:你要了半天我不是掌柜的。
甲:里推外外推里,大掌柜的就是你。早知道要钱这么难,不如回家种庄田。早知要钱这么费劲,不如回家拣大粪。拣大粪味不好,这才学会了数来宝。
乙:你再不走我插门啦!
甲:(数)唏哩哩花啦啦,大掌柜的把门插。夜晚插门防贼盗,白天插门干什吗?大掌柜的插上了门,莫非你们家死了人!
以上是戴少甫《数来宝》词的一部份,因没有记录,只凭个人记忆想到的,当然还有许多。下边就是掌柜的不给,乞丐耍无赖甚至想动手打架的一些词句,如:
“你嘴又歪眼又斜,好象是八月十五的兔儿爷……”。
“要打架奔正东,一对一个你稀松;要打架奔正北,一对一个你白给……”等等。
因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本人世界观的决定,在词句中存在不少的不健康甚至粗俗的糟粕,这是当时社会局限性所决定的,但这些不能否认他的艺术成就,他正在奋发向上探索艺术之宫的大好年华,昙花一现便消失了。不良嗜好,不严肃的生活,同行的倾轧是他致死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旧的社会制度是罪恶的渊薮,这就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后起的青年曲艺演员们,更应当对新旧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有所认识,才能更激起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本职工作,下决心费大力气深刻地研究和探索曲艺的真髓,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为四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1楼2017-06-26 23: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