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吧 关注:38,554贴子:277,226

我对《基础泰语》的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我是泰国人,双母语人士,之前有朋友给楼主送2册《基础泰语》,随便翻阅一下,想跟大家分享我对该套教材的看法。泰国人对《基础泰语》评价
《基础泰语1》
1.语音
《基础泰语1》从中辅音、高辅音、低辅音、单元音、复合元音,学习”入门泰语语音,我对于这方面,没什么看法,发音方法、拼读规律,都解释比较详细,毕竟语音教学,都是讲述理论,不会参差。
2.生词
词汇总表共有338个词,第1册总共有16篇课文,平均每篇课文18-21生词,有一些词汇,注释有错误:15页词汇表“อา”,注释为:叔叔、姑姑,在泰语อา不指姑姑,是指父亲的弟弟妹妹,而姑姑则是“ป้า”,可以指父母的姐姐,84页“มิน่าเล่า”,这个词不算错,泰国人现在很少不使用,已经是古代用语,在古装剧里会听到,不知道编写者怎么收入这个词,现在泰国人说“มิน่าล่ะ”,每次看到中国人说“มิน่าละ”时,能猜测他们是在《基础泰语》学到,109页,有2个泰语词注释为宿舍,“ห้องพัก”与“หอพัก”,按照课文的词汇,一个是指“宿舍”,另一个指“寝室”,实际上泰国人把“宿舍”和“寝室”统称“หอ”,“回宿舍”泰语说,“กลับหอ”可以理解回“宿舍楼”、和“回寝室、男生宿舍:หอชาย、女生宿舍:หอหญิง。课文中的หอพัก,是“学校、单位、公司的住宿,跟“หอ”没多大区别,泰国人更喜欢选择用单音节词汇,平时称呼“หอ”。课文中的“ห้องพัก”一般指酒店的房间,例如พาแขกเข้าห้องพัก“带客人去房间”,这几个词,其实解释实际上的意义差不大,不过楼主认为,作为大学的二外教材,在解释应该谨慎一些,不然会影响学习者的词汇理解,后日很难纠正,第120หอสมุด,注释为图书馆,泰国人实际上“ห้องสมุด”,ห้องสมุด是大型图书馆,国家级或省级图书馆,按照课文的词汇造句,“我去图书馆”,ผมจะไปหอสมุด,虽然用词、语序、都正确,但泰国人听了会觉得很奇怪,甚至觉得,这个泰语不地道。168页“ความระลึกถึง”这个词的注释,跟实际的意义差别很大,课文上注释该词为“想念”,实际上在泰语是对去世者的一种回忆、怀念,对应汉语的“悼念”,泰语中的思念是“ความคิดถึง”。课文中的167页“向亚卡拉老师问好”是“ฝากความระลึกถึงถึงอาจารย์อัคราด้วยค่ะ”,要改为“ฝากความคิดถึงถึงอาจารย์อัคราด้วยค่ะ”,这是泰语的固定语,没有别的说法,如果按照课文的说法,泰国人会产生误解,甚至闹成尴尬。如果不看注释问题,这套教材在词汇方面,做得比较完善,收入的词汇,都是口语使用频率比较高,对初学者有帮助。只需要在以后修订,修改注释方面,会更加完善。
3.课文
课文总共有18篇,每一篇是不同的话题、情景,只要是校园和日常交流为主,还是比较靠谱,但课文中的会话的,太书面化,不太地道例如:167页“我觉得饿了,要一份金不换猪肉炒饭”,泰语是“ผมรู้สึกหิว ขอข้าวผัดกะเพราหมูที่หนึ่ง”,是很正式的泰语,泰国人习惯说“ป้าครับ เอาข้าวผัดกะเพราหมูที่หนึ่ง”,从汉语的注释“我觉得饿了,要一份金不换猪肉炒饭”实际上中国人也不这么说,按照楼主习惯会说“来一份金不换猪肉炒饭”,可以看得出这套教材不考虑人的语言习惯,导致学者学会“机器人模式”,其实这个题是每个国家编写外语教材的共同问题,语言太书面化,语句过长,按照书面语的习惯,刚接触语言的学习者,会觉得“目的语”很难,不好学。这个问题,学习者要通过多和泰国人交流,学他们的语言习惯。会话不地道的问题,还有很多,估计是编制教材者,缺乏和泰国人交流的原因。第16课《泰语歌谣朗读练习》里面收入的歌谣,都是楼主上小学时背诵过,例如《劝学歌谣》(二)是楼主读小学五年级的必背诗,第9启蒙童谣,第一首是小学二年级必备必诗,第二首是泰国民间的童谣,两广流传的童谣“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都是泰国人熟悉的童谣,合适泰国人学习,但对于初级学者来说,有点难度,,应该找一些更简单的内容,或者从教材的词汇表中编写歌谣。
4.练习
拼读练习、听力练习,都设计得挺好,不多说。
5.语法
语法解释基本正确,楼主看了课文的解释,也才恍然大悟,原来泰语中还有这个规律,毕竟这些规律,对泰国人来说,都是“潜能”,知道怎么用,但不会总结规律,这方面教材做得挺好,作为泰语母语者,能看得出编制教材者很细心,为学习者考虑语法教学。
7.句型
编写教材者也按照泰语书面语,甚至有一些句型,太书面化,例如40页,“他给外祖父鸡蛋”,เขาให้ไข่ไก่แก่ตา,泰国人不这样说,无论是口语或者书面语,我们说“เขาให้ไข่ไก่ตา”,虽然加แก่,这个词不是不对,但非要加แก่是,会变成成,长辈或地位高的个人,给地位小或晚辈赏赐、发放东西。从教材的序看,泰国副教授写,这套教材“系统地涵盖”泰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过楼主认为,这套教材确覆盖得很全面,但在课文中教学的句型,不合适初级者学习,语言太官方,泰国人都很少使用。
6.结语
从上述所说这套教材,算是楼主遇到过最好的泰语教材,但在解释、语句不太地道,学习者需要在课外的时间,多和老师和泰国人交流,掌握泰语的“实际”语言习惯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5-01 23:59回复
    《基础泰语2》
    1.课文
    总共22篇,话题丰富,楼主觉得学完《基础泰语2》日常交流都已经没问题,“如果不看教材的解释问题”
    1.1会话
    也是跟《基础泰语1》一样,太书面语,学生学起来比较难,不多说了。
    1.2短文
    虽说短文是一种读物,语言偏书面化也比较正常。但课文中遣词造句仍然过于书面化,与泰国人写的相差较大。
    3.练习
    都做得挺好,楼主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4.语法
    解释得清楚,加上举例子,有一些泰国人无法,解释,但教材里面能解释的清楚,楼主觉得编制教材者,很在意语法教学,忘考虑实际上人说话时候,是不会考虑那么多语法规律,但也不能忽略语法,这篇教材语法编得很充分,但会话需要加强。
    5.词语
    注释基本没问题,但有一些词,在泰国已经不实用了,例如2页กังไส“江西省”,是潮汕话音译词,如今泰国人普遍使用普通话音译了,称作“เจียงซี”,31-32页的“泰语时间表达”,里面分成两个列,书面语和口语,实际上列表中的口语只有一个最常用,像上午7点泰语口语习惯说“เจ็ดโมงเช้า”而后面两个“หนึ่งโมงเช้า”,“โมงเช้า”,楼主没听过泰国人这样说,不知道编制者从哪里参考,上午7点到上午12点,口语列表的第一个单词都是泰国人常用的说法,而后面两者,楼主没听过别人这样说,下午4点,倒是有2种叫法,跟列表所写的一样,午夜12点,泰国人口语中习惯用第二个说法,第1个叫法,比较少用,第3叫法没听过,从สองยาม这个词看估计是古代泰语的时间表达,因为ยาม这个词口语很少使用,一般指“时辰”,算卦界的“良辰”。
    6.结语
    《基础泰语2》从编写的内容看,比较丰富,但会话于语法,不跟泰国人的语言习惯接轨。会造成误解和沟通障碍,但语法教学上确实很成功。
    楼主的建议:
    虽然该套教材在会话方面不够完善,但它的语音教学、词汇用法解释、语法,编得比较不错,各位学习泰语初级者可以把它当做学习语音的入门,对于会话这方面,楼主,建议还是多跟老师和泰国人交流,学习他们的语言习惯,因为语言是模仿别人,才学会,像我们小时候,学会得第一种语言,也是通过模仿父母说的话。而且泰语作为小语种,语言教材没有英文和其他语言那么多选择,这套教材算是楼主中见过最好的教材,楼主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只是希望中国友人,能学到的是,正宗泰语,而不是学会照搬英
    编辑于 22:3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5-02 00:00
    收起回复
      เขียนจนปวดหัว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5-02 00:04
      收起回复
        楼主中文好棒啊!!看了你写的感觉好有用,谢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5-02 00:24
        收起回复
          这楼正是我需要的收藏起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5-02 10:55
          收起回复
            多谢双母语的楼主,果断收藏啦!


            IP属地:浙江6楼2017-05-02 12:23
            收起回复
              厉害,收藏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02 14:50
              回复
                谢谢楼主的帖子!犹如及时雨啊。我正在选一本零基础自选的泰语书,请问楼主有何推荐吗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02 18:52
                收起回复
                  至少北方来说父亲的妹妹和姐姐都可以叫姑姑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5-02 23:21
                  收起回复

                    我也是南方人,不过爸爸的姐妹都叫姑,妈妈的姐妹都叫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5-03 04:03
                    收起回复
                      q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5-03 06:29
                      回复
                        父亲的弟弟或妹妹不就是叔叔,姑姑吗?可能南北方有差别吧!楼主竟然这么认真的把书都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5-04 14:37
                        收起回复
                          厉害了~


                          IP属地:安徽16楼2017-05-04 15:53
                          回复
                            好奇楼主在中国还是泰国长大呢~父母哪一方是泰国人呢 羡慕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5-04 17:03
                            收起回复
                              的确楼主说的一些问题我们泰语外教也说了,不过就是说了几句所以我们大部分时候都还是按照书上的来,谢谢提醒哟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7-05-04 17:05
                              回复